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績+劉慧貞
摘 要: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眾多,旅游意愿強烈,大學生旅游市場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是大學生對旅游產品的需求卻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游客,他們喜歡低價、新奇、特色。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大學生旅游市場現狀和出游需求特征的基礎上,指出大學生旅游市場產品創(chuàng)新應該結合大數據,依托互聯網,整合旅游資源,開發(fā)個性化旅游產品,在產品推廣上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才能使得大學生旅游市場充分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旅游;創(chuàng)新;互聯網
一、大學生旅游市場現狀
當代大學生是一群充滿活力和朝氣的特殊群體,富有冒險精神和追夢情節(ji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現代大學生增加社會閱歷,提升自我修養(yǎng)的主要途徑;也是當代大學生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的主要課余生活方式。根據2015年在校大學生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在校大學生約為2468.1萬人,在校大學生年齡集中在18歲--24歲之間。《中國旅游報》發(fā)布的相關信息顯示,我國在校大學生群體旅游熱情高漲,節(jié)假日出游比率較高,具有廣泛的市場。但是,市場針對大學生提供的旅游產品數量有限、類型不多,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于大學生們沒有經濟來源,消費能力有限,造成旅游企業(yè)利潤水平較低;二是旅行社安排的行程較為固定,而大學生追新求奇、不喜歡受約束,故而不能滿足大學生的旅游需求。
二、大學生旅游需求特征
1.以自助游為主
大學生新奇思維比較多、有著較高的學歷,喜歡追求自由、個性,對于旅游方式的選擇也不同于其他人群。異于傳統旅游方式,自主性強的自助游更受大學生的歡迎,滿足了大學生不喜歡受約束的特點。2014年攜程旅行網在沈陽、武漢、成都等地的二十多所大學開展了“當代學生旅游消費”萬人大調查活動,調查范圍涉及20多所大學的10000名大學生。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最喜歡的旅游方式是“自由行”。另外,2015年攜程通過網絡問卷調研和實地校園走訪,共收到來自大學生有效樣本問卷335份,同時走訪交大、華師大的三個旅行類社團,總結分析了當代大學生的旅行行為習慣。其中,60%的大學生最喜歡的旅行方式是自由行,另有近40%的在校大學生喜歡半自由行。
2.大學生整體旅游消費普遍偏低
大學生經濟來源有限,個人自由支配的資金不多,因而對價格較為敏感。在旅游過程中,大學生對物質要求簡單,講究經濟實惠,特別是吃、住方面只要得到基本滿足即可,但是對旅游體驗項目要求卻較高,這就使得大學生整個出行花費偏低。據去哪兒網2015年調差問卷資料顯示,大學生旅游消費來源靠獎學金的有9.7%,自己打工掙錢的占14.3%,家庭支持的占38.8%,生活費節(jié)省的占32.1%。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大學生經濟來源有限,缺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但是,由于大學生群體又有強烈的出游欲望,只能靠家庭支持和在生活費上的節(jié)省,進而大學生在旅游消費過程中花費普遍較低。
3.出游時間較短
由于在校大學生受經濟條件限制,他們的出游多以短期到鄰近地區(qū)為主。2015年《中國旅游報》對各高校的專項抽樣調查顯示,大學生選擇出游天數多以2~4天為主,比例總和占74.7%。這充分說明大學生出游天數較短。
4.社交網絡+移動端并行成為促成出游的重要手段
隨著新媒體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學生旅行產品資訊的宣傳方法越來越多樣化。社交網絡和移動終端成為大學生群體獲取旅游信息的手段。大學生群體在旅游信息的獲取上,不在拘泥于口口相傳的方式,更多來源于網絡。因為大學生對諸如微營銷、手機應用等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強,也更容易為它們所吸引。2015年7月攜程網通過調研發(fā)現,大學生喜歡用旅游APP預訂門票、選擇線路、或者了解旅游資訊。大學生主要在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和QQ空間/QQ群來分享旅游信息。由此可見,大學生樂于使用網絡了解旅游信息,這種手段也是促成大學生出游的重要手段。
三、大學生市場的旅游產品創(chuàng)新價值
大學生市場規(guī)模巨大,需求有不同于其他游客群體,而市場上大多數旅行社專門針對大學生提供的旅游產品少之又少。因此,針對大學生市場提供旅游服務、創(chuàng)新大學生市場的旅游產品無疑具有較大的市場價值。
首先,對大學生旅游市場進行產品創(chuàng)新,可以滿足這一特殊群體的旅游需要。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大學生作為社會潮流的先鋒者,對近年來出現的各種旅游電子商務平臺、微店、手機APP客戶端等極其熱衷,線上查詢、購買等方式已經成為大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聯網已經與大學生形成不脫離關系。通過大學生旅游產品的創(chuàng)新,填補市場空白,滿足這一特殊群體的需要。
其次,對大學生旅游市場進行產品創(chuàng)新,可以推進旅游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旅游產品系列的完善是旅游產業(yè)完善和發(fā)展的重要內容。而目前對于大學生旅游產品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旅游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大學生作為重要的旅游細分市場,其旅游產品的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價值。
四、大學生市場的旅游產品創(chuàng)新途徑
1.借助數據資源,整合旅游需求
大數據時代下的旅游信息系統建設,能夠對所有的游覽路線、消費行為、景點選擇、關注熱點、興趣愛好等一些數據進行分析。可能旅游者自己都未必確定自己的個性,大數據也能夠精準定位他的偏好、所屬類群。利用大數據將大學校園大學生市場進行細分,可以按照性別、家鄉(xiāng)、年級、生活費以及生活費花費渠道等方式進行劃分,總結出大學生的旅游信息。譬如,學習、參加活動、談戀愛、尋求刺激等活動與旅游項目相結合,形成“旅游+培訓”、“旅游+修學”、“旅游+愛情”、“旅游+研討”、“旅游+探險”等旅游模式。
2.根據旅游需求開發(fā)旅游產品
旅游需求的差異也是旅游產品開發(fā)需要考慮的內容。在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fā)方面,可根據大學四個年級學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特點進行分層次和側重點進行設計開發(fā)產品。
(1)按入學時間可以將大學生分為大一新生到大四畢業(yè)生四個階段。對大一新生而言,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其他省份和城市,對所在大學校園及周圍環(huán)境比較陌生,對周圍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因此,非常需要有一個熟悉周邊環(huán)境,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可為他們設計校園游和交友游等旅游產品;對大二學生而言,可以為他們設計具有休閑放松,緩解壓力功能的旅游活動,比如觀光游和體驗游,讓他們深入大自然當中,放松緊張的心情或者去體驗平和、安逸的生活;對于大三學生可設計經驗交流型和休閑類的旅游產品;大四畢業(yè)生,課業(yè)負擔較輕,他們非常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可為他們設計以情感交流為主的畢業(yè)旅游,在野外或在一個有紀念意義的地點開畢業(yè)歡送會、茶話會等,并為他們提供設計活動內容等服務。
(2)也可以按照大學專業(yè)進行旅游市場細分,如可分為理工、文史和藝術類,根據其特點,開展參觀工廠、博物館、山水游、野外生存游等活動,期間可穿插學術交流、歌詠比賽、討論等活動,在活動中拓寬他們的交際面和知識視野,使他們既得到放松又陶冶了情操。
3.利用互聯網渠道引導大學生旅游需求
創(chuàng)新大學校園內的旅游產品,利用互聯網的傳播,使得同學們能夠快速了解到最近及未來的校內旅游訊息。根據大數據分析將這些旅游活動做成主題旅游產品。利用節(jié)假日來發(fā)展旅游產品,例如:設定某個節(jié)日為校園煙花節(jié),可以招來不同類型的大學生:處于戀愛期的,煙花愛好者、放松壓力的等等。設定七夕為刺繡節(jié),在這一天所有女大學生均可報名參加刺繡活動,體驗古時候“男耕女織”的經濟形態(tài)中“女織”的樂趣。設定某個時期為咖啡節(jié),集結校園內所有熱愛咖啡或者想了解咖啡文化的人一同分享經驗和信息。其次,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結合大數據分析,尋找校園當中“驢友”,對某一景點或某一活動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根據手機上的APP功能就可以集中到一起,一起出游。這也滿足了大學生喜歡交朋友這一特點,大學生之間通過集結旅游者,同時也可以衍生出許多特色的旅游線路,例如:以飲食為主的體驗旅游產品可以通過美食一條街的形式,將地方特色小吃集中展示,并且烹、炸、煎、煮等制作過程都允許旅游者參與,這樣,旅游不僅可以品嘗到美食,獲得味感和視覺上的滿足,其參與過程中的花絮和笑料可以進一步加深體驗。
4.通過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渠道推廣旅游產品
當代大學生對新事物接受非常之快,他們在選擇了解旅游資訊、旅游產品的渠道方面有90%以上的人會選擇互聯網渠道,幾乎每個學生都有手機,而大約有超過80%的學生的手機中包含旅游APP客戶端,有超過45%的學生手機上有不止一款旅游APP客戶端。除了這些旅游APP,大學生對微信、微博、支付寶、大眾點評等團購也非常關注。這些互聯網傳播渠道為他們帶來的是新鮮、全面、方便,因此他們看重互聯網為他們帶來的旅游信息、旅游線路等旅游產品。據調查顯示,大學生對旅游書籍、期刊、雜志、廣告等關注僅次于對互聯網的關注,因此,整合線下旅游宣傳資源也是重點,對于推廣方式主要分為三點:(1)與大眾點評合作,建立屬于自己的旅游模塊,出售各類門票、設計旅游線路等旅游產品,支持旅游者出游后點評的功能,利用好評率、好口碑達到宣傳效果。(2)通過社交網絡的方式推廣,微信、微博、qq是大學生最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博熱搜、qq群的力量推廣旅游產品無疑是傳播速度最快、也是受眾面積最廣的傳播方式。(3)與校園廣播站、圖書館廣告欄、校園雜志等線下媒體合作,使用這些線下渠道來推廣我們的旅游產品。
總之,大學生旅游市場具有廣闊的的市場發(fā)展前景。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分析大學生旅游需求,進行有效的市場細分,開發(fā)滿足大學生需要的旅游線路,一定可以具有市場競爭優(yōu)勢,獲得大學生的認可。
參考文獻:
[1]段王爺.互聯網+兵法[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5.
[2]針對大學生旅游市場的旅游產品開發(fā).摘自www.xueshu.baidu.com.
[3]在校大學生規(guī)模.摘自www.politics.people.com.cn.
[4]大學生市場現狀分析.摘自中國論文聯盟www.lwlm.com.
[5]在校大學生旅游需求特征分析.摘自中國旅游報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