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奇英
摘 要:本文主要從適應任職培訓需求、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研究解決轉變教育理念、加強教學能力培養、科學設計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教學資源建設等問題對實踐性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實踐性;教學;任職培訓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002-01
實踐性教學在院校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識向能力、素質轉化的有效途徑。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力抓好實踐性教學改革,已經成為任職培訓教學改革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要在提高認識上下功夫,高度重視實踐性教學的重要作用
實踐性教學是實現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關鍵環節,它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更是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目的為一體的教學模式。針對任職培訓,更應該進一步提高對實踐性教學的認識,無論是學科建設、專業設置,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都要始終以培養優秀任職人才為牽引,在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實施及考核等方面注重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堅持在課堂上“學”、在模擬系統上“練”、在實驗室中“研”、在訓練場上“練”,培養學員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實踐性教學抓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學員的培養質量,必須把實踐性教學放到培養合格人才這個大系統中來考慮,切實加大實踐性教學的力度,構建實踐性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斷加快實踐性教學進入課堂的進程,使學員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中提升素質和能力。
二、要在頂層設計上下功夫,確保實踐性教學環節得到有效落實
一要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通常來講,實踐性教學可以包括崗位代職、現場教學、實習見學、研練演習、模擬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方式。這些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完成是全面實施教學計劃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必須將實踐性教學內容及其環節融于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及培養方案之中,把實踐性教學作為重要的主課來落實。實踐性教學時間比例要高于理論學習,課時應占整個教學時間的50%以上,要明確各門課程內容、教學組織要求和考核方式,設置課程體系要體現實踐性教學內容,構建教材內容要滿足實踐性教學的需要,從制度上解決重理論輕實踐、重講課輕演練等問題。二要加強實踐性教學體系建設。根據學員特點,逐步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使各項計劃、總結、統計,各類實踐項目,各類指導書、任務書、報告書齊全完整,指導教師明確,各專業都建有相應的、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要規范實踐方式方法和教學評價機制,讓學員站到前臺組織操作,使學員從“見多”中“識廣”,在鍛煉中成才。
三、要在教學能力培養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員隊伍授課水平
一是加強思想教育引導。使廣大教員認清任職培訓教學轉型的形勢任務,自覺加強對任職培訓特點規律的探索研究,只有突出學員的主體地位,廣泛采用案例式、問題式、啟發式教學,注重實際經驗傳授和實踐訓練,把傳授知識、研究問題、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提高學員第一任職能力,確保任職培訓教學質量。二是建立院校、用人單位“聯教聯訓”機制。一方面從用人單位選拔素質優秀、有任職經歷、年齡條件符合的人員充實教員隊伍;另一方面加強與用人單位對口協作,既要組織沒有任職經歷的青年教員鍛煉,也要組織長期脫離任職崗位的教員參加用人單位重大活動,全程頂崗代職調研。同時,還要加大外聘客座比重,既要聘請專家學者登臺講學,又要盡量多的聘請用人單位優秀職員現身說法。
四、要在轉變教育理念上下功夫,充分體現任職培訓學員主體地位
一要優化課程教學內容。以提高學員第一任職能力為根本,緊緊圍繞貼近用人單位建設實際、貼近基層崗位任職實際,實施課程教學安排。要避免課程內容與學歷教育的重復。提煉精講貼近用人單位發展、崗位針對性強的內容;要注重加強任職特色鮮明的專題教學,可以嘗試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教學專題,給學員菜單式的專題選擇;要加快適應任職培訓需求的教材和講義建設。并不斷根據形勢的變化更新、豐富教材內容;要加大實踐訓練力度,增加專業操作、實驗、演練的比重,加強模擬和實際鍛煉,突出學員實際操作能力培養。二要深化實踐性教學方法。既要大力推廣案例式、問題式、研究式等實踐性教學方法,通過大量聯系實際的設問、提問、反問,培養學員圍繞問題自己查資料、搞分析、找答案的興趣和能力,引導學員設身處地的實踐參與和生動活潑的互動交流,增強學員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升華人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以計算機網上作業、模擬訓練為支撐的教學訓練,不斷提升學員綜合運用能力。三要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改進考試方法,把平時作業、課堂提問發言,同理論考試、研練演習的臨場表現結合起來評定成績,引導學員提高實際能力和綜合素質
五、要在教學資源建設上下功夫,不斷滿足任職培訓教學需求
加強資源條件建設,是確保實踐性教學實施,提高任職培訓教學質量的物質基礎和重要保證。院校實踐教學受器材和教學基地建設等因素的制約,往往導致方法單一、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的存在。作為承擔任職培訓任務的院校,首先,要以實踐性教學需求為牽引,以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優化現有教育訓練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其次,要調整思路,把教學設施和教學條件建設的重點向滿足實踐性教學所需的設備保障、場地設施等轉變,突出綜合集成,努力滿足任職培訓教學實際需要;第三,要注重加強院校與用人單位的協作,共同建立任職教學基地,實現人員、設備、場地共享,推動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