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玲
摘要:近年來,國有企業經濟發展并不盡如人意,其中內部控制方面的不良表現是尤為重要的原因。雖然,內部控制已經受到國家和很多企業的重視,但是國有企業在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內部控制執行力較為低下。本文首先對國有企業中內部控制執行力提升的必要性作了具體分析,從其內部控制執行現狀出發,對影響執行力的因素進行了簡要分析,著重提出改善內控制度執行力的措施,以期為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執行力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內部控制 執行力 改善措施
一、國有企業加強內控制度建設的必要性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國有企業的良好發展決定著國家的經濟走勢,而國有企業的內控制度建設是其規范經營、高效管理的標志。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企業內部控制相關的應用和指引,使得國有企業的內控制度正循序漸進、逐步改善。但仍然有不少企業存在著會計造假、經營管理混亂、責任不明、收受賄賂、私自占用資金、報告不實信息等眾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歸根到底是由于內控制度的執行力低等原因造成的,提高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勢在必行。
國有企業普遍規模較大,提高內控制度的執行力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有利于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性,降低企業的涉稅風險;同時,內控制度監管到位,也有利于企業資金的合理利用,對企業績效提高有促進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暴露出不少弊端,包括內部控制執行力度與計劃目標不符,這會導致國有企業的發展始終達不到國家和人民期望的標準,長此以往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基于此,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順應時代的發展,有助于國有企業健康的發展。
二、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執行力的現狀分析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力不高是普遍現象,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流于形式。國有企業中,管理層的地位比較高,加之大多數國有企業都是在經濟體制改革之前建立的,企業受成立之初經濟、社會、文化等大環境的影響,普遍愿意借助于以前成功的管理經驗,并不從根本上注重內部控制,也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為老一套的管理方法仍然適用。他們之所以仍然推行內部控制皆是迫于無奈,結果就導致了領導層沒有做好內部控制計劃和準備,沒有營造出好的環境與氛圍,執行起來自然就大打折扣。領導層不重視,出現了“人情化”和“鑒于實際情況”等諸多問題,員工看到執行不嚴格便尋找空子,最后出現“法不責眾”的情況。
第二,國有企業集團分散混亂。國有企業大多是集團化管理,但是集團內部的分公司大多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并沒有完全按母公司的意見來執行。這樣,即使母公司有心對集團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加以改善,也免不了因為“聯而不和”等原因無法奏效。同時,集團管理層級眾多,信息傳遞效率底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內控執行力的提升。
三、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執行力的影響因素
(一)國有企業產權制度不完善影響內控執行力提升
產權不清是指國有企業的所有權問題,國有企業大多是由代理人經過努力發展起來的,產權歸國家所有還是代理人所有并不是那么的明確。由于這個問題的存在,當今的國有企業代理人,也就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管理重點并不會大力放在資產增值上,集團內子公司不完全服從母公司的命令,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自行對外投資,導致企業內部資金管理不到位。
(二)缺乏內控意識影響內控執行力提升
我國多數國有企業都是在經濟體制改革前建立起來的,那時以計劃經濟為主導,企業管理人員、業務人員仍脫胎于當時的大環境,觀念和行動落后,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經濟環境,并未意識到市場經濟的根本特征,市場風險與日俱增。只有順應時代的發展,強化對企業的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才能盡可能縮小經營風險。
(三)內部審計實效影響內控執行力提升
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組織中各類業務和控制進行獨立評價,以確定是否遵循公認的方針和程序,若內部審計疏于職守,那整個企業在內控方面肯定是落后的。目前,大多數中小型國有企業對內部審計并不是很重視,即使有一小部分企業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由于最終需要向領導層匯報,并沒有真正的、直接的管理權,難以獨立,嚴重阻礙了其作用的發揮。
四、提升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執行力的措施
(一)增強國有企業內部內控培訓力度
培訓是組織傳遞觀念、傳遞知識、傳遞技能的重要方式,培訓的精髓在于組織文化的滲透。內控執行力的提升歸根到底還是內控文化的形成,培訓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軟環境來提升內部控制的執行力。集團應該首先采用科學的方法,提升員工的內控制度執行意識。其實對內控制度的重視事實上相當于一場變革,變革的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組織勢態如何。通過培訓,一方面能夠提升員工關于內控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員工的執行信心。通過基礎的培訓,無論是管理者還是下層員工都會有一根加強內控制度執行力的弦,這也就意味著組織變革的整體勢態提升了。管理者要以身作則,先要求自己再要求手下員工,先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同時要積極地與下級溝通,做到逐級滲透,在一個輕松良好的氛圍下提升內控執行力。集團通過制定嚴謹的內控制度,集團內部每個層級、每個部門執行起來才會順暢,也不會產生應付及壓抑的心理。
(二)加大產權改革力度
產權不清一直以來都是國有企業存在的大問題,產權問題嚴重威脅到了內部控制的執行力。盡管國有企業產權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努力。國有企業可以借鑒其他做得好的企業的管理機制和方法,比如國有企業可以加快股份制和公司制改革,與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加強溝通交流等。另外,國有企業在產權改革的過程中,處理好母公司與子公司的控制問題,從根本上保證子公司高層管理者真正能為集團資產的保值增值而努力。具體來說,為了防止經營者的不平心理,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將經營者的利益同集團的整體利益相聯系,對經營者形成一定的激勵作用。當然,產權混亂、政企政資不分問題的合理解決也有利于增強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
(三)建立科學合理、可執行性高的內部控制體系
內部控制執行力如何,始于內部控制體系的設計,如果一個企業從設計內控制度開始就沒做到細致嚴謹,那么執行起來問題重重也不足為奇。大多數國有企業缺乏內控方面的人才,導致內控設計不盡合理。但是,由于內控在復雜的市場經濟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國有企業對內控人才的聘請也顯得尤為重要。聘請時,也要考慮一定的成本效益理論,盡量將資金利用到最能解決問題的地方,避免出現高薪聘請偽專家的現象發生。同時,也要加強同其他企業交流,將其成功經驗運用到企業的實際中來。企業也可同高校合作,為其內控制度研究做投資,將一些經過實證研究過的成功的先進經驗運用到企業中,國有企業經過努力一定能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內部控制體系。
(四)強化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作用
內部審計的存在是一個企業規范管理的標志,內部審計能對內部控制執行做必要的監督,同時不斷修正監督和評價體系,提升內控能力,對于完善內部控制的體系起到積極的作用。首先,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內審機構不應該受制于企業的高層管理者,而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其地位應該高于任何一個職能部門,只有這樣,內部審計才會具有相當程度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內審報告才會有質量保證,否則內審的實施將毫無意義。其次,加大內部審計的審計范圍。內部審計的作用不要只限于財務部門,企業中所有的部門都應該是內部審計的對象,有利于國有企業全面內控的執行。最后,加強內部審計的職能范圍。內部審計的作用不要只限于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評價的監督,除此之外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也是內審的責任,對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行評價,幫助企業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
(五)建立內控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內部控制執行力低下,一方面是由于內部控制制度制定不合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內控失靈。企業內部員工,無論是高層管理者還是一般業務人員,都存在疏于職守、懈怠、效率低等現象,對企業目標漠不關心。當然,這并不完全是員工的責任,其主要原因是企業缺乏良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不懂得利用需求心理激勵和約束員工,使其個人行為與總體目標偏離。企業應該加大力度改進,改變以往單純以利益導向的考核機制,加大在內控執行方面的考核比例,根據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內控執行表現綜合評定其績效,使員工自愿為了企業提升內部控制執行力這一目標而努力。
五、結束語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執行力的提升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思想觀念上,二是從具體實踐上。并且,執行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需要企業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以及持續不斷的改進。當今世界經濟競爭激烈,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的主導,在國民經濟中有重要地位,因此,提升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是提升國有企業績效的必然選擇。Z
參考文獻:
[1]張娜.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執行力思考[J].勞動經濟,2015,(8).
[2]武冀川.增強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執行力之我見[J].經濟論叢,2014,(16).
[3]張艷紅.關于提升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執行力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10).
[4]劉晶輝.國有企業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分析[J].現代商業,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