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瑾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0-212-01
隨著離異家庭的劇增,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給班級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筆者現所教班級中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有7人,比例高達15.6%。當然,這些學生中不乏勤奮刻苦、品學兼優的,但是大部分都比較“另類”,他們不合群、孤僻、冷漠,不相信別人,缺乏信心和希望,意志薄弱,脾氣暴躁,不思進取,成績不理想。作為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辦法對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教育:
一、與學生親近,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與老師坦誠相見,那么談任何教育總歸是可笑的?!眴斡H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得到關愛,為了更有效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班主任應努力贏得他們的喜愛和尊敬,不妨試著從以下方面著手:
1、從情感上關心學生
孩子是破裂家庭里受傷害最深的人,他們的情感是非常脆弱的,急需他人的關愛。班主任是與他們相處時間最多的人,班主任平時不但關心他們的學習,還在生活上給予他們關愛,經常找這些孩子談心,以朋友的身份聽他們傾訴,久而久之師生的關系近了。
2、發掘學生的閃光點
王金戰老師說過:老師的最大責任就是去發現學生的強項,強化他的強項,那么這個學生就會是自信的、快樂的、有成就感的。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班主任只要發掘并利用好學生的閃光點,一定能夠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改變他們的現狀。
3、信任、尊敬并理解學生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班主任要想得到學生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學生。只要班主任的付出是真心實意的,學生的回報就一定不是虛情假意的。班主任如果能夠學會換位思考,體驗學生的情緒體驗,就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取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
二、創建和諧班級,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容易感到精神上的空虛與寂寞,從而把自己封閉起來。他們不愿主動與人交往,不愿參與群體活動。班主任應鼓勵他們參加班級活動,讓他們發現了同學們對他們的關懷,感受到了班集體的溫暖。
三、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為學生營造健康的家庭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睂W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密切結合是培養和教育學生的必要途徑,單親學生的轉化工作同樣不可缺少家校合作。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雙管齊下,這些孩子的性格才會有很大改觀。
單親家庭的孩子盡管遭遇了很多家庭的不幸,比一般的孩子缺少愛護和幸福感,但是愛是可以彌補的,只要我們班主任老師本著“愛心、熱心、誠心、耐心”和科學的態度,為他們付出更多的愛,就能醫治他們內心的創傷,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相信他們也同樣會生活得快樂、幸福,他們的世界也一定會春色滿園,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