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楊
[摘 要] 教學運行管理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在信息化時代,高等學校網絡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教學運行管理信息化成為必然。主要探析高校目前教學運行管理現狀并試圖給出加強教學運行信息化管理的具體舉措。
[關 鍵 詞] 教學運行;信息化管理;教學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138-02
高等院校教學運行管理是遵循教育教學客觀規律,依據學校制訂的教學計劃和各項教學管理規章,圍繞課堂教學而進行的教學資源合理配置,其以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本質上是一種教育組織管理行為,是高等院校教學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一、信息化管理在高校教學運行中的作用
信息化是將教學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管理、存儲、共享的網絡化管理方式及過程。信息化是教學運行中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的關鍵。教學運行中信息化管理的合理高效不僅可以用加強教學運行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還可以提高教學信息的時效性、及時性和準確性,有力地保障學分制等教學改革在真正意義上推行。
(一)加強了教學運行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教學信息是由高等院校內各教學單位和各相關管理崗位匯集上報的,這些信息的采集、處理、存儲需要一個規范化的標準,而信息化技術剛好滿足教學信息規范化、統一化管理標準的制定及實施需求。信息化技術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學管理工作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學管理人員總結教學管理經驗,思考研究教學管理的規律,從而提高教學管理的水平。
例如,教學任務書是教務處根據教務管理系統中各專業的教學計劃再下達給各教學單位的,由各教學單位根據教學任務書確定合班情況、任課教師、上課起止周、周學時、場地要求以及選定教材,并將執行計劃錄入數據庫。這樣既規范了上報數據,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也方便了信息的查詢及延續。同時,系統也具備打印核查的功能,便于教學單位數據存檔,使教學運行管理更加規范化。
教學調度和教學場地調度也是教學運行管理中不可避免的。教師調、停、補課通過信息化管理,能及時準確地更新課表數據庫和教學場地數據庫,既能確保數據的準確不沖突,也便于師生查詢。
教學場地調度信息化管理可以保障及時更新教室數據庫的應用及在線打印教室使用單等操作的順利實現。如此,既便于查詢、使用和管理教室,更利于最大化地利用教室資源,為學校教學的平穩進行提供保障。諸如上述操作信息化不僅有利于規范教學運行方式,更有利于教學質量的監督和管理。
(二)提高了教學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及時性
教學運行管理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及時性是學校教學秩序穩定的關鍵屬性。
教學管理工作頭緒多、事項雜,重復又繁重,從學生學籍管理到學生成績管理,從教學任務下達到教學任務落實,從課表編排到教學運行調度,從教學資源的整體安排到日常教室借用等,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可以做到復雜準確的教學調度和及時高效的信息共享,極大地提高教學運行管理中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可以完善教學質量的監督和管理。
(三)有力地保障學分制真正意義上的推行
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不僅需要科學和嚴謹的課程體系結構、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健全的選課管理機制和學籍管理制度、優質的師資和選修課程,還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靈活的選課模式及科學的信息化、現代化的教務管理系統。隨著學分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下形勢,高校教學運行管理信息化成為一種必然。
二、高校教學運行中信息化管理的現狀與問題
(一)部分高校現行的教學運行管理及其相關制度規范性,完善度有待提高
部分高等院校建設發展過快,新建專業籌備不足可能導致教學計劃的制訂缺乏統籌,不得不在教學開展過程中頻繁調整,如此,既影響了該專業乃至是全校的教學安排,也給教學運行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難。
公派出差、教師突發疾病等不可抗因素,或現有教學管理制度可行性不高導致調、停課現象頻發,教學運行秩序穩定性不強,高校教學的嚴肅性和師生對待教學的認真度也逐漸下降。
此外,教學運行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教學管理隊伍,各級管理人員的崗位調整也對教學運行管理有一定影響。
只有在規范完善的制度下,教學管理工作有據可行的前提下,新的教學管理人員才能在繁瑣快節奏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盡快熟悉工作流程,逐漸提高工作效率。
(二)多個信息管理系統間資源共享不順暢
在教學運行過程中,教學數據可能由不同的二級管理部門通過不同的系統操作管理,難以保證教學運行信息化管理中有關學生、教師、教室等教學運行各個環節相關信息準確、及時地采集、處理和存儲,進而使信息共享不暢,數據處理不及時、更新慢,甚至引起教學沖突等問題。例如,某高校教學管理系統可能涉及集中錄入了全校教師工號、職稱等信息的人事管理系統;收集了學生姓名、學號、班級、專業等信息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實踐教學智能管理系統、創新訓練管理系統、畢業設計管理系統;這些系統間無法實現數據資源統籌共享就會給教學運行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三)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利用不充分
由于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軟件設計者對教學運行工作的各個環節和管理模式熟悉程度不高,而教學管理人員又不懂得研究操作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某些功能,導致有些軟件問題無法及時發現并反饋給軟件開發商進行完善和優化。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軟件開發商跟教學管理工作人員認知范疇的差異較大,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有待提高。
(四)教學資源利用沒有達到最優化
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學分制推行背景下迎來了更多的挑戰,學生在選課過程中往往會有從眾跟風的現象,不善于思考本專業的知識架構和自身的知識結構,別人選什么自己就選什么;什么課選得人多就選什么;哪個老師作業少就選哪個老師的專業,致使優質的教師和課程難免會因為開課人數不足而停開。
三、高校教學運行中信息化管理的優化方案
(一)教學計劃、質量與運行管理的信息化規范
信息化催生機制化,機制化帶來規范化。在教學運行管理過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教學計劃的管理,降低管理過程中的人為操作比重,并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計劃組織教學,力求專業培養方案的制訂和修訂合理可行且相對穩定。同時,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整理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融入培養方案,使之與時俱進。
另外,信息化手段可有效輔助教學運行管理中質量監控與監督,保證教學秩序并提高教學質量。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學質量監管部門可長期實時監控教學質量,及時處理相關問題,確保教學穩定有序。例如,監控體系與系統的應用可實現對教師出勤和上下課時間情況的實時監控,不僅保證了教學檢查的及時全面性,更可以節約常規教學檢查中投入的人力。
最后,利用校園信息化網絡及各種信息化載體和平臺實時推送學生個人的教學計劃及完成情況、選課記錄、教師及學生課表、教師網上調停課記錄,實時發布教學信息通知及公告,在線解決各類問題,使師生參與到教學管理工作中,并保障教學主體間的信息交互和資源共享,實現教學運行管理的公開化、透明化。
(二)注重教學管理人員培養,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運行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地更新,而教學管理人員是整個教學運行管理的操作者,也是教學工作中教與學的橋梁,因此,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人員的學習能力以積極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具體方法包括高校不定期對現有人員進行信息技術培訓、組織或參與同類學校間的經驗交流等,以引導教學管理人員充分發揮積極性,增強其信息化服務能力。
(三)整合各類信息化管理系統
在高等學校信息化進程中,各類系統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各部門的工作效率。但各部門系統數據不共享,實際工作中各部門經常要人工處理數據信息,既加大了工作量,也容易造成錯誤操作。因此,應整合各部門管理系統功能,將基礎數據建立成開放統一的數據接口。人事部門共享教師數據,資產部門共享教學設備的基礎資源等,能使教學管理中的信息更加準確;教學管理資源基礎數據的開放,可方便教學設備資源的使用管理及人事、財務對教師教學工作量的查詢等,為校園數字化、信息化鋪平道路。
(四)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優化
各類教學管理軟件是實現教學管理信息化的必備條件。要使教學管理軟件更好地發揮作用,應有針對性地對本校及其他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展開調研,學習多方經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軟件功能。另外,教學運行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提出個性化要求,實時向軟件開發商提出應用需求,及時要求其完善相應的功能,才能使教務管理系統更好地為教學管理服務,實現教學運行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人性化。
參考文獻:
[1]趙珊珊,李紅梅,章新.淺談學分制下高校教學運行信息化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現代企業教育,2015(1).
[2]王曉雯.高校教學運行信息化管理現狀及其對策探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3(6).
[3]袁梅,李曄,喬丹,等.信息化進程中的高校教學運行管理方法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21).
[4]閻燕.高等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