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婷
摘 要:閱讀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閱讀是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途徑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是筆者根據(jù)教學實踐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方法;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061-01
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四大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一個人語言能力的基本技能。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學科,英語閱讀即是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輸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閱讀可以使學生運用英語的實際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同時,通過閱讀有助于擴大學生英語詞匯量,豐富英語語言知識等。因此,初中英語新課程規(guī)定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建議教師嘗試和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閱讀觀
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年齡小,由于受家庭條件、學習環(huán)境等影響,很多學生對英語閱讀提不起興趣,一些英語文章有很強的趣味性,這樣的文章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但是大多學生不愿意開口?,F(xiàn)在的英語閱讀分為文本類和非文本類,很多非文本的閱讀很難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要樹立學生的正確的閱讀觀念,要做好閱讀之前的心理準備,還要把握好閱讀當中的心理調(diào)控。所以,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幫助學生克服英語閱讀的心理障礙,給予學生引導和鼓勵。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只能起到引導的作用,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通過自己體會和感受后,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所以學生做好自我的心理調(diào)整很重要。學生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堅持閱讀,積極閱讀。通過幾遍閱讀,理解能力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就現(xiàn)在的初中生閱讀現(xiàn)狀來看,很多學生還不明確學英語的宗旨和目的,很多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有的學生甚至把課外閱讀看成是浪費時間,得不償失,不愿花時間去閱讀。有的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喜歡用手和筆指著讀,有的則咬文嚼字,邊讀邊對一詞一句進行分析,等別人早已讀完,他還不知文章所云。要徹底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并非易事。我們在英語閱讀教學指導中,要求學生每天讀一篇短文、可以少讀,但要天天讀。平時時間緊,少讀點,假期多讀點。總之要培養(yǎng)一個好的閱讀習慣,這樣久而久之,便可積少成多。不但能增加所學詞匯的復現(xiàn)率,而且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用英語直接思維的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地給予閱讀指點,提出不同要求,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逐步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利用課外讀物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國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量,要求學生每年課外閱讀一定量的英文讀物。初一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低于4萬字;初二學生的閱讀量不低于10萬字;初三學生的閱讀量應達到15萬字以上。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有規(guī)劃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詞語知識和增強理解能力,還能開闊視野,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如:可以向?qū)W生推薦幾套難度適中,題材廣泛且又能使他們感興趣的材料,老師提供的閱讀材料的題材要廣,既要有故事性文章,同時,也要有可科普性文章和應用文。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教師要教會學生查字典,使用語法工具書,提供難度適當?shù)膰鴥?nèi)外材料給學生自讀,使他們養(yǎng)成自讀的習慣,從而培養(yǎng)獨立的閱讀能力。
四、閱讀教學中要學生強化語感的訓練
語感是學習理解和運用一切語言的基礎,也是準確把握語言的前提,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聽、說、讀、寫、背等形式進行長期訓練的結果,因此有些人能從別人的語音、語調(diào)及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等方面準確地把握別人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只有讓學生具有使用語言的能力,具有使用語言的動力,語言才會真正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師要通過英語課堂教學,用心引導,反復加強訓練和培養(yǎng),讓學生接觸豐富的語言材料,在掌握大量詞匯的基礎上自然地把語言規(guī)則內(nèi)化,從而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這樣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當學生接觸到英語閱讀時,就能直覺地判斷正誤是非,進而獲得文感、意感和情感,達到準確全面理解英語的目的。
五、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
閱讀技巧也就是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每篇文章所包涵的信息的方法。閱讀方法不同,每個人理解文章所花的時間也會各不相同。我認為文章的第一段很重要,有時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理解段落和全文,反過來通讀段落或全文,又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句子。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將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盡量通過上下文來理解句子,不應過分在意對個別詞語的理解與否。即使遇到較難理解的句子,也不必著急,要耐著性子繼續(xù)往下讀,等讀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前面遇到的許多問題已經(jīng)迎刃而解了。就閱讀理解四個字而言,重點在理解上。為了保證準確理解,對文章出現(xiàn)的重點句或難句,要適當講解,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善于抓住重點句,力求準確理解,掌握主要意思。
綜上所述,閱讀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xiàn),是英語學習者吸收信息、提高英語水平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正確的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教師只有通過研究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策略,才能制定和綜合利用各種切實可行的閱讀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