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業庭
摘 要: 高中物理學科以實驗為基礎,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要求較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等教學設備被廣泛應用于物理課堂,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師教學,動態展示了抽象物理概念的由來,并通過模擬實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統籌多媒體模擬實驗與物理器材實驗之間的關系,需要教師不斷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融合二者優勢,充分發揮物理探究實驗的作用,構建學生完整的物理知識系統。
關鍵詞: 多媒體模擬實驗 物理器材實驗 優勢互補 教學質量
多媒體模擬實驗的出現,更新了傳統物理教學方式,拓寬了物理知識的展示途徑,以豐富的圖畫、聲音為基礎,吸引學生注意力,能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對傳統物理器材實驗產生了較大沖擊,甚至部分教師主動以模擬實驗代替器材實驗,但這種方式不可取,物理器材實驗具備其不可比擬的優勢,只有將二者有機統一,才能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物理理論知識,將理論運用于生活實踐。
一、物理器材實驗優勢分析
物理器材實驗,顧名思義,其以真實、可感的實驗器材為基礎,具備以下兩方面優勢:從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角度分析,器材實驗需要學生全身心參與,并嚴格按照實驗操作標準,進行相關操作[1]。如果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不認真的情況,則可能導致實驗結果不正確,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學生注意力。如在學習高中物理人教版“運動的描述”中,學生需要進行“小車實驗”,即利用打點計時器記錄“小車”在軌道上滑行的軌跡。如果使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學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打點計時器等物理器材的操作;從學生創新意識的角度分析,物理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進行器材實驗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較多的“突發狀況”,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打亂教師上課節奏,但對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物理器材實驗有利于營造良好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2]。
二、多媒體模擬實驗優勢分析
多媒體模擬實驗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能夠動態展示物理理論概念的由來,也能將經典物理實驗進行還原,使得學生更深層地理解物理學科,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物理知識網絡[3]。如高中物理人教版“伽利略斜面實驗”,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模擬實驗,找到伽利略當時實驗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并再利用多媒體設備,模擬出實驗場景,加深學生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知識的印象。此外,多媒體模擬實驗能展示很多實驗室不能完成的實驗,受到資金投入、實驗性質等方面的影響,很多高中物理實驗不能通過器材展示,如“萬有引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模擬實驗,向學生展示更形象的物理概念。
三、物理器材實驗與多媒體模擬實驗優勢互補途徑
物理器材實驗與多媒體模擬實驗都存在一定優勢,教師只有將二者有機統一,根據學生實際需要,結合課程目標,選擇合適的實驗方式,充分發揮物理探究實驗的作用,才能達到較好的物理教學效果。
(一)借助多媒體模擬實驗,驗證物理器材實驗結果。
在物理器材實驗過程中,受到人為因素、外界環境因素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實驗結果存在一定偏差,使得學生對物理現象的理解處于表層,造成知識掌握不全面等問題[4]。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模擬實驗,排除外界環境干擾,在沒有其他條件的作用下,完成實驗的驗證,重新展示物理現象和驗證實驗結果,幫助學生形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如在學習高中物理人教版“摩擦力”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平衡摩擦力”的器材實驗,即將小車放置在平板上,并將平板一端墊高,觀察小車在不受牽引力影響的狀態中下滑的速度,并探究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再通過多媒體實驗,重新展示沒有任何外界干擾的實驗情況,幫助學生驗證器材實驗結果。
(二)通過多媒體模擬實驗,示范物理器材操作方式。
在進行物理器材實驗時,每班學生人數較多,使得教師在演示實驗過程中,不能全面觀看到器材的操作方式,而多媒體模擬實驗的出現,很好地彌補了器材實驗的缺陷,通過制作動態的PPT,在大屏幕中循環播放物理器材操作方式[5],引導學生完成正確的物理探究實驗。如在演示“交變電流”的操作實驗時,可以將尋找“正極”、“負極”的方式,制作成動畫,更好地引導學生完成每一實驗步驟。此外,可以利用多媒體模擬實驗講解器材的原理,將其內部結構以圖片的方式展現出來。
(三)創新物理器材實驗與多媒體模擬實驗方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融合物理器材實驗和多媒體模擬實驗,進一步提高物理實驗的有效性,優化探究實驗的設置,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模擬實驗的優勢,搭建其與器材實驗的溝通橋梁,如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可以讓學生先通過器材實驗,再進行多媒體模擬實驗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機械能守恒表達式”的記憶。教師應不斷研究兩種實驗方式之間的聯系,通過合適的方法將其聯系在一起,形成新的實驗方式,提高實驗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物理器材實驗與多媒體模擬實驗都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只有將二者有機融合,才能更好地開展物理探究實驗,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體作用,提高學生實驗參與程度。在完成物理器材實驗后,再用多媒體模擬實驗進行檢驗,確保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樹立學生嚴謹的學習意識;借助多媒體模擬實驗的優勢,向學生示范物理器材的正確操作方式,協調兩種實驗之間的關系,從不同角度開展物理實驗,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獲取物理知識,選擇合理的實驗方式,發揮實驗的作用,為提高學生物理成績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于璟琛.現代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注意事項[J].科技資訊,2015,30:146-147.
[2]趙丹,鄒鵬,劉曉非.多媒體技術在高校微生物學實驗課上的應用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5,16:129-130.
[3]紀娜娜.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初探——以魯教版地理教材為藍本談高中地理教學[J].中國培訓,2015,08:191.
[4]吳傳茂.Multisim仿真軟件在《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34:177.
[5]曲大為,趙福政.基于SPOC下大學網絡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探索——以吉林大學《婦產科學》課程為例[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06:62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