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
摘 要:做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愛孩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愛,學生心中才有太陽,才有崇高的靈魂,才有蓬勃的朝氣,才有閃光的智慧。
關鍵詞: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202-01
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發展。只有真心實意去愛學生,才能夠精雕細刻地去塑造他們的靈魂。”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基礎,學校工作就是愛的教育,沒有了愛便沒有了教育。“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做為一名教師、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愛孩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有愛,學生心中才有太陽,才有崇高的靈魂,才有蓬勃的朝氣,才有閃光的智慧。那么,班主任如何用“愛心”去感化學生呢?
一、班主任要尊重學生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工作中不偏愛學生,該批評時就批評,該表揚時不吝嗇,不歧視后進學生,對那些調皮、貪玩的、學習成績落后的,更要多費一些心思和時間,以耐心的教育、細心的輔導,促使他們積極進步,提高學習成績。例如我班李明同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是不能及時完成的,于是我找他媽媽和他交流了一下,了解了他在家的學習情況,平時在家的學習也敷衍了事,需要家長的督促才能認真完成作業。我找他談話,就直接地跟他說,你是聰明的孩子,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是易如反掌的,就看你是否把時間花在學習上,他自己也表示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但是怕沒有這個恒心,于是我和家長及時聯系,共同做好對孩子的監督。漸漸地,他上課積極舉手發言了,我對他的進步及時的進行了表揚,于是,他的自信心大增,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了,每次考試成績由不極格上升為極格到中等,同學們也和他親近了許多。
二、班主任要走進學生
班主任要主動參與學生的活動,走進他們的生活,和他們有最直接、最真切的接觸。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比如,下課后和他們一起聊天,和學生主動談自己的想法,談自己的生活,讓他們感到你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凡人,而不讓學生對你產生神秘感和距離感。這樣,他們才會主動地接近你,只有彼此了解之后才會有信任。我經常和學生聊天,聊他們關心的人和事,聊他們喜歡的歌曲和文章,聊他們在學習中的得與失,聊他們對社會的看法,聊他們對人生的感悟。我們這樣的交流可能是在教室,也可能是在校園,隨時隨地,漫無邊際。在這樣的交流中,我了解了學生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用自己的思想影響和感化了他們,給他們以及時的幫助和指導。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交流中,我們有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信任,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學生給了我太多的理解、配合、支持,讓我常常為之感動。上個星期,有一件事我處理得不妥。李華是我班里的一個女孩子,她懂禮貌要面子,平時表現也很好。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發現她居然沒交英語作業,當時我很生氣,沒有思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點名批評了她,緊接著我就后悔了,很擔心她面子上下不來,會難以接受,可話已出口,也只好看她的反應了。她坐在那里沒有動,也沒有說話,過了一會我抬頭看她,發現她并沒有生氣,而是一臉的不好意思,下課后竟笑著對我說:“以后再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我松了一口氣。這個女孩之所以沒有對我不好的態度產生反感,我想主要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之間有著彼此信任的友好關系。
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瑣,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展望前程,我深感任重而道遠。為了孩子的明天,我不得不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