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慧
互聯網平臺+保險公司保證保險的合作方式十分吸引眼球,成為在“去擔保”浪潮下互聯網平臺的熱點模式。《通知》的發布,將更有利于互聯網平臺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朝著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落地,網貸行業迎來了規范發展階段。1月29日,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互聯網平臺保證保險業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開展互聯網平臺保證保險業務提出規范化要求,對互聯網平臺選擇、信息披露、內控管理等提出明確要求。《通知》的發布,將對網貸行業產生哪些影響?網貸平臺應如何規范自身的運營?圍繞這些問題,本刊專訪了在與保險企業合作開展保證保險上有豐富經驗的米缸金融創始人、董事長曹曉峰。
:在行業進入大洗牌之后,《通知》的發布對行業有怎樣的意義?
曹曉峰:保險公司相較于目前行業內普遍選擇的擔保公司具有更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和風險兌付能力。互聯網平臺+保險公司保證保險的合作方式十分吸引眼球,成為在“去擔保”浪潮下互聯網平臺的熱點模式。在此環境下,《通知》的發布,將有利于互聯網平臺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朝著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通知》對保險公司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曹曉峰:《通知》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保險公司應確保業務規模與資本實力相匹配。《通知》強調:保險公司嚴格遵守償付能力監管要求,確保業務規模與資本實力相匹配。2015年對網絡借貸行業來說無疑是喜憂參半的一年。在行業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海外上市的喜訊頻傳的同時,爆出的問題也接連不斷。2015年12月~2016年2月,短短3個月就有4家知名的大型網絡借貸平臺發生重大問題,涉及100余萬投資人、1000多億資金。在這樣的背景下,《通知》的發布無疑給保險公司敲響一記警鐘。保險公司是否有能力償付?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為P2P平臺“兜底”?是否能保證兌付?是否能保證受保人的權益得到保障?正是此次監管部門所強調的問題所在。
:《通知》對與保險公司開展合作的網貸平臺進行了哪些規定?
曹曉峰:《通知》明確:合作的互聯網平臺企業要完全合規。《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審慎選擇合作的互聯網平臺,不得與存在提供增信服務、設立資金池、非法集資等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互聯網平臺開展合作,同時嚴格審核投保人資質。保監會此次明確指出保險公司不得與存在提供增信服務等行為的平臺合作,這也讓人想起2015年險企與P2P平臺合作中發生的一場“鬧劇”。2015年2月,某P2P平臺與國壽財險展開合作后卻被爆出信息不對稱,涉嫌虛假宣傳。該平臺官網位置明確寫著由“中國人壽財險與民安財產保險公司聯手承保”“100%本息保障”“保險公司承保”等宣傳字樣,而國壽財險方則表示,國壽與該平臺的合作僅限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其他風險保證保險均不在公司的承保范圍。如果客戶購買該平臺理財產品,中國人壽不承擔投資資金的任何責任。這無疑是P2P平臺借與險企進行其他業務合作的時候,擴大了增信范圍,打了一個“擦邊球”。而大多投資者并不會仔細去甄別合作中的具體細節,易被夸大宣傳所誤導。在保監會明文規定后,相信P2P平臺在宣傳與保險公司合作時,概念偷換的行為會收斂不少。建議投資者在投資時擦亮眼,仔細甄別合作中的具體細節,有必要時可以通過保險公司客服電話進行求證。目前被保險企業認可,并完成與保險企業對接,開展保證保險合作的網貸平臺有3家(見下表),在網貸平臺中占比還很低。以米缸金融為例,作為國內最早推出“履約保證保險”的P2P平臺,米缸金融的房產抵押產品主要由天安財險承保,投保產品在網頁上有明確標注。
:對于網貸平臺的信息披露,《通知》有哪些具體要求?米缸金融在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曹曉峰:充分的信息披露一直被視作網貸行業規范發展、審核一家網貸平臺是否合規的重要因素。保監會在《通知》中強調保險條款需在合作平臺的相關業務頁面中進行信息披露也強調了這一點。米缸金融與天安財險達成合作意向初期,天安財險便派出了自己的風控團隊參與到米缸金融的風控工作中,正式合作前,天安財險對米缸金融的調研工作就花了8個多月。在層層嚴格把關,風控工作深入其中之后,雙方于2015年8月正式開展合作。米缸金融的投資者完成投資后在頁面上不僅能看到借款人信息、借款協議等資料,還能看到由天安財險所出具的保單,憑借保單號可在天安財險官網查詢詳細信息。相信在保監會提出相關要求后,完善信息披露也將成為保險公司與P2P平臺合作中的重中之重。
:你如何看待未來網貸平臺與保險公司合作的前景?
曹曉峰:目前網貸平臺與保險公司開展的實質性合作主要分為“信用保證保險”和“履約保證保險”。雖然目前與保險公司開展實質性保證保險合作的互聯網信貸平臺僅有幾家,但保監會在2015年年底網貸行業負面浪潮后發布此政策也被業內人士看作是一利好趨勢,目前保險公司對于合作前景的態度已經相對樂觀。未來,P2P平臺與保險企業在保證保險服務上展開的合作將對網貸行業的規范化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而保險公司對于P2P平臺的選擇也將更為嚴格且趨于標準化,在監管要求下,相信雙方的合作必將走向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