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連
陰道炎通過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臭氧灌洗聯合治療的效果觀察
任桂連
目的 探討通過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臭氧灌洗聯合治療陰道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120例陰道炎患者(其中念珠菌陰道炎78例+滴蟲性陰道炎42例)作為分析對象,并隨機將其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予制霉菌素、甲硝唑進行治療,而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采取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臭氧灌洗聯合治療陰道炎。比較2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并采取統計分析。結果 觀察組在治療后的癥狀積分、臨床緩解等情況的效果上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效果上,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2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基本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臨床上針對不同的陰道炎患者,采取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臭氧灌洗聯合治療的方法,效果更佳。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陰道炎;制霉菌素;甲硝唑;陰道臭氧灌洗
在臨床婦科疾病中,陰道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女性生殖器病變,如果疾病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和控制,將會對患病婦女的生活和生殖系統形成非常不良的影響,并可以誘發多種并發癥的發生[1]。陰道炎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一般常見的有病毒、真菌、滴蟲、支原體和衣原體。針對不同的病原體,需要采取不同的針對性療法,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2]。因此在臨床上往往采取綜合性療法來對其進行治療[3]。本文針對120例陰道炎患者(其中念珠菌陰道炎78例+滴蟲性陰道炎42例)作為分析對象,探討通過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臭氧灌洗聯合治療陰道炎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針對明集中心衛生院從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陰道炎患者(其中念珠菌陰道炎78例+滴蟲性陰道炎42例)作為分析對象,其中滴蟲性陰道炎患者經過陰道分泌物檢測確診發現有毛滴蟲感染,而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經過陰道分泌物檢測確診發現有假絲菌體或者芽孢。上述患者在參與研究之前均未接受任何陰道沖洗和抗感染治療。患者年齡23~44歲,平均年齡(31.4±1.85)歲;病程10~31d,平均病程(15.5±2.8)d。將上述患者隨機將其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每組念珠菌陰道炎39例+滴蟲性陰道炎21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23~43歲,平均(31.2±1.76)歲,病程10~24d,平均病程(15.2±2.5)d;對照組患者年齡24~44歲,平均(32.3±1.81)歲,病程15~31d,平均病程(16.2±2.7)d。2組患者在年齡、病程、陰道炎種類的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予制霉菌素、甲硝唑進行治療,制霉菌素的使用方法為,將其研磨成粉狀,每天使用1次,置于患者陰道穹窿處;給予2組患者予甲硝銼片劑進行治療,每天2次,每次0.4g。連續服用藥物3d。針對念珠菌患者,額外加服氟康唑進行治療,每天1次,每次150mg。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采取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臭氧灌洗聯合治療陰道炎。臭氧灌洗的流程為:采用衛生棉球和碘伏給患者的外陰和陰道進行擦拭,運用婦科臭氧治療儀器探頭一次性深入患者的陰道內部,動作要緩慢。根據患者的陰道炎情況設置沖洗強度。每天沖洗1次,每次維持10min。
治療期間,禁止患者進行性生活。比較2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并采取統計分析。
1.3 評價指標 2組患者均以治療1個月作為周期。治療結束之后,比較患者陰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受抑制情況。并對2組患者的陰道充血、白帶異常、外陰灼燒感、外陰瘙癢等癥狀進行比較評分,依照無、輕、中、重4個等級來進行評分為0~3分。并對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藥物不良反應和癥狀緩解時間進行記錄并采取統計分析。
痊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陰道炎癥狀完全消失,陰道分泌物檢查為陰性;顯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陰道炎癥狀明顯改善,陰道分泌物檢查為陰性;有效:患者經過治療之后陰道炎癥狀有所減輕,陰道分泌物檢查致病菌數值降低;無效:患者經過治療后,炎癥無變化或者加重。總治療率=(痊愈+顯效)/每組總例數× 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采取SPSS21.0軟件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比較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緩解時間和癥狀積分的比較 2組患者在治療之前的積分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治療后,觀察組癥狀積分降為(0.52±0.11)分,優于對照組的(3.68±0.55)分,2組治療后積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癥狀的緩解時間上,觀察組(1.73±0.21)d也要優于對照組(2.92±0.32)d,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緩解時間和癥狀積分的比較(x±s)
2.2 2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總治療有效率為
100.0 %,要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3.3%,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不良反應比較 在藥物不良反應的比較中,觀察組患者出現惡心1例,頭暈2例,胃部不適2例,總發生率為8.3%;對照組患者出現惡心2例,頭暈1例,胃部不適3例,總發生率為10.0%;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2 2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比較(n)
目前臨床針對陰道炎患者進行治療,主要采取藥物療法。甲硝唑作為陰道炎的常規性用藥,具備吸收快、體內分布廣、抗菌譜廣的一系列有點[4]。在陰道炎常規治療中有著良好的效果。而制菌霉素屬于抗真菌類藥物,對于念珠菌感染所導致的陰道炎具有良好的療效。將上述兩者聯合用藥,往往針對大多數陰道炎都具有廣泛性的良好療效。但是在針對頑固性和重度陰道炎患者而言,采取上述兩種藥物的療效容易導致致病菌耐藥性的產生,長期服藥更是容易致使陰道菌群失衡[5]。而臭氧灌洗作為一種物理性治療手段,能夠快速針對陰道中的致病菌造成殺滅和氧化。配合藥物作用,能夠縮短患者癥狀緩解的時間。并提高藥物治療的抗菌效果。本文的研究表明,觀察組在治療后的癥狀積分、臨床緩解等情況的效果上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效果上,觀察組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2組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在臨床上針對不同的陰道炎患者,采取制霉菌素、甲硝唑和陰道臭氧灌洗聯合治療的方法,效果更佳。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
[1] 劉劍梅.甲硝唑制霉菌素聯合陰道臭氧灌洗治療陰道炎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4(23):213-214.
[2] 劉朝霞.復方甲硝唑陰道栓治療陰道炎318例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1(27):343-344.
[3] 嚴孚瑩.甲硝唑在治療陰道炎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21):516-517.
[4] 張艷杰.臭氧治療陰道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4):1623-1624.
[5] 賈蕊莉,張靜濤,樊曉君,等.甲硝唑、制霉菌素聯合陰道臭氧灌洗治療陰道炎療效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3(7):87-88.
[6] 莫春艷,郝桂蓮.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栓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合并細菌性陰道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8(27):412-413.
[7] 陳武玲.臭氧婦科治療儀聯合抗生素治療盆腔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3):176-177.
[8] 陳武玲.雙唑泰泡滕片、制霉菌素聯合陰道臭氧灌洗治療陰道炎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13):87-8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2.031
山東 250000 明集中心衛生院 (任桂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