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穎新
?
行政事業單位加強財務管理研究
文/周穎新
摘要:由于我國行政體制和事業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財政系統在經歷過統一支付這一重大的變革舉措之后,預算管理體系日趨完善。這一措施將過去分散的財政支付能力匯總到一起,加快了財政支付的效率,也降低了原來分散支付時耗費的種種費用成本。這場變革是以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等為核心的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過程在這場變革中逐漸趨于合理,而且也得到了更為嚴謹的科學理論的支持。在這種變革之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滿足更高的要求,雖然這項制度的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出現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事業單位需要積極探討進行財務管理的新辦法,尋求將財務管理工作向更為合理的方向改革,以減少相關人員違規違紀、貪污腐敗的可能性。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和質量關系著單位管理制度的規范性和整個財務體系的完善性,也是維護著當今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的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必須依照相關法律規定的程序執行,財務管理人員應該正確依法履行其權利和義務。然而在行政單位實際的財務管理過程中,經常存在核算方法手段落后、固定資產管理不嚴、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財務科學管理意識等一系列問題。就我國新形勢下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最后相應地就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出建議。
(一)事業單位缺乏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隨著我國財政支出體制的個性改革,行政單位的財政預算和財務管理活動也隨之在歷經變革。實際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預算過高,近年來還出現了一些地方行政事業單位向財政要的錢用不出去、資金管理沒有效率的現象,最終可能導致相關人員違法違紀的行為發生,也可能導致行政事業單位濫用資金或資金大量閑置的情況發生。從行政單位制度層面,由于相關制度不健全,單位領導這一部分的工作也不重視。這些原因導致單位財務管理活動“雪上加霜”,大部分單位不花時間完善相應制度,無法形成用制度管事的系統。一旦管理不完善出問題,也無法合理地找出負責人。雖然相關法規日星月異,但是仍有大量的行政單位改革趕不上法律法規革新的速度,很多問題也會相應產生。如果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不全,例如有的行政單位因為人手不夠出現一人多崗的問題,甚至會計和出納有時由一人擔任,這些漏洞很容易導致相關財務人員違規操作。另外,部分行政單位自收自支、轉移單位資金、違規投標,并通過一些會計手段逃避監管,賺取單位資金,損害國家國民的利益。因此,行政單位內部控制不嚴,會導致一系列違規違法的事情發生,每個行政單位應該對會計、出納、財務管理進行職責有效劃分,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
(二)事業單位對擁有的資產的管理處于較為松散的狀態
資產管理松散的問題主要是指表現在行政事業單位對其擁有的各種固定資產的狀態較為漠然,沒有及時的進行排查,使固定資產的管理處在一個松散的狀態。在最開始政府采購的環節中,由于管理松散或者沒有明確采購標準,采購過程中相關人員吃回扣的問題嚴重且比較隱秘。另外,大部分行政單位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沒有建立起來,使得相應資產基礎數據庫無法建立。固定資產管理低效問題在信息系統快速更新的時代下仍無法科學地解決。最后,大部分行政單位也沒有定期檢查固定資產,導致資產被隨意處置的問題仍時有發生。如果資產管理的諸多環節并不公開透明,最后也會導致相關人員違規違紀的事情發生。
(三)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綜合水平仍需提升
然而,通過對一些事業單位進行走訪來看,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普遍存在綜合水平不高的問題,對于最新的政策法規掌握的熟練度較差,在專業技能方面,也沒有進行及時的進修培訓,這些都使財政統一支付制度的便利性大打折扣。財務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不高,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包括有些財務人員原始憑證規定的內容填寫不全、對原始憑證審核不認真。另外在處理發票的過程中,發票內容籠統,缺失單位蓋章或者購買實物的原始憑證只有領導簽批,沒有驗收人或經手人簽字等。由于財務管理人員可能是一人兼數職的工作,也可能并沒有專業培訓過甚至無證上崗,最后會導致一系列會計處理錯誤的問題。
(一)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
為了建立完善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行政事業單位首先應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預算過多的現象要極力遏制,避免資金被浪費。其次,需要使單位內部的審計制度趨于完善,事業單位應該積極地接受指導與監督管理。最后,成立資金管理制度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進一步增強資金和資產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制定完善的內部牽制機制。每個行政單位應該對會計、出納、財務管理進行職責有效劃分,并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建立有效的內部牽制制度、明確各個崗位idea職責,形成以部門領導為核心,輻射開來的崗位之間形成相互牽制的機制,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公開透明。
2.增加內部稽核的健全性。內部稽核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為了保證資金來源的正確性(主要通過審核相關的憑證、資料的合法性和真實性來確定),以及收入的完整性(主要通過審核相關憑證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相關法規的要求)。內部稽核工作是事業單位對擁有資金的進行自我監督的重要的一環,也是要加強其財務管理無法忽視的重要的部分。
3.從各個構成的具體環節增強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度。事業單位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從多個視角進行改進。從技術層面出發,要及時安裝保密軟件和殺毒軟件、防火墻,實施硬件上的實時監控。配置相應的配件如碎紙機和內部會計管理系統,完善信息技術方面的管理條件。
(二)提升事業單位的資金和資產管理效率
行政單位對于資金的妥善管理包括了預算、分配和管理多個環節。在預算方面要符合《預算法》的相關規定,應該合理調撥資金,按照單位需求,合理運算并且提高預算執行率。最后在資金管理方面,有的行政單位出現資金使用效率低,預算支出進度慢的情況,也是由于預算過高且管理不善。在這過程中,也要杜絕行政單位為了處理大量閑置資金而大興土木,出現才修好的天橋又拆掉重修的現象。
1.嚴格按照規范進行預算。事業單位需要認真學習相關規范,才能在政府規定的合理的投資范圍之內進行預算安排,將資金不合理使用的情況扼殺在源泉,努力壓縮預算指標。另外,也應對各地行政單位進行預算使用情況考核,如果某行政單位預算嚴重超過單位需要,應強制減少第二年預算。
2.合理使用資金,科學安排支出結構。目前,專項轉移支付所占比例過大,使得轉移支付未能真正實現彌補地區間財力差異的功能,從而達到均衡地區間財力差異的目的。事業單位應該合理地按比例分配資金,通過科學的安排資金的支出結構,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最大的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3.有效使用資金。事業單位要對應付、應收等資金往來項目結合實際及時的予以清算,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呆賬壞賬的存活率。另外對于地方行政機構不合理挪用資金,虛構合同貪污資金的行為要進行嚴厲處罰。資金合理使用需要單位內控制度、審核制度、管理文化等多方面配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工作人員及外部人民群眾都可以作為監督人,這樣可以減少事業單位對資金的低效濫用情況。建立資金使用情況評定辦法,并定期對預算使用率、資金支持情況進行審核。對于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情況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權責分明,健全問責機制。
4.提高固定資產的配置效率。為了實現固定資產的高效配置,單位的預算與財務管理需要彼此結合,以減少分配不公的情況發生。事業單位要對相關的信息系統進行及時的升級與完善,信息系統是監管資產流入和處置過程的主要工具,事業單位要提高固定資產的配置效率,需要保證硬件可以實現相關的功能。除此之外,還要定期檢查固定資產使用情況、運轉情況,要保證與賬面上記載的情況盡可能的相符。
(三)有計劃的對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加以提升
事業單位的預算,最終是落實到財務人員來具體編制的,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高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會直接影響最終編制的預算管理計劃。單位需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的培訓,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業務技能考核、專業人士講座,來提升財務人員的水平。除此之外,在財務人員內部之間,事業單位要鼓勵彼此之間進行業務技能的切磋交流,鼓勵互相學習,溝通交流,以促使大家整體素質的提高。對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可以組織會議論壇進行討論研究,也可以通過咨詢外部專業人士,以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對相關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加強相關從業人員財務管理業務能力,提升其職業道德意識,熟悉財經類的法律法規,確保執證上崗。另外,相關工作人員應避免一人多崗,會計和出納的崗位必須嚴格區分開,對于相關人員的工作情況要定期考核。在財務制度逐漸完善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不僅要提高業務能力,也要提高財務管理的執行力。例如有的會計部門和財產管理部門未按規定清理盤點,也并未按規定進行年終結算??偟脕碇v,相關人員不僅要德藝雙修,也要提高自身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效率。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復雜而精細,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也在不斷的進步。我們應該根據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暴露出的問題對癥下藥,通過建立并遵守統一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嚴格加強預算管理體系構建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分析等多種措施進行監督和改進。同時,健全固定資產和資金管理系統,利用信息管理技術輔佐工作人員進行資金和固定資產管理。最后,在制度建設、管理體系建設和高業務素質人員配合下,加強內部和外部監督控制,才能真正有效地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劉錦山.內部控制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7).
[2]那宏.對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8).
[3]趙麗娜.淺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3(03).
(作者單位:大慶鐵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