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梅 康宏 邢維晶
總結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周圍神經損害的臨床與神經電生理改變特點
趙秀梅 康宏 邢維晶
目的 深入探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周圍神經損害的臨床與神經電生理改變的特點。方法 選取50例慢性酒精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式對其神經電生理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另選取同一時間段進行體檢的50名健康人群為研究對照,對2組人群的指標進行比較。結果 與健康受檢者相比神經傳導速度酒精中毒患者明顯更低(P<0.05)。結論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多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周圍神經損害,通過對相應指標的檢查能夠,對于后期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慢性酒精中毒;周圍神經損害;神經電生理改變
結合現有的臨床研究資料來看,慢性酒精中毒會引起神經系統多方面的損害,其中周圍神經損害的發生率較為常見;患者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感覺及運動神經功能障礙,對其生活質量和健康影響非常大;基于此,為了全面的探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周圍神經損害的臨床與神經電生理改變特點,以提高對該疾病患者的診療效果,本研究就采取實例分析和對比的方式展開研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收獲,現將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遼寧省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神經內科于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50例慢性酒精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10例,患者年齡34~62歲,平均年齡(48.2±4.1)歲;另選取同一時間段內到本院進行常規體檢的50名健康受檢者為研究對照,本組所有人群經檢查均排除周圍神經病變;2組研究人群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神經傳導速度測定:該環節的測定具體包括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和運動神經傳導速度兩方面;其中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的測定:選取2組人群上肢的尺神經和正中神經作為測定的對象,刺激電極分別置于其小指、食指。下肢則選擇脛神經和腓腸神經作為測定對象,脛神經于受檢者內踝后方處進行刺激,在拇趾處進行記錄,腓腸神經于受檢者小腿外側中下部位進行刺激,在外踝后方進行記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的測定:尺神經刺激肘部尺神經溝,然后在小指展肌肌腹進行記錄,然后對神經傳導速度進行計算和記錄。脛神經刺激腘窩、內踝,然后在趾短屈肌處進行記錄,而后計算腘窩至內踝的運動神經傳導速度。
肌電圖檢查:首先,肌電圖檢查的屏蔽室必須保證溫度在(20±2)℃,然后常規肌電圖檢查脛前肌、腓腸肌、股四頭肌內側頭、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的靜息電位,然后每塊肌肉分別取20個運動單位進行運動電位的測量。
1.3 觀察指標 就2組受檢者是否存在四肢無力、四肢麻木和手顫以及相應的運動異常的情況;記錄2組受檢者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和運動神經傳導速度的異常,并進行組間統計學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17.0軟件對整體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取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來檢驗,采取q檢驗方法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表現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周圍神經損害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四肢麻木、四肢無力、雙手震顫及行走不穩,臨床體征包括腱反射減退、肌肉萎縮;而對照組健康受檢者均無上述癥狀和體征。
2.2 2組受檢者S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M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經過資料整合,觀察組慢性酒精中毒患者SCV和MCV與對照組健康受檢者相比,均有明顯的減慢,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受檢者SCV和MCV檢測結果對比(x±s)
結合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慢性酒精中毒能夠引起神經系統的多方面損害;經過總結我們認為長時期大量飲酒引起的周圍神經變性改變的發病機理可能為下列幾項:(1)營養代謝障礙。酒精屬于高熱量且營養成分非常低的飲料,如果長時間的大量飲用,會造成人體營養缺乏的情況,而在這其中維生素Bi的缺乏會使周圍和中樞神經組織髓鞘和軸索變性;(2)酒精以及相關代謝物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神經電生理檢查對于慢性酒精中毒周圍神經損害的檢測價值已經得到了界內的廣泛確認,結合本次研究來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肌電圖主要有以下兩個特征:(1)動作電位激發后動作電位會出現大幅度的增高;(2)靜息電位時,肌電圖出現自發電位增多的情況;因此,這也就很好的解釋了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會出現各類基礎動作控制效果較差、肌力不正常及不同程度的震顫情況;此外,與健康人群相比,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和運動神經傳導速度也會出現明顯的降低,經過研究分析我們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已知的輕度的脫髓鞘之外,大纖維的軸索受損也有直接的關系。
結合本次研究來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周圍神經損害,發病具有很強的隱匿性,與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周圍神經疾病有一定的共同性,再加上早期各種癥狀并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被忽視;而在臨床診斷中,長期大量飲酒史是重要的臨床判斷依據,其損害以神經末端的損害為主,而且多為遠端向近端,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神經電生理的改變以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傳導速度降低和肌電圖異常為主要表現,且在損害的早期就有比較明顯的改變;終上所述,我們得出研究結論,神經傳導速度檢測對于早期發現并確診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害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對于后期具體治療方法的確認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其次,對于預防和減少酒精性周圍神經病變所引起的嚴重損害,減少病殘程度進而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該方法經過臨床試驗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值得在臨床實踐中借鑒并予以推廣。
[1] 劉勇,等.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臨床與神經電生理學研究[A]//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2011,1(12):101-102.
[2] 黃紹嫻,戚怡,黃冠中.慢性酒精中毒者的臨床與電生理研究[A]//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2013:1:13-15.
[3] 張淼.電針治療對慢性酒精中毒周圍神經病大鼠神經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影響的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0,5(11):78-80.
[4] 牛雪茹.溫針對于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大鼠神經生長因子影響的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0,2(11):123-125.
[5] 李強,汪凱,時鵬.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評估[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10):1309-1311.
[6] 謝春香.大鼠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的自由飲模型及藥物干預[D].吉林大學,2008,6(11):68-69.
[7] 關紅雨.丹參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藥大學,2008,6(3):12-13.
[8] 全春花,王群,徐丹.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9,11(1):133-1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041
遼寧 117000 遼寧省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神經內科 (趙秀梅 康宏 邢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