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燕 韓昕健 史帥
護理干預在手足外科患者術后疼痛治療中的臨床應用
孫秀燕 韓昕健 史帥
目的 探究與分析護理干預在手足外科患者術后疼痛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回顧性分析60例手足外科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就診時間順序分為常規護理組與護理干預組,各30例,對比2組患者疼痛治療效果。結果 常規護理組術后疼痛0級占3.33%,術后疼痛1級占33.33%,護理干預組術后疼痛0級占20.00%,術后疼痛1級占60.00%,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4,P<0.05;χ2=4.29,P<0.05)。結論 將護理干預應用于手足外科患者疼痛治療過程中可取得顯著效果,值得推廣。
護理干預;手足外科;術后疼痛
疼痛作為外科術后常見癥狀,是當患者受到組織損傷或機體在恢復過程中而產生的一類反應,當患者在經外科手術治療后,常因并發的術后疼痛而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甚至誘發患者出現焦慮、不安等一系列不良情緒,這對于患者術后恢復可帶來不利影響[1]。因此,對于外科患者術后疼痛需給予積極治療并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達到降低疼痛感的目的。現將60例手足外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棗莊礦業集團中心醫院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手足外科患者60例的臨床資料。按照就診時間順序分為常規護理組與護理干預組,各30例。常規護理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7~75歲,平均年齡(45.6±2.5)歲。護理干預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19~73歲,平均年齡(49.4±2.9)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給予基礎護理方法,包括保持病房內整潔安靜,積極與患者取得溝通,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等。護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組基礎上實施的護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專業的心理疏導與健康教育,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站在患者的角度出發,給予患者鼓勵、支持與理解,并與其家屬取得聯系,理解患者的疼痛行為,使其感到心理上的滿足。同時,護理人員面對患者所提疑問給予耐心解答,以此取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注意態度和善,富有同情心,尊重患者,盡量滿足患者所需。另外,護理人員可向患者展示通過護理干預達到良好止痛效果的病例,使其積極參與到護理干預工作中。
1.2.2 藥物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按照醫囑為患者使用鎮痛類藥物,并對其疼痛程度給予合理評估,達到及時止痛的目的。由于患者對疼痛的感覺程度與其年齡、性格與文化程度相關,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可針對每位患者疼痛變化情況給予準確判斷,并按時給藥。需注意無論使用任何途徑給藥,均應從小劑量逐漸增加至大劑量,當患者不再感到痛苦或可以忍受時及時停止給藥。
1.2.3 食物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取得溝通,以了解患者平時的飲食習慣,從而調整飲食結構,以增強患者的食欲。另外,鼓勵疼痛患者多進食新鮮水果與蔬菜,多飲水,也可服用緩瀉劑,達到促進胃腸道蠕動的目的,預防因便秘引起的疼痛。
1.3 療效評價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2組患者的疼痛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其中將患者無疼痛感評為0級;將患者有疼痛感,但能忍受評為Ⅰ級;將患者有劇烈疼痛感且無法忍受,需要服用鎮痛藥物達到目的評為Ⅱ級;將患者有劇烈疼痛且無法忍受,同時出現了被動體位或自主神經紊亂等癥狀,必須服用鎮痛藥物達到目的評為Ⅲ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手足外科患者術后疼痛治療效果對比 常規護理組術后疼痛0級占3.33%,術后疼痛1級占33.33%,護理干預組術后疼痛0級占20.00%,術后疼痛1級占60.00%,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4,P<0.05;χ2=4.29,P<0.05)。見表1。

表1 2組手足外科患者術后疼痛治療效果對比[n(%)]
術后疼痛作為臨床上一類較為復雜的生理心理反應,常發生于組織損傷與修復過程中,此種反應不僅易導致患者出現睡眠不足的現象,同時可造成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對組織康復造成影響[2-3]。大量研究資料顯示,術后疼痛不僅易造成患者對止痛類藥物產生依賴,同時導致住院時間的延長,進一步加重患者不良情緒。現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進步,臨床醫護人員逐漸將疼痛護理作為工作重點[4-5]。良好的護理方法不僅要求護理人員詳細掌握并熟練運用心理學、語言學、護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同時要求護理人員可在臨床工作中尋求各種解決方法,達到減輕患者疼痛,提高其生存質量的目的[6-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組的疼痛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P<0.05),0級與1級疼痛程度的患者明顯增多,提示將護理干預應用于手足外科術后疼痛治療中的臨床效果顯著,與以往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值得廣泛推廣與應用[8]。
[1] 許志華.護理干預對普外科術后疼痛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1,13(4):261-262.
[2] 潘建琴,范利平.外科術后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121-122.
[3] 張艷麗.護理干預對減輕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0,6(17):456-457.
[4] 陳海瑩.護理干預對減輕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159-160.
[5] 候偉娜.手足外科患者術后影響疼痛的環境心理因素及護理干預[J].當代醫學,2010,16(4):55-56.
[6] 李改云.護理干預對減輕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7):90-91.
[7] 楊萍.護理干預對普外科術后疼痛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1,13(23):282-283.
[8] 呂芹,邵彥.術前心理應激狀態對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6):72-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6.064
山東 277000 棗莊礦業集團中心醫院(孫秀燕 韓昕健 史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