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書診
摘 要:德育教育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學校教育中也得到重視,教師在教學中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但是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教師不斷改進。本文就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作出了簡單的陳述,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問題;策略
思想品德在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從小學教育直到高等教育,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從未停止過,并且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有著深刻影響。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上的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隨著我國對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視,學校和教師對小學生的德育工作都做了相應的調整和改善,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成績。但是從當前的整體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和學生不斷完善,以更好地提高當前的思想品德教育,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當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改革和創新是一個緩慢的、不斷推進的過程,更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當前思想品德教學中,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績,但是仍然存著許多問題,需要引起教師和學校的重視。只有不但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且進行改正才能真正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筆者認為,在當前思想品德教學中,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學理念轉變不夠徹底
教學觀念在教師的教學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方法的使用都受到教學觀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正確的教學方向。隨著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的推進,學校對德育教育的重視,教師的教學理念相比于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轉變的還不夠徹底,在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不符合當前教學的行為。此外,還存在著形式上的改革這種現象,許多學校只改形式不改內容,依舊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更有甚者,對思想品德課程不夠重視,隨意占用思想品德課程,這些都是教學理念轉變不夠徹底的現象。如果不進行徹底的教學理念的轉變勢必會影響小學德育教育。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真實的個體需求,導致教學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脫離,大大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小學生本來就處于愛玩的年紀,在教學中更加需要教師的關注和引導,缺乏教師正確的引導,勢必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
(二)課堂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課堂教學依舊是教學的主要模式,從當前的課堂教學來看,依舊存在著教學質量低下,課堂氣氛沉悶的現象,這主要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筆者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在課程設置上,沒有擺正思想品德課程的地位,認為思想品德課程是副科,在考試中所占的比重較低,就放松學生的德育教育。其次是教師自身的素養,教師本身對思想品德認識不夠,不重視教育,學生在課堂上出現問題,教師采取回避、不理睬的態度,這些都是影響當前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最后,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上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僅僅扮演聽眾的角色,學生說話的機會太少,導致教師成為主角,學生在課堂上活躍不起來。
(三)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不夠緊密
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內容也會影響教學質量,小學生都喜歡玩耍,喜歡做游戲,如果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差太遠,不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還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對教學產生消極影響。在當前教學中就存在著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結合不緊密的現象,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相應的解決對策
針對當前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應該正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對自身的教學作出積極調整,以使教學更加符合學生和思想品德教學的要求。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保證教學的準確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在正確的教學觀念指導下進行教學,保證教學方向的準確性,認清楚思想品德課程在教學中所占的地位,認識到德育教育對小學生的重視,從觀念上提高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認識。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接收先進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理念中不適合當前教學的思想,多與有經驗的教師交流,從中獲得啟發。根據新的教學理念重新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課下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積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創新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氛圍
教學方法的使用在整個教學中處于核心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氛圍,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制定教學方案。小學生處于愛玩的年紀,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使其參與教師的教學,在上課過程中可以舉辦小型的討論活動,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給學生鍛煉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夠活躍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先進的教學資源,比如,多媒體設備等,通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動畫等等,豐富學生感官的同時,增強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小學生生活經歷比較少,通過相關的視頻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力,這也正是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的教學所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豐富他們的情感,從而培養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
(三)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創建生活化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通過生活化的教學,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內容,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能夠讓學生將上課所學轉化為實用的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課程的意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選取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的例子,通過學生的實際生活來感受思想品德課程中的內容,讓學生意識到思想品德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根據學生的生活積極組織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真實的實踐活動真切感受責任所在,培養學生樂于分享,互幫互助的精神,繼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總之,在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提高德育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轉變教學觀念,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加強德育教育的生活化,加強實踐教育等,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