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興玲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1
摘要創新是為人類所特有的認知和實踐能力,對社會、個人以及企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創新包括社會制度、生產力、思維能力、文化的革新,其中文化的創新可以為其他方面的革新提供精神支持,使得文化創新的精神成果轉化為物質力量。本文將談一下怎樣進行電力企業的創新。
關鍵詞電力企業 文化創新建設
一個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形成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無形的精神凝聚力和精神力量。在電力企業中,文化建設問題尤為突出。具體表現為: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混為一談,不能進行區分學習。因此員工無法正確理解企業文化為何物,也就無法形成積極向上的企業凝聚力,更無法進一步提升員工素質,進而反作用于企業生產。為此,要想使得企業獲得長遠發展,必須創新電力企業文化,才能促進企業發展。
一、當前電力企業文化淺談
當前企業文化的發展狀況喜憂參半,部分優秀的企業已經建立起屬于自己的企業文化,但大部分企業呈現缺少精神內殼的現象。電力企業文化的發展情況尤為典型,亟待創新。其弊病主要表現為無法將文化建設與政治思想教育區分出來,建設純粹的企業文化,電力企業的文化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微弱,不能有效發揮文化建設的反作用。因此,創新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重大,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素質,促進生產增長,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企業的精神凝聚力。
二、進行文化創新的意義
(一)形成強有力的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
國家有民族精神,來提供國民的精神支柱。那么企業也必須具備自己的企業文化,以凝聚全員的心力,借以提升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榮譽感和使命感。只有強有力的凝聚力才能形成整體效應,產生良好的效果。
(二)規范職工行為,打造良好形象
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1)外在約束,良好的企業文化熏陶可以是職工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進而打造出積極向上的企業風尚。(2)內在約束,優秀的文化熏陶并不是被動的,而應該內化為職工自覺的吸收過程,自覺學習、自覺接受。從而在內在的精神層面形成符合主流的價值觀。
(三)加強企業內部的交流
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也是企業內部互相交流,互相溝通的過。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職工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的交流互通。進而加強了內部的信息交流,使得企業文化氛圍更加融洽和諧。
三、淺談電力企業文化創新
(一)樹立有特色的企業價值
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所信奉的基本理念和追求的目標。企業價值觀同時也是企業全體或大部分員工一致同意的有關企業意義的最終判斷,是企業人格化的結晶。企業價值觀作為企業員工的共同理念,給企業立足和發展指明了基本的方向和操作指南。
(二)形成典范的企業精神
這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和獨立發展的過程中,在繼承先前優良風尚的基礎上,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由企業管理者積極倡導、全體職工自覺施行而形成的符合企業的信念、促進企業規范經營的群體意識,它內涵豐富。囊括企業的個性特征、團體精神、現代意識以及自覺的群體意識,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廠規、廠訓等等。
(三)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體現企業文化個性精神的外在表現。其中電力企業的形象特征應具體表現為對國家和對社會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國民電業為人民”的負責意識;同時也體現在具備優質的電力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更體現在能夠正確處理國家、集體以及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形成良好的平衡關系。做到收費合理;工作作風嚴謹踏實、企業內部團結等。
(四)建立可靠的企業文化網絡
文化網絡指的是電力企業中非建制化的信息傳播方式,往往與非正式的組織相互聯接在一起。在企業崗位責任制的角度來看,每個人要做到各司其職,不干涉其他部門和組織的正常運行。但同時,這并不是意味著員工之間互不聯系。在企業中,每個人的角色都不是單一的,而是雙重甚至是富有多樣性的。如傳播非正式消息、形成小集團等。企業文化網絡是獨立于企業的正式建制系統之外,不區分地位和工作特點,可以把企業內的各類人員聯接在一起,從而影響著企業內的各種決策和協調事宜。
(五)塑造企業的習俗和禮儀
禮儀是任何社會、家庭和企業所必須的。企業的習俗和禮儀具體指代的是企業內系統的、有計劃的日常事務,其本質上是要培育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的行為規范,追求建立更高層次的企業價值觀,可以賦予企業深厚的人情味,從而使企業的職工之間、企業與大眾之間充滿人性化的情感。這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四、結語
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力企業文化,需要具備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先進意識,才能激發職工的斗志,使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進而表現企業的獨特魅力。例如:海爾集團的“砸碎非合格冰箱”行動,追求“零缺陷”,樹立了良好的思想觀念,進而確立了過硬的質量意識,奠定了永不停止創新和進取的企業文化。因此,創新電力企業文化要多方面共同發力,才能有所進步。
參考文獻
[1] 楊曉東.我國電力企業管理中的缺陷與優化策略探析[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11).
[2] 沙亦強.中國電力:多主題變奏(2006~2010)——《中國電力企業管理》五年再回首[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