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298-01
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是實現教學反饋的方式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光教師要提問,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對于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地探究,對于真正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積極的作用。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會很自然地問一問學生:還有什么問題嗎?學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沒問題。如果總是沒問題,那這一現象就極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問題了。對任何一個數學問題的認識,都永遠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終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學得輕松的,也有學得困難的。也就是說,應該有問題。
有效教學基本狀態是對話式的、互動式的。在這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講授,但不能總是只有一個聲音。而教學是否出現和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夠有效地提問。當教育界屢次倡導對話教學、互動教學之后,依然保持一言堂、滿堂灌教學習慣的教師似乎不再多見。但教師從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習慣走出來之后,又遇到了滿堂問的尷尬。如何解決在課堂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呢?
一、改變觀念,樹立問題意識
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數學修養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問題意識。因此,培養學生敢于提問題、善于提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是數學教師肩負的責任之一,也是評價數學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引入新課,提問要找準知識的連接點,數學知識內在聯系十分緊密,每個新知識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而新知識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它們內在的共同因素為學生掌握新知識架起了橋梁,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促使學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轉化為已知。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第二課時這節課,我根據兒童的認知結構,調整了教材的認知結構。首先,認識直角。問:自己動手對折再對折,折成的角是什么角?三角板上哪個角是直角?再在投影儀上出示直角。接著,折比直角小的角,再畫比直角小的角,學生能折出畫比直角小的角那么自然就能折出或畫出比直角大的角。這樣做的好處是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由易到難,學生容易接受,容易形成清晰的各種角的概念。因此,教師抓住分類這一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提出問題,就能使新知識的教學水到渠成。
二、提問準確把握課堂時機是有效提問的關鍵
在恰當的時候提問,實際上起著調動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保證思維質量、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課堂提問時機產生于下屬情況:
(1)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達交流時;
(2)是學生學習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發問質疑時;
(3)是學生學習情緒需要激發、調動的時候;
(4)是促進學生自我評價的時候。教師提問遵循提問的時機,并在提問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應,那么提問的有效性將會明顯提高。
三、為學生創造機會,使學生去思、去想、去問
教師不僅要在每節課堂上創造質疑機會,還要使學生真正開動腦筋想問題,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或自己不懂的問題。把這一時間真正利用起來,而不是走走過場而已。為了使學生會提問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訓練,可以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的身份去示范提問題。
四、善待學生的提問和回答
無論學生提什么樣的問題,無論學生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只要是學生真實的想法,教師都應該首先對孩子敢于提問題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對問題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或請其他學生解答。對于頗有新意的問題或有獨到的見解,不僅表揚他勇于提出問題,還要表揚他善于提出問題,更要表揚他提出問題的價值所在,進而引導大家學會如何去深層次地思考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提問題中感受到更大的收獲,才會對提問題有安全感,才會越來越愛提問題,越來越會提問題。
五、課堂提問還要精問
教師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個高標準要求:課堂提問不僅要講求科學性,還要講究藝術性。那么精問就指教師注重提問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精心設計和提煉一些富有啟發性、情感性、變通性、挑戰性,富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向,擴大思考范圍,提高思考層次。
1、提問的量要求少而精。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抓住數學知識的關鍵(重點、難點)與本質,運用歸納和綜合方法,盡可能設計容量大的問題, 避免避免問題過于繁瑣、直白,以提高學生思維的密度與效度,達到以精問促深思的目的
2、提問的難度控制要求適度合理。難度是指問題的深度與廣度,難易適度就是指問題要切合學生實際,注意的是提問要與學生的智力和知識水平相適應。
六、課堂提問要力求全面性
課堂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激發學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所以課堂提問應面向全體學生,成為全體學生與教師的信息交流,不應成為少數幾個尖子的專利。在實際教學中,如果只讓優等生包場,將學困生冷落一旁,就會導致學困生聽課注意力分散,身在課堂,心系窗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心中有學困生,優先提問學困生。教師應利用提問所得到的反饋信息,及時把握教學進度,因勢利導,以全面提高教此外,教師進行課堂提問時,還要注意錘煉提問的語言。用精湛的語言變無趣為有趣,變無聲為有聲,變無形為有形,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樂學、會學、善學、學好。
眾所周知,一堂課沒有固定的模式,課堂提問也絕非千篇一律。在素質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選用、創造出其他豐富多彩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就體現在教師的無窮創造上,它熔鑄了教師運籌帷幄、高瞻遠矚的智慧,閃爍著教學風格的光華,是展示教師教學藝術的窗口。因此,藝術性的課堂提問總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課堂提問,都應當在傳授知識,啟迪智慧,陶冶情操諸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在教學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心弦,讓學生以最佳狀態投入到學習中,為整個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就是成功的課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