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芳 唐靜 任瑜 陳燕平 曾小云
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在唇腭裂序列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劉俊芳 唐靜 任瑜 陳燕平 曾小云
目的 分析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在唇腭裂序列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唇腭裂患兒60例,隨機抽取其中30例作為對照組,將另外30例唇腭裂患兒作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一般綜合性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中斷率較對照組降低,語音測試合格率、家屬依從性及家長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能夠確保唇腭裂序列治療順利實施,明顯提高了患兒家屬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
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唇腭裂;序列治療
序列治療是目前國內外治療患兒先天性唇腭裂的普遍方法,涉及較多的立體治療模式[1]。但治療和護理周期長,治療方案多樣化,經濟費用高,給家庭帶來嚴重負擔,容易導致治療中斷,治療效果差,達不到預期目標。因此護理工作是唇腭裂患兒序列治療時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醫(yī)療水平及健康知識的不斷發(fā)展,也使單一的護理模式轉為更加人性化的護理措施。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在兒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中應用廣泛,需要醫(yī)護人員、家長和患兒共同合作,全程參與并積極配合,進而為患兒治療提供最佳護理實踐措施[2]。本文就對唇腭裂序列治療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其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江西省兒童醫(yī)院門診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唇腭裂患兒30例,作為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d~14歲;唇裂17例,腭裂13例;并隨機選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唇腭裂患兒30例,作為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d~12歲;唇裂15例,腭裂15例;2組患兒年齡、性別、病情等以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
1.2 護理方法 2組患兒均在本院接受門診和住院序列治療。對照組患兒采用傳統(tǒng)一般綜合性護理模式。醫(yī)護人員需有效檢查和評估患兒病情,確保無手術禁忌癥,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做好患兒飲食護理,唇腭裂患兒采取滴管喂養(yǎng)方式,保持口腔清潔,以免口腔感染。術后密切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變化,做好口腔護理,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以免嘔吐物窒息。定期使用霧化吸入,清除痰液,有效排痰,以免喉頭水腫。維持口腔清潔,注意保護傷口,以免傷口裂開。術后指導患兒和家屬功能鍛煉,術后1個月即對傷口瘢痕部位予以按摩,促進瘢痕軟化。腭裂術后1個月指導患兒吹水泡或吹氣球,增加患兒口腔壓力。在小兒4歲作用指導患兒語音康復鍛煉。
觀察組患兒采用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1)成立合作性照護護理小組。醫(yī)護人員需先成立合作性照護護理小組,由1名護理責任組長,3名照護護士、1名唇腭裂臨床專業(yè)醫(yī)師組成。組長專業(yè)護理從業(yè)經驗應超過10年,具備唇腭裂專科進修學習經歷,由科內資深護士管理。確保組長具有多種護理專業(yè)能力,包括衛(wèi)生宣教、心理學、語音訓練、協(xié)調管理等內容。加強小組每位成員的培訓工作,確保每位組員掌握的唇腭裂序列治療詳細方法和合作性照護護理程序運用方法。3名照護護士應積極收集資料,有效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評價2組家屬依從性,記錄患兒治療中斷例數(shù),通過測定患兒語音清晰程度判定患兒語音測定是否合格,并評價家長滿意度。滿意度:制定滿意度評價量表,由家長自主作答,分為滿意和不滿意兩個級別[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兒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中斷率較對照組降低,語音測試合格率、家屬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護理效果評價[n(%)]
2.2 2組患兒家長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家長滿意率93.3%(28/30),對照組家長滿意率70.0%(21/30),2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先天性唇腭裂涉及多個學科,是口腔頜面部常見先天性疾病[4-6],給患兒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臨床序列治療唇腭裂時,多根據(jù)患兒臨床治療時期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案。但唇腭裂患兒接受治療時,治療時間長、恢復時間慢、經濟費用高、是家屬需經常往來醫(yī)院,明顯增加了患兒自卑、焦慮、敏感、恐懼等負面情緒,多數(shù)患兒治療中斷,治療效果差。因此序列治療唇腭裂時,加強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使家長與護理人員能夠有效合作,提高家長合作依從性,促使患兒治療工作的順利實施[6-7]。
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在早期序列治療宣傳、早期正畸治療、唇裂修復、腭裂修復、語音訓練期間,治療中斷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語音測試合格率、家屬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家長滿意率93.3%高于對照組家長滿意率7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結果看出,唇腭裂序列治療患兒接受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時,使患兒能順利完成序列治療,使家長和患兒積極配合和完成治療方案,確保序列治療各個階段順利實施,以此促進患兒更好恢復。在唇腭裂序列治療期間采取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時,應根據(jù)患兒年齡、病情、序列治療各個階段采取針對性指導方案;并根據(jù)患兒病情,確定患兒手術正畸治療的最佳時間[8]。術后加強患兒隨訪,獲得及時有效反饋信息,為患兒后續(xù)治療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依據(jù)。總而言之,合作性照護護理模式能夠確保唇腭裂序列治療順利實施,明顯提高了家屬依從性,效果顯著。
[1] 龔彩霞,熊茂婧,吳敏,等.唇腭裂患者及其家長的心理特點與心理護理[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37(4):413-416.
[2] 楊陽,王國民.唇腭裂患者序列治療的隨訪現(xiàn)狀及意義[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21(5):365-369.
[3] 杜春榮,張紅闖,張彩英,等.唇腭裂序列治療中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2):139-140.
[4] 張彩英,李守國.唇腭裂手術患者臨床路徑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2,25(12):3378-3379.
[5] 張寧寧.專科護士在唇腭裂序列治療中的角色及作用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16):1977-1979.
[6] 沈平,陳瑜,黃敏.先天性唇腭裂患兒家長的心理狀態(tài)與護理對策[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9,15(11):1040-1041.
[7] 陳慶珊.唇腭裂序列治療中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6):823-824.
[8] 萬娟,張琴,張元芳,等.全程健康教育對唇腭裂患兒家長健康知識知曉率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20(10):129-131.
江西省衛(wèi)生計生委科技計劃項目 (20165486)實施照護工作。1名專業(yè)醫(yī)師應積極收集唇腭裂序列治療資料,及時記錄,為小兒建立健康檔案。(2)成立唇腭裂患兒信息健康檔案。小組成員應根據(jù)患兒基本資料、病情、治療方案、治療時間及家長文化程度、認知程度及配合治療依從性,積極展開小組討論,制定個性化專業(yè)方案。并將治療方案、治療時間告知給家長和患兒,進而提高家屬配合依從性。并加強患兒隨訪力度,及時發(fā)現(xiàn)期間存在的問題,并制定有效的實踐方案。(3)心理護理。通常患兒因唇腭裂而出現(xiàn)自卑、膽小、焦慮、敏感、不合群等不良情緒,而患兒家長會擔心小兒病情、治療費用等,心理負擔明顯加重。因此小組成員應關注患兒和家長心理健康需求,與患兒和家長積極溝通交流,確定積極序列治療能緩解患兒病情。指導家屬和患兒能夠盡早融入到社會生活中,幫助患兒建立更為完善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消除患兒恐懼、不安、緊張、敏感等情緒。(4)功能鍛煉。小組成員應根據(jù)患兒信息檔案和家屬及時反饋信息,加強小兒功能康復鍛煉指導,同時要針對患兒序列治療期間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訓練模式和步驟,進而促進患兒功能康復。比如對新生兒應給予喂養(yǎng)和營養(yǎng)指導;對唇腭裂患兒,需加強患兒瘢痕修復,以免瘢痕遺留,并加強患兒口腔壓力訓練;對超過4歲以上的患兒,應采取必要的語音功能訓練,并注意修復牙槽脊裂。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058
江西 330006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 (劉俊芳 唐靜 任瑜 陳燕平 曾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