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勇
新的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做教學環節的組織者、協調者,做課堂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做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做教學實踐的研究者……各種各樣的角色,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有著各種具體的新要求。那么,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怎樣做政治教師呢?
一、政治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素質,循循善誘
1. 高深的人格,敬業的精神。所謂“己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己正”,學生方能敬其師、信其道。教師的人格是自身魅力的力量源泉,有了這種魅力,師生之間就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廣博的知識,引人的語言。對專業知識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還應觸類旁通,具有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又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科技不斷更新、新知識層出不窮的時代,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擁有新知識,獲取新信息。
3. 勇于創新的精神,豐富的審美意識。在努力實施“以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一定要改變那種“一支粉筆,一張嘴,一節課從頭講到尾”的傳統教學模式,多運用教學媒體,讓課堂活躍起來,聯系實際,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政治教師應優化教學過程,活躍課堂
1. 精心準備,巧設導入。只有熟悉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概念、原理,才能駕馭教材。因此,備課不但要備教師講的課,而且還要備學生學的課,這是上好每一節課的基礎。導入新課是一門藝術,應講究效果,讓學生進入角色,想去學想要學,并認真去思考,去叩開知識的大門。
2. 教法常新,富有創新。教無定法,學無止境,貴在得法。只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各種教學方法,就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作為思想政治課這一門時代性很強的學科,只有不斷充實時代氣息的新材料來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活力,通過現代教育的多媒體手段,讓“大社會”走進“小課堂”,給學生推陳出新,以新面貌掌握政治理論和觀點,解決新問題。
3. 總結突出、余音回味。如果好的導入是課堂成功的一半,那么總結突出是課堂成功的希望。只有經常總結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障礙和作業練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對某個問題的獨到見解與對課堂教學的建議、意見和要求,才能剖析政治教學過程的優劣長短,從中拓寬教學思路,調整教學行為,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樣的教育教學才能令人回味無窮。
三、政治教師應用愛心打開學生的心靈窗戶,讓他們充滿自信
1.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師愛,即教師對全體學生中每一個人的熱愛、尊重、理解和期待。了解學生就要了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精神世界,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引導學生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用教師的愛心去溫暖學生的心。
2. 愛學生,就要公正公平地對待學生。公正、公平是孩子信賴的基礎。據有關教師人格特征的調查,在學生眼里,“公正客觀”被視為理想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對待犯錯誤的學生不要當眾大聲訓斥,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課后經常和學生談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使學生把了解自己的教師當作知心朋友。
3.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造精神,用教師的信任和關愛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自理、自立、自尊。
新課程理念下呼吁新的政治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素質,優化教學過程,用愛心去溫暖學生,才能給學生知識、技能,給他們生活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對生活充滿自信,對未來無限憧憬,這就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政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