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良
用量子波干預減肥增胖系列指標防治心腦血管病
劉子良
胖瘦分為血液和其他固態組織兩大類,利用量子波的透射可以直接改變胖瘦的變化趨勢,只需要改變勢壘設置就能改變透射,進而得到想要的胖瘦變化趨勢。這為解決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心腦血管問題提供了一種特殊的選項。
量子波;勢壘;透射;減肥;增胖;血液指標;心血管;腦血管
和減肥與增胖相關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從主要和關鍵的部分來說明鎖定變化趨勢的原理和方法,闡釋防治心腦血病的一種新途徑。
三大供能營養素有糖、脂肪、蛋白質。三者基本上包括了全部與胖瘦有關的材料因素,它們對胖的貢獻率依次遞減。但吃了這些不等于胖也不等于瘦,他們只是胖瘦的物質前提。
按順序可以把食物及其變體的旅行分成許多環節。
2.1 消化環節 食物入口就開始消化,有物理性的咀嚼和唾液的化學性消化。在胃里有胃的物理性研磨也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的消化。在十二脂腸大乳頭處有膽汁和胰液的注入消化。消化是吸收的前提,不消化當然胖不成,但也不等于減肥,因為消化也不等于吸收,所以消化了也不等于胖,
2.2 吸收環節 經過消化的食物營養主要在小腸吸收(胃也有吸收,腎也有回吸收,大腸主要回吸收一部分水和金屬離子等)。小腸的褶紂多,與食物的接觸面積比較大,毛細血管豐富,經消化吸收的食物經肝的門靜脈入肝這個化工廠,這只是血肥的一種條件。
2.3 利用環節 吸收了也不等于利用了,如尿糖。尿糖不利于增胖但也不直接等于減肥。利用有兩種,一種是消耗,另一種是合成。以糖為例,糖的有氧氧化與無氧酵解都是消耗,有氧氧化是由糖產熱來維持體溫和ATP能量用于器官功能運行,再就是變成二氧化碳和水被排掉。從食物中來的營養物質得到消耗不直接等于減肥,因為有三種可能,一是消耗少,二是運進的營養與消耗達到平衡,三是消耗多,必須動用原來身體內的能源儲備庫脂肪進行糖異生時才是減肥。用于合成人的糖、脂肪和蛋白質并儲備起來才是增胖,也就是當人的分解代謝大于合成代謝人就變胖,反之就變瘦。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哪個占重要地位起主導作用又是由激素水平所決定的,因為吃的習慣沒有變,活動習慣也沒有變,基因也沒有變,又不是病引起的變化,所以只能是激素水平變了。如果T3T4水平高人的分解代謝就大于合成代謝,T3T4水平低人的合成代謝就容易大于分解代謝,當然這還有其他方面的配合[1-2]。
3.1 量子波改變人的內分泌和外分泌及神經系統[3]量子力學的能量E與經典力學的E有兩點明顯不同。第一個不同是量子力學的量子波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為量子力學中E=hν這里E是能量,h是Planck常數,ν是頻率,E永遠不會等于零。經典力學中E=mc2這里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在質量m是零的情況下E就等于零了。第二個不同是在經典力學中只有當粒子能量大于勢壘能量時才能透射過勢壘,而在量子力學中無論能量E大于還是小于勢壘能量都可以透射過去。量子波在透射勢壘過程中有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波,如E=hν而透射勢壘后變為E′=hν′或E″=hν″的結果。減少與增加勢壘就造成波能差的不同,墻、門、窗和人體本身等其實就是不同的勢壘。通過變換勢壘就能得到不同的量子波透射結果,這個結果具有兩種相反的趨勢。在內分泌和外分泌及神經系統的相反的通過勢壘可控的變化趨勢具有可利用的價值。
3.2 介入內分泌改變變化趨勢 內分泌、外分泌和神經系統是一個相對穩定的自平衡系統。有上下統治關系的分泌腺軸,有負反饋調節反射弧等。這個系統對外開放是有的,但以自平衡為前提。運動神經受人的意識支配,對外部反應可以經人決定后做出。內分泌激素的多與少,外分泌消化液的多與少,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興奮程度,在今天的教科書上講不能被人的意識控制。人們控制他們的辦法基本上以藥物介入為主,就是對這個不怎么開放的系統進行強制介入。量子波的透射也是對這個系統的強制介入,并且在變化趨勢上進行鎖定。被相對高能透射引起量子躍遷事件發生的人體部分工作就積極否則就消極。
4.1 典型房間設置
L1東北臥室,窗戶在北墻中間,關嚴,門在西墻近南開著。人的頭在南腳在北純仰。
L2房間同L1,人體右轉45°。
L3西北臥室,窗在北墻中間,關嚴,門在西墻近北端,人頭在南腳在北純俯臥為L5。
L6房間同L5,人體右轉45°。
L7西南臥室,窗戶在南墻中間,關嚴,門在東墻近北端,人頭在北腳在南純壓左為L7。
L8房間同L7,人體右轉45°。
以上是人體轉一周分成八等分方向的典型設置,每一設置定位的左右轉小于22.5°的范圍都屬于該設置。這些設置從1994年開始到2015年經過對719人的跟蹤反饋反復驗證(先期是只有網名的QQ聯系,后期是真名實姓的電話聯系和微信聯系。
4.2 典型透射中各種指標變化趨勢 下面列出21個方面有代表性的變化趨勢:1T3T4、2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3心率、4胃酸、5膽汁、6胰液、7胰島素、8血糖、9甘油三酯、10血壓、1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2血粘度、13紅細胞比容、14紅細胞計數、15血小板計數、16渴的程度、17尿的多少、18不怕冷程度、19食欲、20大便干度、21體質量。見表1。

表1 從L1到L8設置中人體各種指標變化趨勢圖表
以上列出的指標只是部分有代表性的指標,這些指標可以表現為健康標準參考值的范圍內,部分也可以表現為健康標準參考值的范圍外,關于這些指標的兩種趨勢對心腦血管正反面作用結論有無數論文的明確統計分析,就不用再贅述了。這里要表明的是變化趨勢的鎖定,只要在相應的設置中,就有相應的透射結果以指標的形式被反應出來。所謂難治的高血壓[4-7],難控的糖尿病[8],不斷復發的腦血栓、腦栓塞、腦出血[9-14]及其導致的偏癱、失語等現象其實質就是不自覺地處于有害的透射中的必然結果,這是個累積作用,而對抗性的血藥濃度是變化的,等于監管有空隙。
這些指標之間有的關系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如T3T4關系到心率的快慢,胰島素的多少涉及到血糖的高低,血粘度與紅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密切相關等。除了這種明顯的關系外,其實每一個因素與其他的因素間都有關系,有的有直接聯系有的有間接聯系,在這個系統整體中,沒有聯系的情況是沒有的,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同因異果、異因同果、異因異果、互為因果等關系都存在。為了求得某一特征的變化或相對穩定的趨勢而改變成不同的設置,其任意指標的變化都會與另一指標變化或相對穩定的趨勢的鎖定或改變相對應。就是說都可以通過勢壘的設置而找到它們之間變與不變及怎樣變化的關系式。量子波變化是因,怎么樣的關系狀態是果,以往是在不知量子波作用的前提下研究這些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些關系在明確了量子波作用后才能真正理清,只要內在器官的功能還存在,在外因量子波的作用下就會有相應的趨勢,人體各因素間還相互影響,形成了復雜的多元關系體,經過綜合作用出現了一系列指標的趨勢。
糖的呼吸商[15]是釋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的分子之比,其比為1,用這個關系可以求得呼吸底物的量。在相應的時間內,在正常呼吸的情況下,在正常消耗過程中,人長期體重不變,就可以圍繞這個關系建立代謝系數,對代謝有作用的因素都可以納入到對代謝率的修正體系中。從體重變化的消耗與合成看,糖、脂肪、蛋白質都對體重有影響,糖是現用的一線能源、脂肪是備用能源、蛋白質最主要的是修復材料,以蛋白質為能源一是不經濟,二是不清潔,因為中間代謝產物太多,會加重肝腎負擔,所以糖和脂肪是主要的與胖瘦有關的代謝原料,而脂肪又是以糖為合成原料和以糖異生的途徑參與代謝為主,所以最終直接算糖的帳就可以了,因為有人不怎么吃脂肪類食物與吃混合食物者比按體重相對穩定講,以糖代謝為主的算法比較合適。
人體器官暫用一個字母代替,分別為:肝(G)、腎(S)、脾(P)、胃(W)、肺(F)、心(X)、膀胱(C)、膽(D)、甲狀腺(J)、腎上腺(Z)、胰(Y)、胰島(I)等,這些都對代謝有修正作用。通過減少勢壘用相對高能透射這些器官或器官的相應部分,使它們積極工作。但積極工作對代謝有損益及損益大小之分,并且可以從分解與合成的角度上把它們分成兩大陣營。以代謝率1為平衡系數,則小1的為合成代謝占上風的因素,大于1為分解代謝占上風的因素。G=0.8,S=0.8,P=0.8,W=0.8,F=1.25,X=1.25,C=1.25, D=1.25,J=1.5625,Z=1.5625,Y=0.64,I=0.64。肝是生化工廠,工作積極是為人體提供保障為主,所以值小1。腎是過濾血,保留有用的東西,表面看是排出的東西多,實質上它保留的東西更多,只有病態時才打破這個趨勢,如有尿糖和尿蛋白者,所以也是小于1。脾在西醫里是個免疫器官,在中醫里指起運化水谷之精微的作用,在現代醫學認識上實際指胰的功能為主,所以小于1。胃是食物暫存和消化吸收的器官所以也是小1。肺主要是血液在這里換得氧用于分解代謝糖為主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大于1。心是后勤運輸工作部門,它的積極工作會運進營養并與各部門合作清運出垃圾外,最主要的一個作用是運氧來保障分解代謝,事實上心率快慢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代謝的快慢,而心被透射,代謝快,所以以大于1來算。膀胱以排尿為主,所以大于1。甲狀腺和腎上腺工作積極意味著分解代謝占上風,所以除了大于1以外,還大于其他大于1的器官。胰液里有各種消化酶與胰島素共同構成了合成代謝的中堅力量,其對體重的貢獻作用很大,所以其值不只是小而且還比肝、腎、脾、胃為小。這些因素對消化吸、合成與代謝的結合作用,決定了血的肥瘦和人體組織的胖瘦。
L=GSPWFXCDJZYI=1人在外面空地上站著,各種有拮抗作用的力量勢均力敵。
L1=WFXCJZ=3.81469727人瘦血不肥(不稠),利于心腦血管。
L2=PWFXJZYI=1人不胖不瘦,血不肥(不稠),利于心腦血管。
L3=SPWFYI=0.262144人肥血不肥(不稠),利于心腦血管。
L4=GSPWYI=0.16777216人肥血略肥(略稠),有害于心腦血管。
L5=DGSPYI=0.262144人肥血也肥(稠),有害于心腦血管。
L6=CDGSJZYI=1人不肥不瘦,但血肥(稠),有害于心腦血管。
L7=XCDGJZ=3.81469727人瘦血肥(稠),有害于心腦血管。
L8=FXCDJZ=5.96046448人瘦血肥(稠),有害于心腦血管。
以上相乘修正的代謝系數的標示不是精準數量的確定,而只是趨勢的描述,以1為平衡基點,大于1的全是瘦的,小于1的全是胖的,數越大越瘦,數越小越胖。
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粘度、紅細胞比容、紅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值的上升可以理解為血變肥或稠,反之可以理解為血變瘦或稀。這些與其他各項指標連同胖瘦系數來綜合考量,變化趨勢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所指出的對心腦血管的利與害也是相對的,血的稀與稠是兩個極端對健康都是不利的,得根據需要來進行改變。對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需要有量變質變、系統性聯系的觀點與視角去評判,代謝系數與其他指標之間有多種組合變化趨勢,不同的心腦血管現狀在某種意義講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累積了某些組合作用的結果,變害為利要具體審度。
[1] 朱為模.95%減肥失敗的致因分析[J].體育科研,2013,34(1):41-44.
[2] 肖慧娟.體重偏輕的糖尿病患者如何合理增重[J].糖尿病天地, 2014,8(9):50-52.
[3] 劉子良.用量子波的頻率改變人的內分泌和外分泌及神經系統[J].醫學爭鳴,2014,5(6):18-21.
[4] 孫寧玲.《難治性高血壓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要點及解讀[J].中國循環雜志,2014,29(4):241-243.
[5] Presti RL,Hopps E,Caimi G.Hemorhe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human arterial hypertension[J].Korea-Australia Rheology Journal,2014,26(2):199-204.
[6] Jae SY,Kurl S,Laukkanen JA,et al.Higher blood hematocrit predicts hypertension in men[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4,32(2):245-250.
[7] 喬紅艷.92例高血壓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測定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9):94-95.
[8] 朱利勇,李鵬洲,楊湘武,等.多學科綜合治療肥胖癥合并2型糖尿病[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3,12(12):973-975.
[9] 李琦,鐘純正.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復發危險因素分析及低密度脂蛋白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對腦卒中復發的預測價值[J].中國循環雜志,2014,33(9):556-557.
[10] 趙青,張抒揚.冠心病相關的趨化素研究進展[J].中國循環雜志, 2013,28(1):70-72.
[11] 杜官林,吳丹,榮根滿.血液黏稠度與心腦血管病的關系與前瞻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4):171-172.
[12] 劉靜,趙冬,秦蘭萍,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心血管病發病關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9):561-565.
[13] 何瑩,劉雪峰,王艷會.腦血栓、心肌梗塞反復發病的血流變、血脂基礎[J].中國血流變學雜志,2003,13(2):135-137.
[14] Tikhomirova IA,Oslyakova AO,Sg M.Microcirculation and blood rheology in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J].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11,49(1-4):295-305.
[15] 甘華聲.生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74-75.
Fat and thin is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of blood and other solid structure, quantum wave transmission can be used to change the trend of fat and thin, just needed to change the barrier setting can change the transmission and get the trend of fat or thin that be wanted. In order to solve a range of problems, especially problems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provides a special option.
Quantum wave; Potential barrier; Transmission; Lose weight; Increase fat; Blood index; Cardiovascular; Cerebrovascular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2.006
遼寧 121000 錦州市衛生學校 (劉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