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朋林
【摘 要】在國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際,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各高校改革的重點之一,而教學督導是高校進行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手段,也是進行課程質量評價的重要環節。本文對教學督導的工作機制進行深入分析與思考,提出了完善督導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一流大學;督導;教學質量
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對國內高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要求。大學的核心任務在于人才培養,一流大學的顯著指標在于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因此,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成為了各高校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如清華大學第十三次黨代會的主要議題就是“探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上海交通大學第十次黨代會也提出了“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工作目標。教學督導是進行教學評價當中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育部計劃進行新一輪學科評估之際,筆者希望通過切身的一些感受來探討高等學校教學督導工作機制對于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所產生的有益影響。
1 教學督導的概念
教學督導,顧名思義就是對教學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一般是由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組織的對日常教學活動所進行的監督、指導、評價等行為。目前,對教學督導比較通行的定義是,由教學督導組及其成員根據教育的科學理論和國家的教育法規政策,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教學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1]。
2 教學督導的工作機制
在督導組的工作機制上,各個高校也不盡相同。雖然工作機制不盡相同,但各高校均對教學督導非常重視,教學督導是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一點毋庸置疑。
2.1 人員組成
在人員組成上,我校第七屆教學督導組均是以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高、責任心強的退休教師擔任,其中多位教學督導均在退休前擔任所在院系的教學院長,還具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督導老師們利用豐富的教學和教學管理經驗、治學嚴謹的工作作風以及對教學工作高度的責任心指導教學工作的改進,同時還實現著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2.2 機構定位
各高校對教學督導的定位上不盡相同,有的是獨立運行的工作機構,有的是平行于教務處的教學監督機構,更多的是隸屬于教務處或其他行政部門的內部機構。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教學督導隸屬于教務處,這樣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學督導部門無縫對接,較好的保證了教學督導對教學過程指導的時效性,能夠及時對學校的教學建設、教學改革、教學管理、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進行檢查、評估、指導、研究和咨詢。任期一般為三年。
2.3 工作方式
在工作方式上,一般是采取常規工作與專題調研相結合,并實行月例會制度。
(1)常規工作就是日常的聽課制度,在學期初由教務處將課程信息提供給督導老師,督導老師也可通過教學信息服務網自行查看開課信息,隨機選擇感興趣的課程進行監督指導。另外,教務處也會將學生評教成績靠后的課程信息提供給督導老師,請督導老師進行聽課并評估課程效果。督導老師在聽課的過程中,會比較全面的對任課教師進行評價,還會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建議與感想。并且,還會將聽課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任課教師,幫助任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2)專題調研是每學期督導組均會有一個工作主題,比如說夏季學期課程質量調研、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調研、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實施質量調研、關于量大面廣類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課程質量調研、關于通識教育教學質量的調研等。針對每一個調研主題的不同,觀測點也會有所調整,但基本上會從課程建設、教材及配套教學資源、大綱設計、授課團隊師資力量、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評價和指導。在調研結束之后,教務處會將教學督導在調查過程所發現的問題反饋給院系,院系根據相應建議進行改進。
關于通識教育教學質量的調研,督導組從四個學科模塊選取了33門通識課程進行調研,通過聽取教務處關于通識教育建設情況的介紹、課堂隨機聽課、學生座談會等形式,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了解通識教育的建設情況,力求全面詳盡地調研通識教育建設的整體情況。最終從通識教育頂層設計、課程數量與質量的關系、課程學分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給出了相應建議,并最終推動了通識教育改革,并重新進行了頂層設計。
(3)定期召開督導會議,教學管理部門與教學督導及時溝通相關情況。會上每位督導均會將自己近期聽課中遇到的問題及建議反饋給教學管理部門,由教學管理部門跟進進行督促改進。因此,就建立了比較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教學督導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也能夠及時通過教學管理部門進行監督改進。
3 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發現該工作機制雖然有其固有優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人員組成均為退休教師,對現行教學改革的敏感性不夠。在進行課程評估時,如果一門課程只有一位督導老師聽課,部分督導老師在教學評價中難免帶有感情色彩,對課程評價的不夠客觀。目前尚無健全的制度建設規范教學督導的工作行為,教學督導工作更多依賴督導老師的個人工作熱情與責任心,且部分任課教師對督導聽課有抵觸情緒。
因此,筆者建議教學督導在人員組成上采用“退休+在職”的人員模式,這樣既能保證教學督導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檢查、評估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也能使教學督導在第一時間了解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同時,在制度建設方面,應該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質量標準,讓督導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階段都有章可循。在第六屆北京地區高等院校教學督導交流會上,北京師范大學提出應有完善的工作條例,明確督導工作職責、規范程序。中國人民大學也提到督導工作應從工作形式、工作態度、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四個層面規范化[2]。
【參考文獻】
[1]郭學東.建立科學的高校內部教學督導體系[N].中國教育報,2007-8-10.
[2]張甜,羅圣國.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引領,不斷推動教學督導工作創新——第六屆北京地區高等院校教學督導交流會會議綜述[J].北京教育,2015,02:69.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