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
摘 要:隨著高校項目經費管理問題的顯現,如何加強績效管理成為了高校面臨的問題,本文根據財政部門提出的績效管理要求,闡述了高校針對項目經費實施績效管理的具體措施,包括強化績效理念、構建績效管理組織機構、完善績效管理流程和制定績效評價指標四個方面。
關鍵詞:高校;項目經費;績效管理
一、高校項目經費績效管理的背景
高校項目經費是指高校上級主管部門為支持發展高校的教育教學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或為達到其他特定的目標而批復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財政性資金。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國家對高校投入的項目經費也在不斷增加。然而,在目前高校項目經費管理的過程中,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正逐漸顯現出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高校目前采用的經費管理模式只注重資金的投入,而忽視了資金使用所達到的效果。績效管理強調對項目管理全過程進行績效監督,要求充分運用績效評價結果,形成對項目實施單位的激勵約束機制,因此能夠有效提高項目經費的使用效率。
二、績效管理的特征
(一)以結果為導向的管理主線。績效管理克服了傳統預算管理模式的缺陷,即缺乏對項目執行過程的監督和對項目執行結果的考核。績效管理重視對項目的績效目標管理,并以績效目標為評價依據實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績效評價。通過該方法促使項目實施單位始終以實現績效目標為目標開展項目活動,確保項目執行后能夠達到預期的結果。另外,這種管理模式強調的“結果”不僅僅指執行預算所得到的“產出”,更重視執行預算后所達到的“效果”,狹義的“產出”僅僅指提供了多少產品或服務,而“效果”反映了提供產出與服務的同時能夠為社會增加多大價值。
(二)注重成本控制。績效管理要求合理控制項目成本,它強調將成本預算編制與績效目標相聯系,即根據預期績效目標制定作業計劃,進而確定完成這些作業所需的資源量是多少。這種成本預算編制的方法符合績效管理以結果為導向的管理理念,能夠更準確地反映預算執行單位為達到績效目標所需耗費的成本,避免無關的資金流失。
(三)將預算分配與績效相聯系。績效管理的核心是落實績效責任,績效管理要求將績效評價結果反饋于下一年度的預算分配,分別對績效評價結果優秀與較差的預算單位進行相應的獎勵與懲罰,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從而切實做到將錢花到最有效的地方。
(四)強調民主公開。績效管理要求社會專家以獨立第三方的身份參與績效評價工作,并將績效評價結果對預算單位內部和一定范圍的社會公眾公開,這一方面能夠增強內部監督,有利于保證預算單位之間資金分配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將公共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置于公眾監督之下,能夠促進透明、責任型政府建設。
三、高校項目經費實施績效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強化績效管理理念。首先,學校領導應認真學習財政部門傳達的推行績效管理的精神,加強對實施績效管理必要性的認識,充分認識到實施績效管理能夠提升學校資源的使用效率,更好更快地實現學校戰略規劃。第二,學校要加強宣傳績效文化,培養各部門人員的績效意識,積極引導學校教職工了解實施績效管理的目的和意義,讓學校教職工認識到財政批復學校的資金是用于學校發展規劃的,切身涉及到每位教職工的利益。第三,加強對教職工關于績效管理內容的培訓,充分利用理論研討、業務培訓等方式增強相關人員的績效預算管理知識,多學習借鑒績效預算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績效管理隊伍,為實施績效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二)構建績效管理組織機構。高校項目經費的績效管理涉及面廣,僅靠財務部門是不夠的,需要多部門協同進行管理。學校應設置績效管理委員會,作為整個學校績效管理體系的樞紐,全面負責學校的績效管理工作。績效管理委員會下應設績效審計辦公室和績效評價辦公室,作為績效管理職能部門,分別負責對項目執行過程進行績效監督和對項目實施結果進行績效評價。
(三)完善績效管理的業務流程。第一,加強績效目標管理。學校對績效目標應分層次管理,根據三至五年發展規劃提出長期績效目標,再將長期績效目標分解為年度績效目標。各個項目實施單位應根據項目內容,以學校制定的長期績效目標為方向分別制定項目績效目標。學校應以項目績效目標與學校績效目標的符合度為依據對各個項目績效目標進行審核。第二,簽訂績效合同。簽訂績效合同可以明確落實學校與項目實施單位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并規定雙方應承擔的責任,績效合同將雙方的隱性關系轉化為了顯性合同,為后續有效地實施績效評價工作以及實現激勵與約束的作用提供了明確的依據。第三,實施績效監控。學校應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圍繞績效目標,適時對項目的執行情況以及績效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追蹤監控,實施績效監控有利于學校實時掌握項目的運行狀況,通過績效運行監控,學校能夠及時發現項目執行偏差并進行糾正,促使項目實施單位最終能夠實現績效目標。第四,完善績效評價。績效評價是指績效評價部門根據項目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項目預算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的活動。第五,運用績效評價結果。對績效評價結果進行應用,能夠使績效管理落到實處,是績效管理工作的落腳點。
(四)制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由績效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構成的,績效評價指標反映的是對項目實施成果進行考核的具體內容,評價標準反映了具體考核內容的尺度。高校應遵循相關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首先將評價指標劃分為項目立項指標、項目實施指標和項目績效指標,將其作為一級指標,再確定各個環節中需要衡量的具體內容,作為二級指標,最后根據不同指標的重要性和特征確定指標的權重和標準。
參考文獻:
[1]張縣平.高校財務預算績效管理研究[J].商業會計,2011(11).
[2]曹寸,桑晨燕.高校績效預算實施思考[J].財會通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