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強
病毒性肝炎的超聲診斷
黃富強
目的 探討利用超聲診斷儀診斷病毒性肝炎的應用分析。方法 以128例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這128例研究對象設置為實驗組,并選擇128例正常體檢患者為對照組,對2組患者分別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 對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經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的結果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的膽囊長徑和膽囊前后徑明顯的短于對照組患者的膽囊長徑和膽囊前后徑(P<0.05),并且實驗組患者的膽囊壁厚度也是明顯的厚于對照組患者的膽囊壁厚度(P<0.05)。結論 對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幫助患者提早發現疾病。
病毒性肝炎;超聲診斷
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由于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傳染病,病毒性肝炎的種類包括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1]。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在其早期就會出現膽囊、膽管、脾臟、門靜脈血流動力學等方面的異常,對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幫助醫務人員對患有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臟組織進行檢查,可以幫助醫務人員了解肝臟病程的變化[2]。本次研究以128例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為實驗組,并以128例正常體檢患者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研究結果如下。
1.1 臨床資料 以安陽縣總醫院從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8例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這128例研究對象設置為實驗組,并選擇128例正常體檢患者為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年齡27~57歲,平均年齡(40.14±12.41)歲,在實驗組患者中有男78例,年齡27~50歲,平均年齡(38.24±10.69)歲;女50例,年齡27~57歲,平均年齡(40.84±14.36)歲;對照組患者有128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37.35±12.48)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67例,年齡
25~50歲,平均年齡(38.68±7.69)歲;女61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41.68±9.67)歲。參與此項調查的2組患者在調查前都對此項調查的調查目的、調查流程和調查中的注意事項具有一定的了解,患者及患者家屬同意進行此項調查并對此項調查表示支持。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東芝-6000彩超儀對2組患者進行診斷檢查,保證患者在進行檢查的12個小時以內沒有進食,在進行彩超檢查時患者保持仰臥位,將彩超儀的探頭頻率設置為3.5 MHz。分別觀察2組患者的膽囊壁的厚度、膽囊長徑、膽囊前后徑。
1.3 評價標準 若經過彩超檢查后發現,患者的空腹膽囊長為50~90 mm,患者的膽囊前后徑為20~35 mm、膽囊厚度<3 mm、膽汁透聲可、膽囊壁光滑、膽囊內清晰、膽管壁厚度<2 mm、管壁光滑,則患者正常;若患者經過彩超檢查后發現膽囊壁粗糙、膽囊厚>3.5 mm、膽汁的透聲差、膽管壁增厚,則表明患者檢查異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經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后的結果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實驗組患者的膽囊長徑和膽囊前后徑明顯的短于對照組患者的膽囊長徑和膽囊前后徑,并且實驗組患者的膽囊壁厚度也是明顯的厚于對照組患者的膽囊壁厚度,實驗組患者檢查時的透聲效果相比較于對照組患者檢查時的透聲效果差。2組患者的各個數據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各項結±s)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各項結±s)
組別例數膽囊長徑膽囊前后徑膽囊壁厚度透聲效果實驗組1284.5±0.51.3±0.60.6±0.3差對照組1286.7±0.82.9±0.80.3±0.1好t值26.3818.1010.73 P值P<0.05P<0.05P<0.05
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由于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傳染病[3],病毒性肝炎的種類包括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4]。
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患者進行檢查時,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檢查結果來判斷患者患有的病毒性肝炎的類型[5]。
患者患有急性病毒性肝炎時,患者的表現有,(1)二維超聲:肝臟組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大,患者的肝緣角變鈍,患者的肝實質回聲均勻,患者的肝門靜脈管壁回聲增強;患者的膽囊壁增厚,粗糙,膽汁的透聲性差,部分患者的膽囊強可能會縮小;脾大小正常或者是有輕度的增大。則可以診斷患者患有了急性病毒性肝炎。(2)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聲中肝動脈收縮期、舒張期血流速度較正常值高[6]。
患者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時,患者的表現有,(1)二維超聲:患者的肝臟組織隨著肝臟炎癥及纖維化程度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癥狀輕者超聲圖像與正常人體類似,癥狀重者其超聲圖像與肝硬化接近,肝臟的大小沒有明顯的變化;患者脾臟正常或增大,增大程度比不上肝增大程度;患者膽囊壁有增厚、粗糙,回聲增強,容易合并膽囊結石和息肉病變等。(2)彩色多普勒超聲:隨著肝臟損害程度加大,患者肝組織纖維化的程度逐漸加重,肝門靜脈的主干直徑逐漸增寬,血流速度逐漸減慢[7-8]。
患者患有重型病毒性肝炎時,患者的表現有,(1)二維超聲:①患者患重型病毒性肝炎時,干細胞壞死明顯,患者的肝臟體積明顯與正常人體肝臟不同,體積有明顯的縮小,肝臟表面不光滑,實質回聲紊亂;②患者膽囊壁增厚,有水腫現象,膽汁的透聲性不好;③患者的脾臟可以增大。(2)彩色多普勒超聲:患有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其出現肝門靜脈高壓的概率高。
在臨床中,患者若患有病毒性肝炎,則患者的肝臟系統必定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對其經過調查后發現:患者在患有了病毒性肝炎后,肝細胞分泌膽汁的量就會減少;并且患者體內的肝炎病毒會直接侵及患者的膽囊,對患者機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肝細胞受損后其攝取膽紅素的進程受到影響,加上肝細胞腫脹,最終導致患者的膽囊內膜發生慢性反應性水腫增厚。
本次研究以128例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這128例研究對象設置為實驗組,并選擇128例正常體檢患者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發現實驗組膽囊長徑,膽囊前后徑,膽囊壁厚度分別為(4.5±0.5)mm,(1.3±0.6)mm,(0.6±0.3)mm;對照組膽囊長徑,膽囊前后徑,膽囊壁厚度分別為(6.7±0.8)mm,(2.9±0.8)mm,(0.3±0.1)mm。在對結果進行分析后發現,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膽囊腔粗糙,膽囊壁增厚,膽囊腔狹小,膽囊壁有雙邊狀水腫改變。這些癥狀對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進行正確診斷,可以提前幫助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值得進行大力推廣。
[1] 遲坤.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的超聲診斷新進展[J].中國實用醫藥,2013,10(20):233-234.
[2] 周梅.急性病毒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超聲表現對比及診斷意義研究[J].吉林醫學,2013,9(5):5098-5099.
[3] 王濤.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超聲診斷價值[J].中外醫療,2013, 5(11):167-168.
[4] 韓春燕.病毒性肝炎的超聲診斷價值與檢查方法[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3(5):252.
[5] 孟繁坤,楊琛,劉英,等.慢性病毒性肝炎膽囊超聲觀察指標與肝臟組織病理G、S關系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0,8(16):738-741.
[6] 吳淑芬.超聲影像在診斷病毒性肝炎合并膽道損害中的價值[J].中國醫學裝備,2015,6(15):106-109.
[7] 蘆金飛,陳建國,鄭笑娟,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半定量評分對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診斷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5,2(6):451-452.
[8] 尚曉斌.彩色多普勒超聲半定量評分對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學,2014,1(20):64-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6.066
河南 455000 安陽縣總醫院超聲科(黃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