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政春
摘 要:小學科學是小學教學中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小學科學的學科內容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把小學科學的教學內容忽視。所以,運用生活化的教學可以有效的加強小學科學學科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還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就是對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084-01
小學科學教育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生活素養,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其他課程有所不同,學生的科學研究意識并不是教師教授的,而是通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自己培養的。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讓學生與小學科學的教學內容直接性的接觸,確定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性,鼓勵學生應用科學的思想去思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予以解決。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很大的幫助。
一、小學科學教育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
1、小學科學教育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小學科學教育的教學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課程的開展必須要結合現階段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進而加強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運用科學的理念和思維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小學科學教育的教學內容多是來源于生活,并且學習的知識也更多的應用于生活實際。由于小學的科學教育知識的綜合性比較高,知識的跨度范圍也很大,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就是將生活化的教學引入到教學課堂中,引導學生對科學知識進行更好的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對于科學學習的興趣,提升科學素養。
2、小學科學教育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生活化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思維處于非常活躍的一個狀態,然后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快速的完成學習的目標。教師應該注意一點,就是要拋棄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壓制與束縛,充分的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還要不斷的發現生活化教學策略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優化和改革,使得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方法不斷的進行創新,保證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中更好的學習。
二、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1、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科學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更多的深入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現象,通過創設生活情景來進行科學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利用現有的生活經驗去發散思維,使課堂的去情景教學更趨于生活化。在小學三年級的課程里有一節是關于溫度與水的變化一課,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場景:準備一個帶蓋子的水杯,在水杯里倒入熱水然后將蓋子蓋上,或一段時間將蓋子揭蓋并讓學生觀察水杯蓋子上的變化,蓋子的內側會有很多小水珠。這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引發思考,小水珠怎么會跑到了水杯的蓋子上呢?并讓大家聯系實際,聯想到自己在家里洗澡的時候,在浴室里正泡的很舒服,忽然會有很大的一滴水珠滴下來落在你身上,這時候你抬頭會發現浴室的天花板上會布滿了小水珠。這相似的經歷就會引發學生們的興趣,并且由此引發思考發出疑問,教師就可以聯系小水珠的實驗結合生活中洗澡的實際案例來啟發教學。這樣通過生動形象的具體案例的講解,引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達到了科學教學的目的。
2、開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動
生活化教學的宗旨就是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鼓勵學生在對自己的親身經歷和以往的生活經驗回顧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小學的科學教育應該是學生參與的一項活動,每一名教師都應該設計出生活化的探究活動,讓孩子們親身參與其中,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對科學教育加深認識。在對一些貼近生活的知識的講解時,可以組織一些生活化的探究活動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科學知識,進而對知識更好的掌握。
3、布置生活化的課外作作業
最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和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有很多教育工作者也提出要打破傳統課堂的束縛,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應該從實際生活中多結合素材和案例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多通過自身的生活經驗來獲取知識。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實踐作業,及時的幫助學生將新學的知識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更好的掌握。讓學生結合某一知識點去自由發揮,完成作業,教師再對于學生的作業進行點評,對學生的完成效果加以鼓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將學習成果應用到生活實際中
新課程改革的標準提出,應該讓科學知識真正的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來幫助學生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為以后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比如在生活中,學生通過對科學知識的學習知道不能劇烈晃動汽水的瓶蓋,否則打開后會很容易有汽水迸發出來;再比如,雷雨天氣的時候不能夠站在大樹底下等,在大家明白這些科學原理之后就會避免一些危險的發生。教師應該經常和學生一起討論一些自然現象的和日常的現象等,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進而使學生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當科學教學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時,科學對于學生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科學素養和探索科學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方面素質的發展,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得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方法不斷的進行創新,保證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中更好的學習。讓科學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小學生的生活之中,科學也可以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科學教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 錢儉鋒.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探討[J].吉林教育,2014,34:79-80.
[2] 胡維君.注重科學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新課程視野下小學科學生活化的教學策略[J].新教育,2015,1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