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娟
摘 要:水管單位是水利行業的主體,是構成水利經濟的基本細胞。內部審計是獨立監督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法規、收支及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行為。重視內部審計有利于減少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水管單位;內部審計
水利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重要的部分,要加快水管單位的發展,做好水利經濟工作,重要一環是財務管理。內部審計是獨立監督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法規、收支及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行為。重視內審有利于減少問題、解決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內部審計在水管單位中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其作用也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改進,不斷創新,加強內部審計管理制度,嚴格內部審計程序,把握內部審計要點,保證并促進內審工作順利完成。目前,水管單位不再只有防洪、灌溉、發電、供水的任務,而是因地制宜地開展水、農、商、旅游等水利綜合經營。內審通過對經濟活動全過程的審查,對有關經濟指標的對比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可以促進本單位改進工作,極大地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一、加強水管單位內部審計管理制度
(一)對審計人員的基本要求。審計人員應具備審計崗位資格證書,具備執行內部審計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遵守職業道德,誠實、客觀、公正,保守審計任務中所知悉的秘密。
(二)明確內部審計職責及審計權限。內審部門應負責與外部審計機構的協調配合工作,負責本單位財務獨立核算部門的審計監督工作,負責全單位經費、維修工程和專項資金的審計監督工作。在審計過程中,要求被審部門提供完整、可靠的生產、經營、財務收支計劃、預算執行情況、決算、會計報表和其他有關文件、資料;對與審計事項有關問題向相關個人和部門進行調查,并取得證明材料;有權對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糾正,度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三)確定內部審計內容。內審部門對財務科進行經濟法規、經濟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審計,以及財務收支、專項資金、專項維修工程的審計;對工會的會費收支進行審計;對獨立核算的下屬單位領導人員在任期的經濟責任進行審計;對大宗物資設備采購過程、對廢舊物資、固定資產的清理進行監督審計。
二、嚴格水管單位內部審計作業程序
(一)做好審計準備工作,詳細編制審計計劃。內部審計是根據年度審計計劃組織實施的審計工作。審計計劃包括年度計劃和項目計劃,須報行政負責人批準。在實施審計前,審計組長應制定被審部門審計方案,內容包括審計項目、審計方式、編制依據、審計目標、范圍、內容、重點、實施步驟、完成時間及審計人員分工情況等。
(二)審計實施及后續審計。實施審計時,圍繞重點,針對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開展針對性調查,并將審計過程中所獲資料和所作分析記錄于工作底稿,作為審計發現、審計結論和審計建議的依據。審計工作結束一段時間后,為了檢查審計意見和決定的執行情況或發現有隱瞞行為及錯審、漏審情況,需對被審部門重新進行審計,確保其對審計意見、決定和建議采取了適當的措施。
(三)及時歸集整理審計檔案。審計工作結束后,應將各種審計文件進行整理,建立審計文件檔案,并要妥善保管審計報告和審計決定的底稿。可能進行的后續審計資料也要及時歸檔,以便日后查閱。
三、把握水管單位內部審計要點
(一)財務決算審計。審查年度預算資金、預算外各項收入是否全部納入年終決算;審查年度各項預算資金支出、預算外資金支出是否符合財務制度、標準和規定,有無違反規定的支出,各項經費有無擠占挪用;審查各種應收、應付、暫收、暫付款項的發生和結算是否正確,有無違反制度規定所不允許的相互拖欠、挪用的情況,有無將預算內資金轉到預算外資金的情況。
(二)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對下屬單位領導人員所在部門財務收支及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責任,包括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審查財務收支情況,有關財務收支管理及有關經濟活動的內部管理制度,審查國有資產的完整性,注意是否有經濟責任不清和違規違紀的問題。
(三)專項資金審計。加大專項資金審計監督力度可以有力促進專項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不斷提高,保證國家有關政策的貫徹執行,保證水利資金的合理使用。審查專項資金是否有請示、批復核定文件,是否實行項目管理專款專用的原則,有無互相挪用、不及時清理的問題;審查專項維修工程資金是否有上級主管部門立項批復文件,工程支出核算有無違反成本規定問題,資金結算是否符合審批手續和合同規定條款,工程質量效果如何;審查專用資金內部控制制度,對其科學性嚴密性作出評價。
(四)物資采購審計。對物資采購全過程實施監督和評價,包括審計物資采購內部控制、采購計劃、采購合同、采購招標、供貨商選擇、采購數量、采購價格、采購質量,物資保管、結算付款及物資采購后期事項等。審計過程中重點審計采購計劃編制依據的可靠性,計劃審批程序的合規性,計劃所列價格的合理性,審查所購物資設備是否按制度入庫。
(五)固定資產審計。審查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職責是否清楚,其實際擁有量是否與財務賬上所登記數量、價值一致。審查購入的固定資產有無驗收憑證,是否登記在冊。新建增值的固定資產是否經過驗收合格并附有已批準的工程竣工決算;審查固定資產報廢時的手續是否完備,是否按規定報經批準;固定資產是否每年清點一次,是否按規定計提折舊。審查盤盈的固定資產有無在購入或清理報廢時漏計賬簿的情況。
參考文獻:
[1]朱永庚,王立林等.《財務精確管理》[J].天津大學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