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許青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有著獨特的認知特點,因此在課堂上如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認知需求,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一個教師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就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出一些具體的完善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課堂教學也就更加復雜。就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年輕教師,受到工作經驗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往往在教學環節的設置、教學的節奏安排上存在缺陷。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激情,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也變得越來越乏力,繼而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情況,學習效果非常差。還有一些教師習慣性按照自己的教案進行教學,特別是沒有注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最終影響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從課堂管理角度出發,就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注重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的根本。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由于他們天性好動,同時在規則意識和紀律觀念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上課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情況,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應當要從實際出發,通過特殊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1.注重故事引導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于世界的認知不僅僅是通過眼睛看,同時也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故事來了解未知的世界,而且會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因此講故事可謂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自己想要講解的概念等融入故事中,特別是可以在故事中適當地設置一些懸疑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答問題,尋找故事的最終答案。比如,在學生學習個位數加減法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鼴鼠打洞”的故事,同時配合適當的圖片,通過設置適當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簡單的加法計算鼴鼠最終打洞的個數,從而完成教學,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一下子提高。
2.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小學生往往有著很強的動手能力和求知欲望,針對小學生課堂上喜歡玩玩具的情況,可以為學生設計更多的動手題,比如,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積木,讓學生用老師給的積木搭建圖中的房子。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可以故意拿掉其中的幾個,然后讓學生自己發現缺少木塊的數量,繼而達到學習個位數減法的目的。
二、重視課堂教學的節奏感
一堂課的最終效果不僅決定于教師的講授方式,同時也受限于教師的講授節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在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的差異,一旦教師的節奏把握不好,很可能導致學生對老師的話語理解不清,因此必須注重上課的節奏。
1.注重語言節奏的把握
小學生不同年級段有著很大的差異,一年級的學生語言理解能力顯然要比六年級的學生差得多,而目前很多小學數學老師很可能出現每一學年教授學生年級段存在差異,也可能出現同一老師承擔不同年級段學生教學任務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特別注意根據對象的不同及時調整自己的語言節奏。在面對低年級段的小學生時,要注重語言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同時語速要慢。而對于高年級段的小學生則要注重課堂效率,可以適當地提高語速。
2.注重教學節奏的把握
教學節奏的把握對于教學效果往往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合理地設計教案,針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要適當多花些時間。另外,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因為學生是“活”的,問題必須在課堂中才能發現,并且需要通過實踐來進行解決,這也決定了教師必須深入到學生群體中了解實際情況。
三、加強教師的課堂組織管理能力
課堂管理能力的好壞是教師基本素養的體現,一堂高效課必定有著良好的課堂紀律,而如何合理管理課堂也是一門學問。首先,教師不能期望在整節數學課上學生都能認真聽講,因為即使是最認真的學生也必然會出現開小差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地通過合理的手段來提醒學生。比如,當學生出現調皮搗亂的情況,可以停止講課凝視他,讓他感受到壓力,也可以通過敲擊桌子或者讓其回答問題來提醒他,抑或可以通過表揚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和肯定,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合理地管理課堂是上好高效課堂的關鍵。當然,一種方法都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多加研究和積累,同時要將心態放平和,公平看待每一個學生。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花費點滴心血來細心對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通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小學數學老師,掌握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礎,我們應當要在教學中努力前行,尋找更適合于高效課堂開展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董翠云.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原則[J].現代農村科技,2015(21).
[2]張娟.讓“游戲”點亮小學數學課堂[J].求知導刊,2015(2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