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林
阿卡波糖聯合西格列汀對難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
周小林
目的 探討阿卡波糖聯合西格列汀對難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方法 選取難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每組81例。對照組采用阿卡波糖治療,起始劑量為每次50mg(每次1片),每天3次,以后逐漸增加至每次0.1g(每次2片),每天3次;觀察組采用阿卡波糖聯合西格列汀治療,阿卡波糖使用方式及使用量同對照組,同時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100mg/次,1次/d。2組療程均為6個月,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81例患者中顯效41例,有效3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2.6%,對照組81例患者中顯效30例,有效3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8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14,P<0.05);觀察組中低血糖1例,上腹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對照組中低血糖5例、上腹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7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8%,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采用阿卡波糖聯合西格列汀治療難治性2型糖尿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且不良反應少,因此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難治性2型糖尿病;阿卡波糖;西格列汀;血糖;影響
2型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尤其是那些難治性的2型糖尿病,常規的飲食控制、運動鍛煉、降糖藥物治療均不能有效控制這些患者的血糖。阿卡波糖和西格列汀均是口服降糖藥,能夠通過影響胰腺中的β細胞和α細胞來調節葡萄糖水平。本研究采用阿卡波糖聯合西格列汀治療難治性2型糖尿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遂川縣人民醫院所收治的難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的血糖均符合WHO有關2型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2]:空腹血糖(FPG)≥6.1mmol/L,餐后2h血糖(2hPG)≥7.8mmol/L;心、肺功能基本正常;無嚴重的精神或神經疾病;患者入院前均經過飲食控制、降糖藥物治療,但均無效果。排除標準: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性障礙的患者。按照數字表法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每組各81例。對照組中,男34例,女47例,年齡45~85歲,平均年齡(53.71±6.34)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37±0.79)年;觀察組中,男33例,女48例,年齡43~83歲,平均年齡(54.94±7.34)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3.37±0.71)年。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飲食控制,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阿卡波糖治療,口服阿卡波糖(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05,規格:50mg×30s(核實)),起始劑量為每次50mg(每次1片),每天3次,以后逐漸增加至每次0.1g(每次2片),每天3次。觀察組采用阿卡波糖聯合西格列汀治療,阿卡波糖使用方式及使用量同對照組,同時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Merck Sharp & Dohme Italia SPA,國藥準字J20120058,規格:100mg×14片),100mg/次,1次/d。2組療程均為6個月,在整個治療期間每隔2周為患者測1次血糖。
1.3 評價標準 (1)觀察指標:觀察患者的FPG、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等數值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2)療效評價標準[1]:以患者的FPG、2hPG、HbAlc等數值為判斷標準。顯效:FPG<6.0mmol/L、2hPG<8.0mmol/L、HbAlc<7.0%;有效:FPG 6.0~7.8mmol/L、2hPG 8.0~10.0mmol/L、HbAlc 7.0%~9.0%;無效:FPG>7.8mmol/L、2hPG>10.0mmol/ L、HbAlc>9.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 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2.6%)顯著高于對照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8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14,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n(%)]
2.2 2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出現低血糖、2例出現上腹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對照組患者中有5例出現低血糖、7例出現上腹不適、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癥狀,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8%。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11,P<0.05)。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導致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的一種,多在30~40歲之后發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代謝紊亂、多尿、多飲、多食、體質量下降、乏力、視力下降等[3-4]。對于難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這些臨床癥狀更加明顯,且僅通過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常規降糖藥物治療是不能有效控制[5]。長時間的代謝紊亂會導致眼、腎、心血管等全身組織器官以及神經系統受到損害,甚至會引起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6]。
阿卡波糖是一種新型口服降糖藥,它能夠通過抑制患者小腸內的α葡萄糖苷酶,減緩糖的吸收率,從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7]。但因糖類在小腸內停留時間延長,腸道細菌酵解產氣增多,可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有些也會出現低血糖。西格列汀是一種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能夠通過影響胰腺中的β細胞和α細胞來調節葡萄糖水平,且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分布范圍廣,能夠通過腎臟直接排除體外,因此不良反應少[8]。將西格列汀與阿卡波糖聯合使用共同治療難治性2型糖尿病,能夠增加患者β細胞數量,有效控制的血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總有效率(92.6%)顯著高于對照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8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14,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7%)明顯低于對照組(1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11,P<0.05)。這說明,采用阿卡波糖聯合西格列汀治療難治性2型糖尿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且不良反應少,因此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高靜,李旭芳,王敏哲.西格列汀與阿卡波糖聯用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9):279.
[2] 郭偉宏,趙燦,李紅梅.西格列汀聯合阿卡波糖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1):1187-1189.
[3] 季文.阿卡波糖聯合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12):1722-1724.
[4] 包亞明,陳干明.阿卡波糖與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對胃腸道相關激素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8):966-969.
[5] 陶凱,陳景海,余玉慧,等.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絕經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內皮功能影響的研究[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5,28(10):1061-1065.
[6] 尹飛,李志紅,郭淑芹,等.絕經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骨密度與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的關系[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21(10):1230-1235.
[7] 湯學勤,張艷峰,趙紅梅,等.高齡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15,17(5):499-501.
[8] 陸明雪,劉紅偉,吳景華.2型糖尿病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超敏C反應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關系[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0):1316-13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6.096
江西 343900 遂川縣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周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