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富林
摘 要:教學模式的把握,不僅要知道其結構方式和運行程序,能夠“照著做”;而且要掌握其蘊含的教學思想或意向,能充分實現其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能夠根據各教學要素變換或創造出更合適的新教學模式。以服務于教學。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160-01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歷史教學模式的探索一直沒有停滯。如何發揮課堂這個教學平臺的積極作用,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探索出了初中歷史“問題牽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包括四個環節八個步驟,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目標呈現
1、創設情境。清末詩人丘逢甲的《春愁》詩:“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一種思戀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統一的情感躍然紙上。那么臺灣第一次從祖國分離是在何時?又是怎樣回歸的?當時侵略我國的國家還有哪些?
2、呈現目標。(1)記住戚繼光抗倭的重要戰役,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間,中俄簽訂的第一個邊境條約;(2)列舉明請反侵略的斗爭;(3)理解戚繼光抗倭的背景和取得抗倭斗爭勝利的原因以及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意義;(4)認識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自主學習,收獲展示
1、戚繼光抗倭(請一學生介紹戚繼光)(1)“倭”指哪個國家?“倭寇”又指哪些人?(2)戚繼光為什么要抗擊倭寇? 3.戚繼光主要在哪些地方抗擊倭寇?(4)戚繼光抗倭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小結:正是戚繼光的堅持抗倭,才結束了東南沿海幾十年的倭患,保衛了東南沿海一帶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捍衛了國家的尊嚴。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抗擊外來侵略的光輝典范,數百年來受到人民的愛戴和紀念。除了戚繼光以外,明清時期和他齊名的民族英雄還有驅逐荷蘭殖民者的鄭成功。
2、鄭成功收復臺灣(播放視頻)問:從視頻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回答)問:美麗的臺灣曾有過許多名字,名字的改變見證了她的歷史。你能舉例說明嗎?臺灣問題至今仍然是擺在兩岸中國人民之間,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亟待解決的頭等問題。鄭成功抗荷收臺的事跡在中華民族反侵略斗爭史上書寫下光輝的一筆,他的英名將永垂史冊,他將永遠活在海峽兩岸人民心中。過渡:東南海疆戰事平息,沙俄侵略者又入侵我國東北邊疆,燒殺搶掠,強占城池。面對強敵入侵,清朝政府是如何做的?結果如何?幾位同學將此歷史再現在我們面前,下面請欣賞小品,你會從中找到答案的。
3、雅克薩之戰。活動設計:旁白:沙俄是一個歐洲的小公國,與我國并不接壤,經過不斷侵略擴張,到16世紀末開始與我國領土相鄰,17世紀中葉,沙俄侵略者的急先鋒波雅科夫和哈巴洛夫匪幫先后竄入黑龍江流域,他們以雅克薩、尼布楚為據點,進行燒殺搶掠。面對沙俄侵略者的殘酷擴張,清政府實在忍無可忍……康熙帝:眾愛卿,沙俄侵略者入侵我大清領土,多次給予警告,仍不思悔改,并狂妄地叫囂,要清政府“歸依沙皇陛下的最高統治之下”。擬旨,朕決定派軍隊用武力把沙俄侵略者趕出我大清領土。旁白:1685年,康熙帝派遣3000名清軍水陸并進,并用“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猛轟雅克薩城的沙俄侵略軍,沙俄敗退,并承諾永遠離開雅克薩城。然而不久,沙俄侵略者竟背信棄義地再次入侵雅克薩,清政府于1686年再次揮師北上,打敗俄軍,雙方就邊界問題進行了談判……(雙方開始談判,多媒體出示地圖)沙俄代表:我們要么以黑龍江為界,要么以雅克薩為界,否則以軍事行動達到目的。(以動畫方式顯示上述地點)清官員:尼布楚、雅克薩和黑龍江上下游以及與黑龍江相通的每一條河、每一條溪流都是我們的領土,都不可淪為俄羅斯的地盤,否則終止談判。旁白:正在雙方談判處于僵持狀態時,漠西蒙古準噶爾部正在進攻漠北蒙古喀爾喀部,康熙帝考慮到準格爾部可能會與沙俄勾結,作了一些讓步,雙方就邊界問題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是中俄第一個平等的邊界條約。(這時動畫顯示中俄邊界條約及當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東北邊界,加深認識)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演,從他們的表演中,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三、問題牽引,合作探究
戚繼光、鄭成功、岳飛、文天祥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歷史人物,說說他們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民族英雄:是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抗擊外來侵略時,在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斗爭中涌現出來的英雄人物。
四、例題精析,練習鞏固
1、例題精析。閱讀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請回答:(1)這是哪朝、哪位歷史人物表明心跡的詩句?(2)“海波”是哪些人掀起的?(3)這位歷史人物是怎樣率領軍隊平息“海波”的?(4)如何評價這位歷史人物?我們應學習他的哪些高尚品德?
2、練習鞏固。
(1)下列人員,屬于倭寇的有( )
①中國商人;②日本武士;③日本不法商人;④日本海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下列事件的先后順序是( )
①雅克薩之戰;②戚繼光抗倭;③鄭成功收復臺灣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
(3)明清時期出現的兩位民族英雄是( )
A.岳 飛、文天祥 B.戚繼光、鄭成功
C.戚繼光、鄭 和 D.岳 飛、戚繼光
(4)中俄《尼布楚條約》解決的主要問題是( )
A.中俄兩國停戰問題 B.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
C.中俄兩國西段邊界問題 D.中俄兩國北段邊界問題
(5)閱讀下列材料,正確回答問題:大軍前來,只是收回自己的產業,并不是與你們作戰,你們理應立即離開,把臺灣歸還原主。請回答:①材料中的“大軍”指什么軍隊?②為收回“產業”,這支軍隊與誰作戰?結果如何?③大軍收回“產業”,最主要的意義是什么?
從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率軍抗擊沙俄入侵的斗爭中,我們不難發現,在面臨外國侵略的關鍵時刻,總會涌現一批英勇抗敵的民族英雄,他們的愛國情懷,已成為史冊上感人的一頁。他們的崇高精神,已融入炎黃子孫的血脈,長流不息。最后讓我們在《中華自古有尊嚴》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新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