許果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形式的多元化要求,企業、單位對財會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影響財會專業就業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高職財會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希望能夠更好的促進財會方面的就業問題。
關鍵詞:發展形勢;財會專業;改革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市場主體逐漸呈現多元化趨勢,特別是民營、個體經濟的不斷發展,這既是就業的最好時期,也是就業的最壞時期,特別是財會專業。就業環境的的復雜化、多元化,財會工作本身的專業化、系統化,都是當今財會專業就業難的主要原因。為改變財會專業的就業情況,必須進行有效的改革模式,以提高綜合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影響會計行業就業的因素
目前企業對財會工作的要求較高,如圖1所示,為企業對財會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能力要求。而目前財會專業的職業能力無法達到此要求,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沒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會計工作者從事本行業工作最主要的依據,但很多財會專業的人員在結業時都沒有獲得資格證書,就業難顯而易見。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對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不重視,對學生學習不重視,缺少對財會未來的就業責任感。財會專業的教材,主要是根據教材進行壓縮、簡化而來,過程中無法獲得系統、完整的專業透析,這也對財會專業能力有一定影響。
(二)社會實踐性較差。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單位的用人原則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目前用人單位需要一些勝任快、經驗豐富的“熟手員工”,更甚者,一些企業對工作經驗很看重。但剛出校門的財會學生,不僅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其專業實踐能力也根本無法達到企業要求,無法馬上勝任財會工作,完全沒有就業優勢,導致很多財會專業的學生還沒有就業就已經事業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高職院校財會專業的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太差。
(三)綜合素質有待提高。目前,社會上更多的需要有綜合能力的財會人才,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與其相關的配套知識。但高職院校財會專業的學生無論是專業素質還是其他知識的掌握都沒有達到企業的要求。造成這一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沒有學習興趣;二是,財會專業設置不合理,只注重專業課學習,忽視其他的輔助課程,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三是,教學方式單一,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不佳。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展。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財會專業改革
由上文可知,在財會專業的實際改革過程中,存在許多影響財會人員就業的因素,應積極采取措施,變革財會專業,更好的實現財會就業問題。
(一)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體系。為了更好的實現財會的就業,需要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首先,更新教學理念,建立以就業為主的教學理念,實現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并重的要求,真正做到理論服務于實踐,使學生理論、實踐融會貫通;其次,要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樹立教學目標,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更好的提高;再次,要豐富財會專業體系,使財會人員不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要培養財會人員那些具有通用性、可遷移性以及工具性的技能,不僅要培養財會人員的會計知識以及技能,而且要發展他們的能力,同時還要培養財會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以上體系的要求都是以培養財會人員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就業機會為根本宗旨。此外,在實踐的過程中,還要注重財會人員的主體性發揮,轉變他們的觀念,幫助財會人員樹立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財會人員的綜合發展。
(二)改革實踐的形式和內容。傳統的模式很難適應學生的特點,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嚴重影響了財會人員的積極性。因此在財會專業課程過程中,應豐富形式,充分發揮財會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如,財會專業的實踐教學形式,主要包括單元練習、模擬實習、校外生產實習、社會調查、項目設計以及論文撰寫等,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其靈活性以及變化性,從而不斷培養和強化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職業適應能力,達成制定關于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財會專業的內容要體現實踐性的特點,以社會實際需要為根本,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改進,在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的基礎上,切實培養財會人員的應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財會的就業情況,從近幾年來看越來越嚴峻。應積極分析影響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因素,并重視財會專業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財會專業進行變革。財會專業要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豐富的其中內容,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綜合性財會人才,大大提升財會人員在未來社會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趙菊茹,王曉紅.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財會專業教學改革[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8-9.
[2]蔣似春.深化財會課程改革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基于高職財會專業教學改革的再思考[J].中國市場,2013,(45):201-202.
[3]付榮霞,郭艷崢,周曉娜等.高職財會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網絡財富,2010,(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