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慧
摘 要:行政文化在不通的社會領域中作為一種現象,對行政管理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從行政文化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行政文化對行政管理的影響及我國在行政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與策略。
關鍵詞:行政文化;行政管理;影響;建設
一、行政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文化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現象,包括廣義和狹義的文化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全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思想、意識、人們多從狹義的角度去理解文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由各種社會心理構成的心理型文化,如風俗習慣、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意識、道德情操、宗教情緒、感覺認識、民族性格等感性、直觀的社會意識形式;二是由各種社會思想體系構成的知識型文化,包括政治、法律、倫理、科學、藝術、文學、教育、哲學、宗教等系統理論的社會意識形成。
行政文化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與國家行政相關的文化,包含人們的行政行為的態度、信仰、感情和價值觀,以及人們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習慣等具體來說包括人們的行政觀念、行政意識、行政思想、行政價值、行政道德、行政原則和行政傳統等行政文化是一種多層次的、復合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多方面影響,如歷史條件、地理環境社會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和傳統習慣等行政文化是在社會文化的基礎上,在具體的行政活動中形成的,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動會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一旦形成則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表現為:(1)時代性和民族性神權政治時代的行政文化是迷信的;封建專制時代的行政文化是尚權威重服從;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行政文化是講人權、尚實效、重法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時代的行政文化則重科學、為民眾尚服氛行政文化往往因不同的國度和民族形成不同的模式,具有不同的特點( 2)社會性和積淀性行政文化是一種社會積淀物,是人們在長期的行政活動中,知識、經驗、理想、信仰、道德、價值的積淀,是通過長期的創造、延緣傳承而實現的。( 3)整合性和多元性行政文化是在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中,在人類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在不同社會文化的沖突和交融中,由不同的區域和人群逐漸整合而成不同地區和人群使行政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4)普遍性與連續性行政文化是無所不在的、連續的和持久的,行政文化的形成將廣泛地持續地影響行政主體及其活磯(5)滲透性與隱蔽性行政文化往往以比較隱蔽的形式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滲透到各個行政組織和行政人員中,滲透到具體的行政活動中。
二、行政文化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任何特定的行政活動都會受到行政文化的制約,包括行政決策和行政執美國政治學家達爾曾列舉了一系列影響決策的文化因素:“他們當前的價值觀態度、期望和信息;他們早期的或更深層的態度、信仰、價值、意識形態、個性結構和傾向。”,川行政文化通過人們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識、行政思想、行政習慣對行政行為發生作用。
(一)行政文化對行政行為的影響是全面的、直接的,不僅影響行政決策是否果,科學、可行,而且影響行政執行是否迅速開放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的行為具有民主、開放、高效傾向;封閉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的決策因循守舊、唯書唯上、思想僵化;民主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的決策具有創造性靈活性和綜合性相反,專制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專橫武斷,剛恒自用。晦暗型的行政文化氛圍會使決策者心胸狹隘,玩弄權術、爭功誘過,造成不良行政風氣相反,明朗型的行政文化則會使決策者胸襟開闊、寬宏大度、公平正直、堅持原則,從而形成廉政健康的行政風氣可見,行政文化對人們行政行為的影響是巨大的。
(二)行政文化對行政觀念也具有很大的影口咸行政文化對人們行政觀念的影響是長遠的、深刻吮行政文化作用于行政活動往往是通過行政人員的觀念、信仰、習慣來實現的。行政人員是行政活動的主體,在行政活動過程中,行政文化對行政人員的觀念起著直接的決定作用。社會成員進入行政活動領域后,不可避免地帶有原行政文化影響下積極或消極的因素,并在一定的行政體系內和具體的行政活動中形成特定的行政觀如官僚主義、本位主義、高高在上、遇事推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任人唯親等行政觀念在很大程度上與封建等級制度、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倫理道德等行政文化氛圍有關。
總之,行政文化對行政管理的影響是廣泛的、深遠的,以致有人稱為“行政的非正式組織”行政文化通過行政行為、行政觀念、行政體制對任何特定的社會行政活動產生影響,這種影響不是直觀的、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多樣的、潛在的過程。
三、我國在行政文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我國經過長期的行政文化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國在行政文化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夠完善的方案。
重物而不重人當前行政文化只重視健全行政規章制度和完善政治體制,而忽視了行政人員的行政素質的提高,這是不全面的。
官本位思想和特權觀念行政活動中往往會出現獨斷專行、家長制、個人決策,行政民主難以得到體現在改革浪潮中,貪污腐敗作風等不良行政文化,西方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思潮也不斷腐蝕部分干部和行政工作人員。
缺乏透明度行政體制的封閉性和行政心理的必然導致行政活動的神秘性傳統文化的非參與意識“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觀念根深蒂固,行政活動缺乏社會成員的積極參與和社會的有效接軌。
重形式而輕效率傳統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官場辦事講究繁瑣程序和規則。公文樣式千篇一律,導致行政管理中愛做“官樣文章”。辦事拖沓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決策遲緩,影響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標的實現。
四、加強行政文化建設
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么我們努力進行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也要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行政管理建設先進的行政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努力推進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行政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繼續發揚我國行政文化的優勢,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作為行政文化建設的動力和目標一方面,對古今中外優秀的行政文化,我們要結合我國當前的行政管理實際,將其繼承和借鑒過來,使其為我所用。江澤民同志在建黨80周年講話中提到:“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增強感召力,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傳統,黨和人民從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們都要積極地繼承和發揚,我國幾千年來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時代精神加以繼承和發展,做到古為今用。同樣對外國先進文化成果,我們也應該洋為中用。
另一方面,我們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行政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尊重科學等優良作風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行政工作中處處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的出發點和歸宿,以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作為行政文化發展的動力和發展目標,使所有的行政人員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機用好權,關心群眾疾苦,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行政人員只有將人民的利益作為至上追求,并自愿地獻身于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他才能在社會主義行政體系中找到自己的理想位子,才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行政人員。
(二)切實加強宣傳教育,盡快清除落后的行政思想觀念
行政思想是行政文化的重要內容,它直接對行政人員產生作用,從而影響行政管理目標的實現和行政效率的提清除落后的行政思想觀念非常重要,要想清除落后的行政思想觀念,就需要從行政人員和社會民眾兩個方面進行宣傳和教育一方面,清除行政人員存在的“官本位”思想,“等級制”觀念,“人治”觀當前應特別注意克服不思進取,無所作為的思想狀況,克服種種嚴重脫離群眾的現象,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歪風,使行政人員處處重實際、求實效有創新精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忠實地為群眾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另一方面,加強對社會民眾的思想觀念教育,消除他們頭腦中的“官貴民賤”思想,“官高一等”的觀念,提高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對行政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這樣,才能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的行政氛圍。
五、結語
行政文化對行政管理有著重要作用,現代化行政管理的發展需要行政文化建設的指導,需要行政文化營造出行政意識與行政思想,從而保障行其健康的行政心理與道德。只有積極主動建設好行政文化,才能建設好我國行政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席丹丹.行政文化建設與行政管理現代化之探討[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7年 01期.
[2]王利敏,戚建霞論公共行政文化對公共行政管理的影響和作用[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 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