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
摘 要: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低年級識字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因為低年級學生掌握好識字,不僅能有效地學好語文學科,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全面學好各學科知識,讓低年級學生為以后的學習中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因此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愛好,拓展識字途徑,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關鍵詞:識字;方法;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080-01
低年級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代,是打好語言基礎的關鍵。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低年級識字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因為低年級學生掌握好識字,不僅能有效地學好語文學科,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全面學好各學科知識,讓低年級學生為以后的學習中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因此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愛好,拓展識字途徑,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為此,筆者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識字,結合學生、生活、課堂等實際情況,用幾種高效的識字方式方法,培養孩子在枯燥的漢字教學中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
一、充分發掘教材蘊涵的趣味性,指導識字
教材的各個部分體現了主動學、有情趣地學的編排意圖。教師應當充分發掘教材蘊涵的趣味性,指導識字。例如,“讀文找字”:漢語拼音第11課中編排了一首兒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豐富的圖畫。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圖文并茂的課文來提高學生對文字符號的敏感性,激發學生對識字的興趣。我先范讀激趣:讓學生邊看圖邊聽我讀兒歌:月兒彎彎掛藍天,小溪彎彎出青山,大河彎彎流入海,街道彎彎到校園。學生聽后,再讓學生圈一圈:拿出鉛筆,在兒歌中找一找“彎”字圈出來,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幾個“彎”字。然后連一連:請同學們找一找圖中什么是彎彎的,用線把兒歌中的幾個“彎”字分別與圖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連起來。借助聯想加深對字形的記憶,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從整體上認記了“彎”字。這樣,字形輪廓和特征就與其意義自然聯系在一起了。最后,有意識記:讓學生再跟著我把兒歌讀幾遍,邊讀邊注意圈出來的“彎”字,“彎”字在多次反復中被認記。
二、在情境中學習識字
教師可以運用插圖、實物、圖畫卡片、表演和多媒體等形象化的手段創設一種具體的識字情境,使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創設出生機勃勃、活潑高效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新字,增長能力。
另外,在游戲情境中識字也是一個好的識字途徑。如猜字謎。“午”字:遠看像頭牛,近看牛沒頭,要問是啥字,看看日當頭;“碧”字:王小姐,白小姐,大家坐在一塊石頭上。再如“目”字: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個黑葡萄; “古”字:十張口。在識字教學中,把一些漢字編成一個個兒歌、小謎語,無疑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識字的學習。結合漢字的結構,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順口溜的形式記憶漢字;為了區別形近字,可以引導學生自編小兒歌、小故事、小謎語;針對漢字中合體字尤其是形聲字多的特點,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偏旁部首,再聯系舊字,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游戲識字方法認識新字。在游戲中識字,使識字不再是死記硬背的枯燥過程,學生在快樂的笑聲中,在飽滿的熱情中識記生字,識字效果大大增加,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
三、閱讀中滲透識字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多階段反復識字
課內外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將閱讀訓練和識字教學相結合,必然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孩子們愛聽故事、愛講故事,認字后他們還愿意讀一些有意思的童話故事書。此時,一定要激發他們這種閱讀的欲望,善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自主地識字,并滲透給孩子一些常用、最簡便的識字方法,使他們對閱讀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同時深深地意識到識字的重要性。首先,教師可指導學生在預習中讀準字音。預習是專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的。為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我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求學生初讀課文時,“看看生字條中的生字寶寶,你已經認識了誰?還有誰你不認識?快把它從課文中找出來,圈一圈,借助拼音讀一讀吧?!睂W生們立刻行動起來,很樂意到課文中認生字,獲得了學習生字的主動權。
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生字。課堂上,我們把學生分成四個人一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在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學習生字:四人圍坐,每個人都用右手食指指著生字字條中的生字,從小組長開始,輪流教讀,每個字連讀三遍,其他三人跟讀三遍,教讀者一時不會了或者教錯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個可馬上提醒或糾正,強化了對字音、字形記憶。之后,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各自的識字方法,并通過評價,讓學生逐步領悟、進而掌握最佳識字方法。通過這種簡單的合作學習,所有的學生都主動參與,積極表現,實現學習互補,增強了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最后,我們要教會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例如:《陽光》一課中有“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學到這里時,我讓學生打開書讀兒歌《猜一猜》中的句子“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通過比較讀,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長”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讀音不同,字義也不一樣。
總之,讓低年級學好漢字的方式方法很多,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學生一旦對于識字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學到了一定的識字方法以后,不僅課內注意識字,課外也會利用各種形式識字,他們會因為認出字而高興,會為發現新詞而雀躍。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