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梅
沒規劃的人生叫流浪,有規劃的人生叫遠航。5年,看似不長,但足以見證一場場人生蛻變,從嬰兒變成蘿莉,從職場菜鳥變成行業精英,從二人世界變成一家三口……5年,看似不長,足以讓財富與生活發生重大改變,跨越一場衰退與復蘇的經濟周期、捕捉一波周期性投資趨勢、錯過一次財富增值的絕佳機會……
零散投資升華成資產配置,遙不可及的規劃變得觸手可及,逐日忙碌變得悠然自得,筆者的一位客戶錢女士用5年的時間,開啟了這樣的全新財富生活。
1 懵懂的養老金計劃
理財不僅是對金錢的打理,更是對人生的打理。本質上,理財是貫穿一生的現金流管理和風險管理。作為風險管理的主要手段,保險對每個家庭來說都至關重要。
2010年,錢女士45歲,在某私企擔任經理,先生為某研究所所長,兒子在國外讀書。錢女士家庭具有基礎的醫療保障,但從綜合家庭保障的角度來看,這種保障覆蓋并不全面。此前,錢女士對理財及風險管理的了解不多,且家庭的年收入有限,因此,一次性為其補充完整的綜合家庭保障并不現實,更合適的方式是選擇錢女士當下最需要的一類保障(如養老)進行配置。
錢女士和丈夫有較為穩定的工作,均有社會養老保險。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我國處于發展中國家階段的背景下,目前只能對大眾的基本生活進行保障。對于收入狀況良好的家庭而言,需要補充一定的商業養老保險。2010年,筆者根據錢女士當時的收入情況,為她配置了100萬元的商業年金保險作為養老金儲備。這100萬元的養老金安排將通過5年完成規劃,每年交納保費20萬元。
初次接觸理財,錢女士對理財的價值并沒有太多概念,更多是抱以嘗試的心態。但每年的強制儲蓄讓養老金儲備初見成果,慢慢地錢女士感受到,這筆養老金配置的確能讓她的生活更為踏實。這筆資產隨時可以以較低利息融資變現,如果不需要動用則可以持續享受復利收益。這項資產是錢女士家庭中進可攻退可守的重要資產配置。
2 可觀的現金流收益
100萬元的商業年金保險為錢女士帶來了真切的安穩感,在后續接觸中,錢女士對理財的認知越來越深入。實現財務自由的重要標準是家庭持續的被動收入覆蓋家庭持續的各項支出。隨著時間的推移,錢女士逐漸開始關注被動收入的增加。“以前只知道把錢存在銀行,原來還可以通過進行合理的規劃和配置,從而增加被動收入。”錢女士感慨道。
2011年,受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銀根收緊,受益于融資成本的提高和需求的增加,融資類信托實現高速發展,產品豐富且收益可觀。由此,筆者開始為錢女士配置信托產品,以增加更多的被動收入。當時的融資類固定收益信托的預期年收益率約在10%,比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出一倍,同時,優選的融資類信托風險可控,屬于高評級債,到期按時償付,收益穩定。
3 接受科學的配置理念
兩年的信托理財帶來了可觀的被動收入,這讓錢女士對投資理財更為關注,她欣喜地發現,金融市場中的理財工具是極為豐富的,同時她也對金融產生了敬畏之心。因此,她主動與筆者商討家庭資產的配置方案。考慮到最為重要的養老保障已經實現配置,被動收入也大幅提高,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錢女士家庭的資產進行梳理并建立科學的家庭資產配置。由此,按照高凈值家庭資產配置模型,筆者為錢女士家庭的資產進行了梳理并逐步進行資產轉化與配置。
根據高凈值家庭資產配置模型(如圖所示),家庭資產分為核心資產(自住房、職業、人)、中場資產(現金類資產、保險、專項儲蓄)和衛星資產(如高評級債等投資資產)。
4 逐步執行后的配置完善
兩年時間里,筆者首先用錢女士家庭新增的被動收入為錢女士及其丈夫補充了足額的醫療疾病等保險,完善了保障規劃;其次,在完善核心資產與中場資產后,考慮到當前變遷的經濟形勢中存在機會,為錢女士推薦了PE基金(新三板主題)。通過跟隨金融資本布局股權投資,同時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制度紅利,捕捉周期性機會。2015年,錢女士的家庭資產配置基本完善。
由于錢女士對“收益留存收益”的理念非常贊同,因此,在為錢女士建立衛星資產的同時,將其每年的被動收入存入其養老金賬戶中,保證其核心資產越來越穩健。核心資產越穩健,家庭財富就越穩健,才能真正實現安居、樂業、人健康的目標;核心資產圈越大,才能有足夠的耐心和安心期待衛星資產的繁花盛開。
隨著時代變遷的到來,資產迎來了重新布局與平衡的契機。2016年,筆者為錢女士進行了新的嘗試,配置并購契約型基金,相信跟隨產業資本,未來將獲取更多經濟轉型下價值重塑帶來的不俗收益。
5 后記
2015年年初,錢女士辦理了提前退休,出乎她預料的是,她每月的養老金僅有1600元,她很慶幸自己的未雨綢繆,提前規劃了上百萬元的養老金。
5年,錢女士規劃了百萬元的養老金,獲得了可觀的被動收入,并進行了綜合家庭保障。同時,在確保衣食無憂后,通過專業投資基金,及時捕捉周期性制度紅利機遇。優化的家庭資產配置,將繼續為錢女士開啟完全不同的財富人生。
收稿日期:201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