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桂根 康鋒
胃炎通降顆粒治療淺表性胃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肖桂根 康鋒
目的 分析淺表性胃炎采用胃炎通降顆粒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淺表性胃炎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采用蒙脫石散治療,觀察組采用胃炎通降顆粒治療,對比分析2組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55例患者中痊愈23例,顯效17例,有效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5%(52例);對照組55例患者中痊愈13例,顯效19例,有效13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81.8%(45例);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無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6例發生便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9%,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胃炎通降顆粒治療淺表性胃炎,安全性高,治療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淺表性胃炎;胃炎通降顆粒;蒙脫石散
淺表性胃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發病機制多為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導致水濕壅滯于胃,從而損傷胃中脈絡,破壞胃黏膜屏障,形成胃炎[1]。胃炎通降顆粒是一種中藥復方制劑,具有調節脾胃,恢復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胃炎通降顆粒治療淺表性胃炎,療效確切,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遂川縣五斗江鄉衛生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淺表性胃炎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臨床診斷均被確診為淺表性胃炎;中醫辨證均被確診為脾胃虛弱型淺表性胃炎。排除標準:患有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疾病的患者;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性障礙的患者。按照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6例,年齡26~70歲,平均(43.7±3.9)歲,病程1個月~10年,平均(5.1±4.3)年;觀察組中,男28例,女27例,年齡25~70歲,平均(42.8±3.7)歲,病程2個月~10年,平均(5.4±4.2)年。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蒙脫石散治療:口服蒙脫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90,批號:20150208,規格:3g),每次1袋,每天3次。觀察組采用胃炎通降顆粒治療,飯前沖服胃炎通降顆粒(江蘇蘇中藥業有限公司,批號:0503112),每次6g,每天3次。顆粒藥方組成:柴胡、白芍、砂仁、檀香、佛手、黃連、地榆各10g,枳實12g,甘草、乳香、芙蓉花各6g,代赭石15g,半夏12g,丹參15g。2組療程均為3個月。
1.3 評價標準 (1)觀察指標:以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為觀察指標。(2)療效評價標準[2]:痊愈為各項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胃腔鏡檢查正常;顯效為各項臨床癥狀體征得到很大改善,胃鏡和活檢黏膜病變范圍明顯縮??;有效為各項臨床癥狀體征得到一定改善,胃鏡和活檢黏膜病變范圍有所縮??;無效為各項臨床癥狀體征沒有任何改變,膽汁反流??傆行?(愈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臨床療效94.5%,明顯高于對照組(81.8%),2組臨床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84,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2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經過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BUN檢查,觀察組無不良反應發生,對照組有6例發生便秘,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9%。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63,P<0.05)。
淺表性胃炎是一種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癥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3]。就目前來說,該病的具體發病機制還不清楚,一般認為與細菌、病毒感染,吸煙、藥物使用、刺激性食物等因素有關。煙草中含有尼古丁,長期大量吸煙會使幽門括約肌松弛,十二指腸液反流,胃酸分泌量增加,從而會破壞胃黏膜屏障導致慢性炎性病變,引發胃炎[4]。長期服用一些藥物例如水楊酸制劑、皮質激素、洋地黃等也會引起慢性胃黏膜損害[5]。此外,長期處于精神緊張、憂慮或抑郁的狀態,也會引起全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衡,從而導致胃黏膜血管舒縮功能紊亂,損害胃黏膜。淺表性胃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痛、腹脹、噯氣、反復出血、食欲不振、反酸、惡心等,部分患者還會伴有消瘦、貧血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要給予有效的治療[6]。
就中醫上來說,淺表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心下痞”范疇,其發病機制多為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導致水濕壅滯于胃,從而損傷胃中脈絡,破壞胃黏膜屏障,形成胃炎[7]。該病易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多表現為寒熱錯雜,毒瘀互結。對此可采用調節脾胃升降等方式進行辨證治療[8]。
胃炎通降顆粒是一種中藥復方藥劑,主要由柴胡、白芍、砂仁、檀香、佛手、黃連、地榆、枳實、甘草、乳香、芙蓉花、代赭石、半夏、丹參等中藥組成。柴胡、黃連具有抗病毒、消炎的作用,半夏能夠和胃,代赭石可開胸膈、墜痰涎、止嘔吐、通燥結,砂仁能夠溫脾、健胃、消食、行氣,佛手則具有理氣化痰、潤肺安咳的作用,丹參、乳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地榆、芙蓉具有清熱涼血生肌的作用。全方合用共同用來治療淺表性胃炎,能夠有效改善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的癥狀體征,改善胃部微循環,從而恢復胃腸道功能。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5%,明顯高于對照組(81.8%),2組臨床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84,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0.0%)明顯低于對照組(1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胃炎通降顆粒治療淺表性胃炎,安全性高,治療效果好,不良反應少,因此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曹秀梅,朱玉清,徐冰,等.胃炎通降顆粒治療淺表性胃炎臨床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3,30(6):108-109.
[2] 陳青梅.氣滯胃炎顆粒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研究[D].武漢:湖北中醫學院,2004.
[3] 曹秀梅,朱玉清,徐冰,等.自擬通降顆粒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75例的臨床療效及其機制探討[J].中醫藥學報,2013,41(6):65-67.
[4] 曹悅鞍.葵花胃康靈治療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2(4):16-17.
[5] 張少娟.奧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療淺表性胃炎臨床療效比照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0):106-107.
[6] 孫漫.替普瑞酮治療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0):114-115.
[7] 黃鈴.奧美拉唑聯合潘立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28):152-153.
[8] 陳偉.替普瑞酮治療老年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8):228-2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6.093
江西 343906 江西省遂川縣五斗江鄉衛生院 (肖桂根) 江西省遂川縣人民醫院內一科 (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