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惠連
“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應用于獻血后止血效果評價
熊惠連
目的 探討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應用于獻血后止血的效果。方法 選擇無償獻血者7 072例,將其分為2組,觀察組為本站文明大道獻血點和血站本部采血室的895例獻血者,采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對照組為其它采血點的6 177例獻血者,采用傳統的手指按壓方法止血。比較2組發生皮下出血的情況。結果 觀察組發生皮下出血2例(0.22%),對照組發生皮下出血345例(5.59%),觀察組皮下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895獻血者中652例患者對止血效果非常滿意,235例患者對止血效果滿意,觀察組獻血者止血效果總滿意度為99.1%,對照組6 177名獻血者中4 168例患者對止血效果非常滿意,1 352例患者對止血效果滿意意,對照組獻血者止血效果總滿意度為89.4%,觀察組獻血者對止血效果的滿意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操作方法簡便,止血效果好,可顯著減少皮下出血現象發生,并可提高獻血者對止血效果的滿意程度,臨床效果顯著,可作為獻血后常規止血方法推廣。
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
一直以來,獻血者獻血后因止血方法不當造成皮下淤血、血腫的事情屢見不鮮。血腫、淤血刺激局部組織、神經引起局部疼痛不適,給獻血者增加了痛苦,帶來恐慌,甚至引發獻血反應[1]。而且血腫、淤斑需要長時間才能被吸收、消散,給獻血者在視覺感觀上造成惡性刺激,容易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到無償獻血工作的順利開展[2]。
自2016年1月本站文明大道獻血點和血站本部采血室采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應用于獻血后止血以來,只發生皮下淤血、血腫2例,都是因剛開始使用彈性繃帶止血,采血人員經驗不足,操作不當而造成。采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有效防止了因止血不當所致的皮下淤血、血腫,同時也避免了因此所造成針眼處的再次清理和包扎,大大減輕了采血人員的工作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象選擇本地區2016年1月~2016年2月所有無償獻血者,共計7 072例,身體健康檢查均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將其分為2組,觀察組為本站文明大道獻血點和血站本部采血室的895例獻血者;對照組為其它采血點的6 177例獻血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手指按壓方法止血;觀察組采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
1.2.1 材料準備 本站使用的是美迪邦牌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寬約3 cm,專利號:ZL 01132175.X(ISO9001 ISO13485)。
1.2.2 方法 采血完畢拔出采血針,采血者囑獻血者用手指迅速按在針眼處的創可貼上,大約1 min后,再使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為獻血者包扎。采血者右手將彈性繃帶起始一端置于獻血者針眼處的創可貼上,左手將彈性繃帶纏繞獻血者手臂一周半后用手撕斷即可,但繃帶兩端至少要重疊粘貼2 cm以上。
1.2.3 注意事項和要求 繃帶纏繞松緊度適宜,不要過度繃緊。包扎完畢囑獻血者30 min左右切記必須將繃帶拆除。
1.3 靜脈采血后穿刺部位皮下出血的評價標準 拔出采血針30 min后,穿刺點只有膠胨狀殘留血點,穿刺點周圍皮膚正常,為按壓成功;如果獻血者自覺穿刺點有疼痛,穿刺點周圍出現不同程度的皮下淤斑、血腫,伴有或不伴有穿刺點繼續出血現象,為按壓失敗,判定為靜脈采血后皮下出血。獻血者對止血情況的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表進行調查,共包含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3項。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本次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皮下出血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發生皮下出血2例(0.22%),對照組發生皮下出血345例(5.59%),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χ2=7.56,P<0.01)。

表1 兩種止血方法止血效果比較
2.2 2組獻血者止血效果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895獻血者中652例患者對止血效果非常滿意,235例患者對止血效果滿意,8例患者對止血效果不滿意,觀察組獻血者止血效果總滿意度為99.1%,對照組6 177例獻血者中4 168例患者對止血效果非常滿意,1 352例患者對止血效果滿意,657例患者對止血效果不滿意,對照組獻血者止血效果總滿意度為89.4%,觀察組獻血者對止血效果的滿意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機采獻血后,由于獻血者對穿刺處壓迫的部位,時間不準確,時常會造成靜脈穿刺點或局部皮下淤血等并發癥,這不僅給獻血者帶來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和疼痛,還影響了血管的清晰度,更給無償獻血事業帶來負面影響[3-4]。本研究分析了獻血后出血血腫、淤血現象的原因,采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進行止血,并對其優點進行了分析。
3.1 獻血后出現血腫、淤血的幾種情況 (1)按壓部位不準確。靜脈穿刺有兩個穿刺點,一個是皮膚穿刺點,另一個是血管穿刺點。傳統止血方法是以消毒棉球手指壓迫止血10分鐘,但由于獻血者按壓針眼位置的準確性不易控制,往往只壓住了皮膚上的穿刺點而漏掉了血管穿刺點,造成了皮下持續出血,使血液滲到皮下疏松間隙造成血腫、瘀血現象[5]。(2)按壓力度不夠。未達到有效的止血[6]。(3)按壓時間不夠。獻血者往往按壓2~3分鐘,在末確定是否止血的情況下就松手,然而出血并未止住,導致皮下血腫或淤血[7]。
3.2 采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的優點 (1)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有較好的彈性,柔軟舒適,抗張力強,自身粘合緊密不松散,包扎范圍大,按壓面積大,包扎后能產生恒定壓力,解決了按壓部位不準確和按壓力度不夠的問題。(2)采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避免了手指壓迫止血法按壓針眼處所帶來的獻血者手指疲勞、活動受限等問題,保證了足夠的按壓時間。(3)操作便利,簡易手撕,完全不需要剪刀或者其它輔助工具,而且不粘毛發、皮膚,不會因撕揭粘貼引起的皮膚、毛發牽拉痛,拆卸非常方便[8]。
采用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有效防止了因獻血后止血方法不當所致的血腫、淤血,也大大減輕采血者的工作量。鑒于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操作方法簡便快捷,止血效果好,可作為獻血后常規止血方法推廣[9]。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皮下出血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獻血者對止血效果的滿意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就表明無紡布自粘彈性繃帶止血操作方法簡便,止血效果好,可顯著減少皮下出血現象發生,并可提高獻血者對止血效果的滿意程度,臨床效果顯著,可作為獻血后常規止血方法推廣。
[1] 胡娜.循證護理對全棉自粘彈性繃帶在機采獻血后加壓止血中的效果評價[J].吉林醫學,2012,33(35):7830-7831.
[2] 吳奕宏,劉艷,權敏.小兒留置針固定中自粘彈性繃帶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半月,2013,25(1):221-222.
[3] 楊秀增,田娟.自粘彈性繃帶聯合3 M透明貼對小兒靜脈輸液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3):37-38.
[4] 童寶琴,濮玉群.彈性繃帶用于產婦產時靜脈留置針固定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2,11(7):661-662.
[5] 翁愛華,王麗姿.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行加壓止血器與彈力繃帶止血效果比較[J].現代醫院,2014,14(11):98-99.
[6] 李巍,周明芳,蔣靜.自制便攜式全自動壓力止血繃帶止血效果檢測[J].護理研究:上旬版,2010,24(5):1140-1141.
[7] 龐大斌,王修智,王成功.“樹脂繃帶支架”懸吊治療連枷胸55例體會[J].當代醫學,2008,14(12):46-47.
[8] 梁文華.大量輸血后纖維蛋白原及血小板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31):58-59.
[9] 王墨華.靜脈注射后皮下出血的原因及預防[J].中國民康醫學, 2008(8):77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2.028
江西 341000 贛州市中心血站(熊惠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