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偉杰 黃泰琴
骨科創傷術后下肢腫脹70例臨床治療討論
焦偉杰 黃泰琴
目的 探究有效的防治骨科創傷后下肢腫脹的措施。方法 選取70例骨折術后發生下肢腫脹患者,按編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5例。對照組使用傳統治療方法護理,甘露醇輸液治療。實驗組使用中藥、微循環驅動儀進行治療。結果 實驗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為94.2%;對照組治療效果總有效率為74.3%。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患肢不同程度腫脹18例。結論 中藥和微循環驅動儀治療骨折創傷術后下肢腫脹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骨折創傷;術后護理;微循環驅動儀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近些年骨科創傷人數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而下肢腫脹是一種常見的骨折手術后的繼發癥狀[1]。為了預防下肢腫脹引起肌肉的長時間缺氧而導致的萎縮、關節粘連和關節骨質病變,醫護人員要及時對下肢腫脹做到預防和積極有效的處理,可以避免癥狀惡化導致的殘疾[2]。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實驗來分析如何正確有效的治療骨科創傷術后下肢腫脹,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人民醫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骨折術后發生下肢腫脹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B超可見均有一定的關節積液。其中,股骨骨折24例,髕骨骨折18例,脛腓骨骨折28例。排除下肢靜脈功能障礙、骨折下肢有過手術史或病史、凝血功能不良、嚴重的腎功能障礙或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2]。將患者按編號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5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36.1±10.2)歲;左下肢腫脹18例,右下肢腫脹17例。實驗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4.7±11.4)歲;左下肢腫脹19例,右下肢腫脹16例。所有患者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同意參與本次實驗,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腫脹位置和骨折位置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和治療,損傷初期進行局部冷敷,使用布朗氏架將患肢抬高于心臟10°~30°。同時進行適度的按摩和關節肌肉活動,隨著恢復時間根據患肢恢復狀況逐漸加大強度和活動量。每天2次靜脈滴注20%的甘露醇250mL,聯合應用七葉皂苷鈉治療水腫。根據水腫情況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1.2.2 實驗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通過微循環驅動儀應用間歇性啟動裝置產生對肌肉和血管的壓迫,促進血液回流;聯合中藥橘術四物湯(白術10g、羌活10g、獨活10g、白芍10g、獨活10g、桂枝10g、牛夕10g、木瓜10g、陳皮8g、紅花8g、甘草3g。溫水煎服,每天1貼,早晚各半分2次服用)中藥治療。
1.3 療效評價標準 對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標準為,顯效:膝關節活動基本不受限制,活動程度達到120°以上,患肢腫脹消退;有效:膝關節活動有一定疼痛感,活動程度達到90°~119°,患肢腫脹有一定程度的消退;無效:膝關節無法伸直,屈膝程度低于89°,患肢腫脹消退不明顯,活動功能有障礙。同時統計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術后康復治療2周后,實驗組治療效果判定為顯效的有28例,有效的有5例,無效的有2例,總有效率為94.2%;對照組治療效果判定為顯效的有20例,有效的有8例,無效的有7例,總有效率為74.3%。2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治療前后膝關節活動度對比見表2。

表1 治療2周后對照組與實驗組的療效對比(n)

注:與對照組相比,χ2=5.285,aP<0.05

表2 治療2周后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膝關節活動度對比(n)
2.2 治療不良反應 實驗組不良反應不明顯,未出現其他臨床表現。對照組有18例(51.42%)患者在治療7d內患肢出現不同程度的腫痛。同時,當患者伴有腎功能障礙、心肺功能障礙時會加重病情。5例患者出現過敏,食欲減退等反應。
下肢腫脹癥狀是骨折術后常出現的反應性病癥,骨折導致的骨折部位附近軟組織損傷引起反應性水腫,局部創傷性出血以及細菌炎癥反應及下肢血液循環障礙是引起下肢水腫的主要原因[3]。患者在主觀上會感覺到手術患肢沉重,敏感度降低,活動能力受到腫脹的限制,皮下淤血,康復運動時出現嚴重的疼痛反應,影響患者正常的康復運動,不利于病肢恢復[4]。
對照組采用七葉皂苷鈉聯合甘露醇治療,七葉皂苷鈉具有良好的抗滲出作用,可以提高靜脈血管的張力,通過改善末端靜脈回流來達到排除血液循環障礙。對骨折術后下肢腫脹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臨床上應用已久[5]。但七葉皂苷鈉也會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導致患者腎臟、呼吸器官出現病理變化。特別是對靜脈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與此同時,甘露醇會導致電解質平衡紊亂。由此引發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6]。
實驗組采用微循環驅動儀可以對患肢腫脹部位進行針對性的防治,通過實驗發現,微循環驅動儀可以加速靜脈血管微循環速度,加速回流,避免組織纖維化,改善水腫部位附近組織通透性,明顯緩解局部腫脹,有效加速手術部位組織愈合[7]。與此同時,應用中藥進行內部調理,緩解血液粘稠度,防止由于血液流速引起的血栓,抑制炎癥反應,降低水腫[8]。
本次試驗結果發現,實驗組治療的總體有效率可以達到94.2%遠遠高于對照組的74.3%,經過2周治療后膝關節活動度實驗組效果也要好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51.42%的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表現為呼吸困難,患肢腫痛。實驗組出現的不良反應程度很低,可以不略不計。
綜上所述,在防治骨折術后下肢腫脹時應用微循環驅動儀聯合中藥橘術四物湯具有顯著療效,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提高恢復過程中患者的活動能力,達到預期療效。同時兼具不良反應小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Julio Urrutia,Tomas Zamora,Carlos Prada.The fifty most cited Latin-American articles in the orthopaedic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4,388:2658.
[2] 農春花,傅愛風,賈賽雄,等.抬高患者70°-80°及量化功能鍛煉對創傷骨科患者術后患肢腫脹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2,(5):114-117.
[3] 陳如見,陳經勇,張鵬,等.加味補陽還五湯配合手法按摩傷肢預防老齡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0,18(1):29-31.
[4] 王曉紅,董淑香.綜合康復對預防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腫脹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2(16):185-186.
[5] 關文舉,韓陪江.骨折速愈湯內服聯合外洗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9):268-270.
[6] 焦雪峰.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采用中醫治療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6(12):195-197.
[7] 王威,廖蘇平,危蕾.桃紅四物湯對上肢閉合性骨折早期血液流變學和炎癥因子水平影響[J].中藥材,2014(2):211.
[8] 包倪榮,趙建寧,周利武.雙膝關節同次置換術后的早期康復鍛煉[J].中國骨傷,2011(6):149-1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104
廣西 5431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蒼梧縣人民醫院 (焦偉杰黃泰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