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霞
作者簡介:沈麗霞(1974.10-),女,漢族,寧夏平羅人,小學一級教師,大專,在寧夏平羅縣城關一小,任教語文、研究方向: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以其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美感,提高課堂效率,寓教于樂,優化課堂結構,激活語文課堂,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寓教于樂;提高課堂效率;給予美的熏陶;微課;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033-02
小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他們充滿活力和創造力,易于接受新鮮事物,但他們在學習中存在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分散的缺點。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不斷摸索積累,發現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使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且能夠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對提高教學效率和鞏固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它對優化課堂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已經成為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一、現如今多媒體教育手段的應用
使傳統單一的教育教學方法方法更加豐富,采用“講,評,練”的教育教學方法,由于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所以這種方法,不能使學生的大腦長時間處于興奮的狀態,因為這種教育方式,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效率。而采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可以是各種信息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大腦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是學生各個器官得到充分利用,并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這樣學習效率自然提供。孩子有興趣去做一件事,他便成功了一半。在《誰在頂樓》一課的教育教學中,筆者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設計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機靈可愛的動物形象,如聰明伶俐的小猴,雪白可愛的小兔,善解人意的小狗,并配以動畫的效果,讓同學在寓教于樂中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興趣,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通過很快的通讀了課文,并結合課件中的形象,理解到了課文想要揭示的道理。人與人要和睦相處,并且要多換位思考。為別人著想的道理。這種學習讓同學學得輕松,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是一種樂趣。
在選自古典小說比如《武松打虎》、《林黛玉初進賈府》等的課文教學中,由于時代較久遠,加之語言障礙和現當代實寫小說的沖突使這類文章的教學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如果適時地把人物圖片、影視片段、文字資料等多種形式有機的結合制成多媒體課件,既效的拓展了教學資源,又創設了鮮活生動的教學情境,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讀課文的基礎上又通過課件的演示了解了時代背景、作者的寫作主旨,又觀賞了影視片段,視影視片段中的人物的語言以及動作都很好地詮釋了課文中所刻畫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觀看視頻并鼓勵其對照畫面復述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提供給學生表現才能的機會。這樣不僅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還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同樣,在《南京太屠殺》這篇課文的教學當中,因為學生對這段歷史了解不夠充分,于是我將這段歷史的視頻以及南京大屠殺相關的資料都利用投影等形式為學生們展示出來,其目的是為了另其在了解更多歷史的同時,受到強烈的視覺震撼而清楚明白的感受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不可估量的災難,以此來激發學生們對如今和平繁華生活的珍惜與熱愛。另外,多媒體教學中所擁有的動聽音樂、簡潔解說、形象畫面以及及時的反饋,都能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充滿活力與動力,有效優化課堂教學,使得學生們從始至終都能夠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
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手段能使得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效果,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激發出學習興趣,是創設真情實境的有效工具。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手段合理利用其直觀形象,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有助于突破難點、及時反饋教學,增大課堂容量等。
1.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有效突破教學難點并節約教學實踐
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認識事物的能力不足,即使小學語文課文中大部分內容是容易接受的,也不可避免有一些語言所描述的內容遠離學生的實際,而造成其閱讀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內容化繁為簡,化虛為實,另教學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容易被學生理解與接受,突破教學的難點。比如在《撈鐵牛》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僅僅是靠語言文字的閱讀,學生是很難理解懷丙是如何利用浮力去撈鐵牛的。筆者在教學時針對這一難點,設計制作了能演示如何做準備工作、如何并船搭架、在什么時候鏟沙、如何拖牛上岸的課件,使理解化難為易。在教學課文時,筆者首先出示課件:八只大鐵牛深陷在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最輕的二十六點一噸、最重的四十五點一噸,結合生活講述如此重的鐵牛在沒有起重機的古代該怎樣把它撈起來呢?使學生充分體會撈它的艱難。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們看到懷丙如何為撈鐵牛做準備,用動畫形式演示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們能夠清楚形象的明白懷丙是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從而將初中物理學中的部分原理直觀的滲透進小學語文課堂中。不僅較為準確的把握了課文的中心,使得此篇課文的重難點能夠得到有效的突破,同時在情境中讓人不由自主的敬佩懷丙。與傳統的教學相比較,這種手段能更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又比如《曹沖稱象》這篇文章的教學中,其教學難點在于如何利用石塊去稱量出大象的重量,于是我將曹沖稱象的過程制作成動畫課件為學生展示:首先將大象趕上船,并在船體下沉后的水位到船身地方劃線;然后,將大象趕上岸,并持續往船上搬運石塊,直到船身下沉至劃線位置;最后,將搬運至船上的石塊一次搬運上岸并稱其重量,即為大象的重量。這樣直觀形象的為學生們演示稱象過程,另學生能夠淺顯易懂的去理解課文,教學的難點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2.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節省閱讀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較長的課文,若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課文所用課時也會較長,但是著手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其內容結構基本相似,筆者先指導學生分析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是看見了什么,看見這些說明了什么,然后給學生下發課前印好的關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分別看見了什么、說明了什么的表格,對照投影分小組全班討論。這樣,學生學習后四次擦燃火柴的內容所用的時間和第一次擦燃火柴所用時間基本一致,并且在課堂中讓學生充分的動了起來,保證了學生的機動能力,既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充分地節省了講課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再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口述一兩遍問題再讓學生開始閱讀思考。但是,實踐證明,在閱讀中,學生是根本記不下問題的,他們往往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因為太過投入而忘記問題,或者是因為想著問題,而不能認真讀課文。如果,教師能夠將問題投影出來,那么就能夠客服掉這個問題,學生在認真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隨時看見問題,思索問題。同理,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把一些具有深刻含義的重點句子或者段落投影出來,就不怕分散掉學生的注意力了,從而能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效果。
實踐證明,將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運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起到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并且減輕學生的學些負擔的作用。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激發孩子的表現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原本是一篇精美的童話,用文字的形式講授給孩子聽,或讓他們自主閱讀,他們可能只了解故事大概內容,但利用多媒技術演示后效果就大不相同。筆者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同一篇童話故事讓一組孩子閱讀文字后講給其他人聽,結果故事被講得支離破碎。另一組孩子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觀看后,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講故事,不僅故事內容講述完整,還能即興表演并發表自己對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評論。那一時刻孩子們情緒高漲,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流暢,表情豐富,表現欲望被充分的激發了出來。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利用這一特點,用聲像再現或創設教學所需的前景,使孩子如聞其聲,如臨其境。語文教學如果從純文學角度給孩子分析課文,有許多地方孩子比較難理解,應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的演示,會使語言和形象得到有機的融合,直接刺激孩子的感官,有利于提高孩子感悟語言的能力和表達語言的能力,對課文理解不言而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迎合學生對網絡媒體的興趣
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近年來,電腦已走進千家萬戶,青少年對網絡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尤其是電腦游戲。筆者嘗試利用PPT巧妙地將教學內容改編為一種游戲,讓學生在玩樂中學到知識,達到教學目的。如低年級識字教學游戲摘蘋果,課件展示:一棵翠綠的大樹上結滿了鮮紅的蘋果,每一個蘋果上寫著一個生字,指名學生認讀生字,如果讀對了,蘋果就會掉下來。這種方法比起傳統的識字方法更受學生歡迎,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在理解詞義時,利用PPT將孩子們喜歡的卡通人物形象展現在大屏幕上,由他們講授詞義的辨析,讓學生在接受正確知識的同時又有效地避免了一些歧義和常識性的錯誤。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式比賽,讓學生在有競爭的游戲中進行學習,并對獲勝的小組給予表揚。另外,許多學生對動漫感興趣,針對學生的這一興趣,我們可以在準備教案時就將與課文有關的動畫或者漫畫插入PPT課件在課程開始前就提起學生對今天課程的興趣。這不僅契合學生的興趣,還可以有效地進行內容的拓展。這樣使學生在玩中學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給予學生美的熏陶
當一篇好的作品,配上了優美的圖畫,以圖文并茂的表達方式,能使人產生美感,得到美的享受。同理,結合一幅生動、富有情趣的課件圖片去講授課文,能讓學生接受到美的熏陶。比如將《山村的早晨》一文配上優美的輕音樂“清晨”進行朗誦,那潺潺的流水聲,清脆的鳥鳴縈繞在耳邊,文章的意境將不言而喻。教室里的孩子將一改往日的浮躁和喧鬧,眼神也會變得清澈透明。無需老師組織,學生們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課堂中,進而達到無聲勝有聲的境界。
如今,多媒體教學已走進了課堂,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實踐證明,它能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并從多方面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中的諸多不足。若能堅持不懈的適當運用,不斷完善其各方面職能,明天,它將更加充分的發揮它的優勢,為更多的教師和學生所鐘愛。
(作者單位:平羅城關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