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彥洲
胺碘酮聯合替米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的臨床效果
蘇彥洲
目的 探究胺碘酮合并替米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的效果。方法 選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76例,將其依據治療方法不同劃為2組,2組患者均實施常規慢性心力衰竭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33例采用胺碘酮治療,觀察組43例采用胺碘酮聯合替米沙坦治療,對比2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數(46.5±3.1)%、竇性心律維持率(93.0%)均高于對照組的(43.0±2.3)%、(63.6%),左室內徑(4.06±0.10)mm、房顫復發率(11.6%)低于對照組的(4.28±0.16)mm、(39.4%),各組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胺碘酮聯合替米沙坦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可顯著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廣
胺碘酮;替米沙坦;慢性心力衰竭;陣發性房顫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顫比較常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下降與房顫發生相關,合并房顫,會增加死亡率[1]。因此及時采取措施減少房顫發生,對于改善臨床預后效果顯著。本次研究中,探究分析胺碘酮合并替米沙坦用于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的療效,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河北省廊坊市長征醫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中隨機選取76例,患者均經心電圖檢查確診。所有入院患者均符合慢性心衰的診斷標準[2],合并陣發性房顫;排除精神疾病、對胺碘酮或替米沙坦使用藥物過敏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將其劃分為2組。對照組33例中,男22例,女11例,年齡為44~78歲,平均年齡為(60.0±2.0)歲,基礎心臟病為冠心病13例,瓣膜性心臟病1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7例,其他類型心臟病3例。觀察組43例中,男
23例,女20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8.0±2.2)歲,基礎心臟病為冠心病15例,瓣膜性心臟病13例,高血壓性心臟病9例,其他類型心臟病6例。對比2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研究性。
1.2 方法2 組患者入院后先接受抗凝、改善心功能等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胺碘酮(武漢五景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103)治療,具體用藥方法為:第1周用藥量為
600mg/d,第2周減少用藥劑量為400mg/d,第3周用藥劑量減少為200mg/d,維持該劑量直至整個療程結束。觀察組在常規治療以及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替米沙坦(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715),替米沙坦每天用量為40mg,在治療期間監測患者血壓水平變化情況,血壓下降為
100/60mmHg時減少用藥劑量為20mg/d,并以此劑量維持。2組患者接受連續1年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統計記錄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變化,檢查患者的超聲心動圖、24h動態心電圖,并經動態心電圖觀察2組的竇性心律維持、房顫復發、心功能分級情況。
1.4 心功能分級標準[3]Ⅰ級:患有心臟病,但活動量不受限,一般活動不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悸或心絞痛;Ⅱ級:有心臟病且體力活動有輕微受限,休息時無癥狀,但一般活動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悸或心絞痛等癥狀;Ⅲ級:有心臟病且因此體力活動受限明顯,比一般活動量輕微時便會引起上述癥狀;Ⅳ級:心臟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時也有心衰癥狀,體力活動后病情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資料采用SPSS20.0軟件包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射血分數、左室內徑改變情況2組患者治療前左室射血分數、左室內徑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數、左室內徑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左射血分數、左室內徑改變情況(x±s)
2.2 2組患者治療后房顫復發率、竇性心律維持、心功能分級情況觀察組患者的房顫復發率低于對照組,竇性心律維持率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2組患者的心功能分級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后相關指標比較[n(%)]
慢性心力衰竭是諸多類型心臟病發展的終末階段表現,陣發性房顫為其常見并發癥中的一種,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會減少機體心排血量,促血流動力學惡化,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3]。房顫與心衰之間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可加重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心衰經多種途徑影響房顫的發生以及維持,房顫也可經多種方式促心衰或觸發心衰。而且房顫發生會增加心室率,擴大心臟,引發以心動過速為介導的心肌病,且房顫會抑制心房收縮功能,導致患者出現血流動力學紊亂,LVEF下降[5-6]。另外,房顫還能異常激活神經體液機制,同時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增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進一步加重心功能惡化[7]。
胺碘酮為當前房顫后維持竇性心律的常用藥物,主要用于有癥狀、有明顯器質性病變的心臟病維持,可減少患者死亡率。當前臨床中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在房顫發生、進展中的作用引起了人們的重視,RAAS激活會重構心房結構以及電結構,促間質纖維化,導致機體出現心房復極不均一情況,極易誘發房顫。孟凡強[8]經研究提出,替米沙坦可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通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發生作用,延緩或逆轉心房結構重構,有效預防房顫。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房顫復發率、竇性心律維持率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觀察組左射血分數、左室內徑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胺碘酮聯合替米沙坦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改善心功能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患者采用胺碘酮聯合替米沙坦治療,可有效減少房顫復發,維持竇性心律,改善心臟重構,應用效果顯著。
[1] 楊鐵君,陳永鳳.穩心顆粒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的臨床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20):2700-2701.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4,42(2):98-122.
[3] 劉志寬.胺碘酮聯合依那普利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12(31):158-159.
[4] 李小明,王霞.替米沙坦聯合胺碘酮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陣發性房顫的臨床觀察[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3,34(4):304-306.
[5] 沈琪,陳樂川,楊馥彥,等.血清CRP和腦鈉肽與陣發性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早期復發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5,21(10):1393-1395.
[6] 戴梅,周旭升,韓垚.清涼滋補調脈湯治療陣發性房顫的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藥,2015,34(3):182-184.
[7] 王智武,熊健,李韌.倍他樂克聯用地高辛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顫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當代醫學,2010,15(19):149-150.
[8] 孟凡強.他汀類藥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 2013,19(13):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101
河北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長征醫院心內科 (蘇彥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