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1-193-01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閱讀教學的實施有助于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字詞句等語文知識,有助于拓展小學生的視野,有助于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而要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使小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真正有所得、有所獲,教師要注重引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期待,調動小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的潛力,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筆者就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期待談幾點看法。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要想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教師就要注重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和閱讀學習氛圍,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展示自己具有的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情緒,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關心、支持和賞識,讓學生深受老師的感染,使學生消除對閱讀的陌生感和對學習的恐懼感,讓學生原本具有的閱讀欲望以極其自然和最佳的狀態流露出來。此外,教師要想方設法采用多種方式創設閱讀情境,如用明朗的語調講述生動、形象的故事,或者從幽默的情節將學生引入閱讀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并使學生覺得每次閱讀學習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學生興趣盎然,對接下來的閱讀教學有一種期待感,調動他們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鼓勵質疑問難,增強學生的閱讀期待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陂喿x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設置質疑點,給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以刺激學生求知的興奮點,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答案,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此外,在學生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主動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討論,逐步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質疑,以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經設疑、質疑和解疑將學生探究的火花點燃,增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由會答轉向會思。
三、注重傳授學生閱讀方法,增強學生的閱讀期待
不管是什么文章,也不管是什么閱讀要求,一提起閱讀,教師就要求學生去大聲朗讀。時間長了,學生就認為閱讀就是朗讀,長時間朗讀,他們就會感產生一種疲勞感,他們對閱讀的興趣也會慢慢削減,就會對閱讀學習越來越沒有期待感。因此,教師要注重傳授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告訴學生朗讀是語文閱讀的最主要方法,但不適用于各個題材的閱讀文章。教師應指導學生了解哪些文章適合初讀、精讀、熟讀,指導學生掌握初讀、精讀、熟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寫讀書筆記等。待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后,學生就會逐步學會閱讀、善于閱讀,這樣也可以促使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閱讀的快樂,就會增強學生的閱讀期待,就會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學習當中。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期待和閱讀期待
1、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敢想、敢變。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想。許多閱讀材料中的結局已盡,但是意未窮,有的還會留下一些空白。教師應當善于利用這些機會,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為文章補充一個結局,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期待,這樣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期待。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敢變。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突破原有的定式思維,為文章重新改寫一個結局,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自主性和獨特性,這樣也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對閱讀活動總有一種新鮮感。
2、實施開放式閱讀教學,增加學生的閱讀期待。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期待,教師不能再采用以往的教育教學觀點,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以充分的尊重,對學生的個性潛能加以充分的挖掘和發揮。不要將閱讀教學規定在一個框框中,不要再總是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而是應當將開放式閱讀教學真正落實到實處,要對學生實施“六個鼓勵”,即鼓勵學生獨立觀察、鼓勵學生動腦思考、鼓勵學生動手操作、鼓勵學生動口表述、鼓勵學生發現問題,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這樣才能使學生深受感染,才能使學生放松身心,以一種愉快的心情去閱讀;才能使學生勤于思維、富于想象、敢于創新,這樣他們才會對閱讀學習有更多的期待,才更愿意投入到閱讀學習中,感受閱讀給其帶來的美好,才愿意在閱讀學習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學生真正在閱讀學習中有所得、有所獲。
五、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注重給予學生賞識和鼓勵,增強學生的閱讀期待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給予學生更多的賞識與鼓勵,要肯定學生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行為,要對學生積極動腦加以鼓勵,使學生感受到被認可的滿足感與成就感,使學生產生繼續努力的動力,這樣才使學生的閱讀期待有所增強,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閱讀學習當中。
六、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延續學生的閱讀期待
教師不能僅僅重視課內閱讀,也要將閱讀活動的開展拓展到課外,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給予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的機會,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使學生覺得閱讀已經是一種習慣,是生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動。此外,在進行課內閱讀,教師也可以適當引導學生聯系課外積累來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在進行習作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用課外閱讀時積累的語言或寫法來進行寫作,使學生在將課外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或寫法應用于實際時,感受到閱讀給其帶來的“甜頭”,使學生的閱讀期待得以延續。
總之,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期待直接影響著語文閱讀效果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給其帶來的快樂,使學生對閱讀活動時刻保持一種新鮮感,以調動學生主動、自主閱讀的積極性,促進閱讀教學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