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麗
摘 要:一直以來,一個班級總會存在那么一部分學生,他們有的也許很用心學習,但成績不理想,有的整天吊兒郎當,紀律不嚴明,成績也不理想。可他們也是班集體的一部分,因此,如何解決好班里的的這一部分同學,就成了廣大教師重點關注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后進生;管理工作;班集體;溝通;心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155-01
教育的宗旨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是每一個教師所應該重視的問題。但是學生的成長是有差異性的,他們也許都上同樣的課程,聽著同樣的老師講解,但是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因而造就了學習情況不同的學生,有的成績優異,有的處于中游,有的卻一直倒數,這成為了廣大教師所面對的難題。那么,做好班級后進生的管理,需要教師的積極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學生的不斷努力共同推動,才能讓班集體的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一、計劃性的心理輔導,關愛每一個學生
一個班級里的后進生們,通常他們學習成績不好,長久以來,會比較容易形成一個小集體。有的教師面對此類情況,會比較盲目對待,籠統地對待他們全部。然而,每一個學生都可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有的老師耐心不足,統一以歧視的目光看待他們,用粗暴的手段進行教育,這將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此時,我們應該給與他們足夠的耐心和關懷,詳細地了解他們每一個人的身心狀況,讓他們覺得我是一樣的,老師是重視我的,從而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慢慢調整好他們的心態,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有時候對他們的小小進步都給予足夠的肯定,這樣會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恢復,看到了自己的進步,看到了自己的長處,學習就慢慢起勁。
二、因材施教,制定特殊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環境
后進生們的自覺性普遍不高,自制力差,慢慢地他們開始散漫,在學習上失去信心。教師應該在教學的方法上漸漸有所改變,關注到班里的每一個學生,盡量使他們能夠跟得上。比如,在傳授新課時,教師可以適當降低一下起點或者稍微減緩一下速度,讓后進生也能跨進新知識的門檻,讓他們感到自己也能學,慢慢激發起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在課堂練習的時候,可以適當分配一些綜合性類型的題目,對班里的優生建議他們做,而對后進生不作過多的要求。課后作業就要求后進生一定要完成力所能及的作業,并且正常上交,久而久之,他們慢慢養成好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和學習的熱情。教師可以利用同桌的優勢,視情況適當分配班里的優生和后進生同桌,利用優生帶動差生,讓同學們互相幫助,增強集體觀念,發揚團隊精神,促進后進生的慢慢改變。教師還可以為一些后進生制定階段性的小目標,目標期望不宜過大,讓他們帶著目標學習,從而提高他媽的學習動力和競爭的意識。我們相信,因材施教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環境會積極帶動起后進生的學習信心。
三、學校家庭相配合促進教學
教育是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社會、學校、家庭都必須為教育共同努力,才能促進教育的發展。尤其是班級里的后進生,要運用多方面的協調、多方面的溝通,共同努力才能帶動起后進生的發展。后進生學習不積極,成績不理想,除了學校教育方面問題,家庭方面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由于現代人工作的壓力大,可能很多學生家長并沒有花過多時間在孩子的學習發展上,沒有真正關心到他們的身心健康,也許只是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要求,漸漸地,與孩子之間溝通的語言越來越少,甚至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如果沒有家長的良好的學習監督和與學校的配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就難以洞悉,學生的學習習慣就難以穩定。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學校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及時將學生的思想情況和上課表現反饋給家長,讓家長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校期間的各種表現,并要求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加強輔導,以消化在校學習的各科知識。教師同時建議班級里后進生的家長,反映給學校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以便更好地教育學生,幫助他們做出后進生的行列。
四、持之以恒的關注
通常班級里的后進生缺乏堅定的意志力和自制能力,即便在前期他們的學習態度有所改變,學習上得到一些小進步,但是思想上可能沒有深刻認識,錯誤難免再犯,再次踏進后進生的行列,后果更加不堪設想。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時間上對他們更加關注,必須不厭其煩的對他們關心、常常對他們提醒和鼓勵,一旦發現他們有懈怠的苗頭就馬上遏制,不能讓他們的不良行為有絲毫發展的機會,慢慢矯正他們的壞習慣。同時,教師要善于利用外在的力量,組織和發揮班集體的優生力量,可以適當分配給他們給后進生一對一的輔導,或者是班干部,他們相對處理能力較強,通過他們的平常觀察和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向老師提出建議。這樣做出持之以恒的關注,相信會更加有效管理后進生的問題。
五、總結
每一個學生的天資也許不同,學生的成長是有差異性的,但是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學生都具有可塑性。對于每一位后進生,教師應該有耐性和改造的信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逐漸使他們學習的動力提高,激發他們的熱情,幫助每一個學生走在后進的行列。
參考文獻:
[1] 王海波,韓一充,鄭淇文. 對于后進生與教師社會責任的一點想法[J]. 青春歲月. 2012(16)
[2] 王貴珍. 巧妙用批評 轉化后進生——淺談批評學生的原則和方法[J]. 課外語文. 2013(10)
[3] 吳運祥. 論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激勵學生的有效方法[J]. 中華少年. 2016(09)
[4] 楊 華. 潤物細無聲——后進生教育轉化的一個片段[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