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淑輝
徒手旋轉在頭位難產產婦助產護理中的應用
阮淑輝
目的 觀察在實施助產護理過程中給予頭位難產產婦徒手旋轉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頭位難產產婦126例,通過隨機數表法完成頭位難產產婦的隨機分組。B1組:臨床在助產護理過程中給予徒手旋轉胎頭干預;B2組:臨床根據常規給予自然分娩以及助產護理。對比2組產婦在陰道助產例數、自然分娩例數以及剖宮產例數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結果 B1組自然分娩33例,陰道助產21例,剖宮產9例,B2組自然分娩16例,陰道助產19例,剖宮產28例;2組產婦在自然分娩例數以及剖宮產例數方面,B1組均顯著優于B2組(P<0.05);在第二產程平均時間方面,B1組(25.6±2.5)min顯著短于B2組(39.9±3.1)min(P<0.05)。結論 針對頭位難產產婦,在實施助產護理的過程中給予徒手旋轉異常胎頭干預,最終能夠有效改善胎頭俯屈下降困難,從而有效加快產婦的第二產程,提高母嬰安全性,成功降低臨床實施剖宮產的概率。
徒手旋轉;頭位難產;助產護理
頭位難產主要指的是產婦在進行分娩過程中,出現了先露出胎兒頭部的難產現象。近年來,出現此種情況的產婦例數呈現逐漸增多的趨勢,對新生兒以及產婦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針對頭位難產陰道分娩的產婦,臨床給予徒手旋轉胎頭的方法,能夠有效糾正胎兒的胎頭異常位置,從而有效促進胎兒的成功分娩,提高順產率[1]。為探討徒手旋轉胎頭在助產護理過程中的干預價值,本研究在臨床實施助產護理過程中給予頭位難產產婦徒手旋轉干預,臨床效果確切,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頭位難產產婦126例。通過隨機數表法完成頭位難產產婦的隨機分組。在B1組的63例產婦中,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28.3±5.7)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1.5)周;其中初產婦56例,經產婦7例;屬于枕后位的產婦32例,屬于枕橫位的產婦31例。在B2組的63例產婦中,年齡24~44歲,平均年齡(28.5±5.9)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3±1.1)周;其中初產婦57例,經產婦6例;屬于枕后位的產婦33例,屬于枕橫位的產婦30例。對比2組頭位難產產婦的一般資料,臨床表現出均衡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B2組產婦,主要根據常規對產婦實施自然分娩以及助產護理,包括對產婦實施心理護理、進行體位指導以及進行輔助分娩等。對B1組產婦,要求其選擇膀胱截石位,在準備進行手術前,將膀胱排空,對外陰部實施消毒鋪巾,對產婦實施陰道檢查,有效明確胎兒位置以及宮頸擴張程度等[2]。憑借產婦在子宮收縮過程中表現出的良好壓力,要求助產士將右手迅速伸入到產婦的陰道中,拇指以及四肢保持分開狀,將胎頭握住,在宮縮過程中將胎兒胎頭進行緩慢旋轉,直至枕前位,有效調整胎兒的胎頭異常情況后,觀察產婦2次宮縮后,將胎頭于枕前位進行有效固定,要求產婦保持向下用力,使胎頭有效下降。產婦完成3次宮縮后,助產士認真觀察胎頭銜接程度,未出現異常后,將右手從產婦陰道中抽出。20min后,認真檢查胎兒的胎頭,如果又表現出胎頭異常現象,證明第1次未成功完成胎頭旋轉,繼續2次操作。如果最終胎頭旋轉不成功,轉為對產婦實施陰道助產或根據產婦的手術指征準備對其實施剖宮產分娩[3]。
1.3 觀察指標 對B1組與B2組產婦的分娩方式、新生兒出現并發癥的情況以及第二產程時間進行觀察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16.0完成頭位難產產婦的臨床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組產婦在自然分娩例數以及剖宮產例數方面,B1組均顯著優于B2組(P<0.05);在第二產程平均時間方面,B1組顯著短于B2組(P<0.05)。見表1。

表1 B1組與B2組頭位難產產婦臨床觀察指標對比
對難產產婦,以頭位異常較為普遍,胎兒胎頭位置出現異常是導致產婦出現難產的主要原因。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如果出現胎兒下降受阻的情況,較易導致出現宮內窘迫以及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從而對圍產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針對此種現象,臨床主要選擇對產婦實施剖宮產手術,但導致臨床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表現為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不符合當代的生育理念[4-8]。
徒手旋轉異常胎頭位置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通過此種方法能夠有效促進胎兒下降,從而保證產婦能夠正常分娩,有效加快產程進展。本次研究中,2組產婦在自然分娩例數以及剖宮產例數方面,B1組均顯著優于B2(P<0.05);在第二產程平均時間方面,B1組顯著短于B2組(P<0.05)。結果表明,徒手旋轉異常胎頭在產婦助產護理過程中的實施,可以有效確保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安全性,降低臨床需要實施剖宮產的產婦例數,充分證明了頭位難產產婦在實施助產護理過程中給予徒手旋轉異常胎頭位置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對頭位難產產婦,在實施助產護理的過程中,給予徒手旋轉異常胎頭位置干預,可以有效增加自然分娩的產婦例數,降低臨床實施剖宮產分娩的概率,有效縮短產婦的第二產程時間,緩解產婦的臨床痛苦感,確保母嬰健康安全。
[1] 廖冬菊,王利華.徒手旋轉胎頭在頭位難產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 2010,5(32):18,20.
[2] 李荔.徒手旋轉胎頭在78例頭位難產中的應用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2(10):23-24.
[3] 王鋒,李彩霞,于曉霞,等.新法徒手旋轉胎頭在頭位難產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7(6):705-706.
[4] 江洪,王敬敏.經陰徒手旋轉胎頭聯合腹部旋轉胎背在頭位難產中的應用體會[J].職業與健康,2012,5(11):133-134.
[5] 王敬敏.經陰徒手旋轉胎頭聯合腹部旋轉胎背在頭位難產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民間療法,2013,2(6):44.
[6] 吳亞萍.徒手旋轉胎頭術處理頭位難產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1(5):150-151.
[7] 肖德蓉.不同時期徒手旋轉胎頭術在頭位難產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4,2(11):1009.
[8] 曾靜.頭位難產中體位改變配合徒手矯正胎方位的臨床價值[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2):212-2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64
湖北 437000 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阮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