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持久興趣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盡自己的所能,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積極創造一種音樂環境把學生包圍起來,帶給他們各種類型的音樂經驗,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聽辨、想象和表達的能力,從而對音樂產生濃厚而持久的興趣。
關鍵詞:音樂課;興趣;寓教于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042-01
興趣,通常是一把打開通往知識大門和成功之路的金鑰匙。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愛好,喚起學生對音樂的深刻而長遠的興趣是音樂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體會:
一、設計有特色的教學常規,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
藝術教育應當設計藝術性常規。為了更好地組織教學,突出音樂課的特點,并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我首先設計并采用了一些有特色的教學常規。
1、采用豐富的"琴語"。如用"1 3 5 i |i - ‖"表示"起立";用"i 5 3 1 |1 - ‖"表示"請坐";用"12 34|54 32|1 3 |1 -‖"表示"請安靜"等等。
2、恰當地運用"體語"。如在演唱中,用慢慢地仰起頭表示"漸高";嘴角微微上揚表示"歡快";左右輕偏頭表示"活潑"等。
3、把語言、音樂及舞蹈的基本動作融合起來,設計出"師生問好歌"、"表揚鼓勵歌"等。這些教學常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的音樂素質。其次,要創造和諧、愉快、活躍的教學氣氛與教師在課上的情緒及師生情是非常重要的。
二、以學生為主體,從實際出發,改革傳統的唱歌教學方法
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寓德育于音樂教學之中的一種最直接的表現形式。作為教師,我們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輔之以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才能誘發學生的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抓住學生學習新歌的新鮮感,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故事、音樂游戲、范唱、直觀教具以及音響效果與視覺形象的刺激等導入形式,創設學習新歌的情境,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教唱《火車開了》,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開火車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唱,這樣學生樂于學、易于學,課堂氣氛也會十分活躍。
2、發聲訓練力求形象化、趣味化,盡可能與歌曲結合起來。傳統的發聲曲難以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因此往往達不到訓練目的。而給發聲曲填上合適的詞或將發聲訓練與學習歌曲結合起來,效果就好得多。例如發聲曲1234|5-|555|555|5432|1-‖教師配上趣味化的詞,如“小雞怎么|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還可不斷變換動物的名稱和叫聲,再加上模仿動作,學生會很有興趣,而且還可啟發學生自己進行創作。
3、學唱樂譜要充分發揮學生聽與記的能力。唱譜是學生最感困難的,如果方法不當,就會引起學生的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考慮學生識譜的實際能力而進行。低年級學生處在聽力的最佳時期,可在反復聽和模唱中學譜;高年級學生則可分樂句視唱,個別程度好的學生可帶領全班唱譜。讓學生靠聽和記憶來學譜,在某種意義上比視唱譜更有利于提高全面的音樂素質。
4、采取節奏、歌詞和歌譜相結合的學歌方法。傳統的唱歌教學是先學節奏和歌譜,后唱詞。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對歌曲的理解,也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歌曲中的詞和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應將學詞和學曲有機的結合起來。我們可以通過歌詞的朗讀,讓學生在語言、語調的變化中體會旋律的變化。同樣也可以啟發學生在學譜時用歌詞去解釋音樂的某種意境,避免單調、乏味地學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小貓釣魚》時,我先讓學生隨著歌曲伴奏,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這樣既容易讓學生掌握休止符較多的節奏,降低學譜的難度,又能讓學生通過歌詞的朗讀,去體會旋律變化和歌曲的意境。學生可以很輕松地學會歌譜,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學譜的自信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習的興趣。
5、注意挖掘歌曲的內涵,用藝術感染教育學生。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最容易激發感情,表現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易隨音樂而變化。教師在教歌時,要注意挖掘歌曲的內涵和感情因素,以情帶聲,以聲表情。例如《賣報歌》,學生往往只唱出歡快、活潑的情緒,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講述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給學生作充滿感情的范唱,從而感染學生,幫助他們體會歌曲的情緒,激發他們演唱的欲望。他們再唱時,有些詞句的速度就放慢了,吐字咬字也沉重了,天真的情緒中滿含了辛酸。情感是音樂的生命,學生能做到用歌聲表達情感,也說明了教師已成功地將德育滲透于教學中。
三、寓教于樂,把音樂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引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在通常的觀念中樂理知識和技能訓練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它們又是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面對十歲左右的小學生,教師只有寓教于樂,把理論知識趣味化、形象化,才能讓學生樂于接受、易于接受。例如為了讓學生認識五線譜,我先教手指五線歌,學生在邊唱邊做動作中,很快掌握了五線譜的五線四間。為了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特殊的節奏型,我引導學生從生活環境中尋找相應的語言詞。如"向前看"的口令,好像×××切分節奏;"知·了"好像×·×附點節奏等等。
四、給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
音樂教學的任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和技巧,會唱幾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學生自我表現的欲望。因此,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都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活動。如通過律動、舞蹈及使用節奏樂器伴奏等活動,進行節奏訓練;通過游戲、競賽等形式,進行音高、音色的訓練等等。
五、充分利用各種教具豐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玩、好奇的心理特點,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打擊樂器、頭飾等各種教具,既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豐富想象,培養智力,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又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例如在教《小雨沙沙》這首歌時,我首先通過圖片指導學生觀察并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記憶歌詞;然后又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沙球、木魚)為歌曲伴奏。既培養了思辨能力,訓練了技能,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