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莉
宮頸癌手術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探析
劉曉莉
目的 探討宮頸癌手術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86例宮頸癌手術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2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下肢血栓形成率2.32%顯著低于對照組11.63%,對護理滿意程度93.02%顯著高于對照組72.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宮頸癌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率,并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宮頸癌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
癌細胞可加速促凝物質的分泌,而在血液深靜脈內不正常的凝結狀態會導致靜脈回流,是宮頸癌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1]。急性深靜脈血栓脫落能引發肺栓塞、甚至猝死,危害嚴重,因此,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尤為重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為探討宮頸癌手術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效果,對86例宮頸癌手術患者進行了研究,對觀察組43例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后取得了理想的干預效果,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方法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贛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6例宮頸癌手術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觀察組平均年齡(49.33±5.44)歲,其中宮頸腺癌24,宮頸鱗癌19例;IA1期9例,采取筋膜外全子宮切除;Ia2~Ia3期34例,采取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與廣泛全子宮切除術。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5例,聯合麻醉10例,硬膜外麻醉8例。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50.20±6.25)歲,其中宮頸腺癌21例,宮頸鱗癌22例;IA1期10例,采取筋膜外全子宮切除;Ia2~Ia3期33例,采取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與廣泛全子宮切除術。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7例,聯合麻醉10例,硬膜外麻醉6例。排除凝血功能障礙與血栓史,以及嚴重心、肝、腎疾病的患者,2組患者的病史、手術方式、性別、年齡等一般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1)為患者進行下肢保暖,保持室內溫度在25℃左右。(2)手術前1d對患者進行清潔灌腸、清潔皮膚,囑咐患者術前4h禁止飲水,術前6h禁止飲食。
1.2.2 觀察組:在基礎護理基礎上加入針對性護理干預:(1)醫療知識普及,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進行心理疏導,普及疾病相關知識,有義務向患者描述詳細的手術過程及其可能會發生的風險,術后可能有的不良癥狀。保證患者知情、樂觀地進行手術,配合醫生的治療[2]。(2)預防血液濃縮:由于對患者術前會采取灌腸清潔,可能引起患者體液失去過多,血液濃度高,促成血栓形成,護理人員要為患者進行術前液體補充,并依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輸液量與流速,防止血栓形成[3]。(3)評估危險因素,年齡>40歲、身體肥胖、有大手術史、靜脈曲張、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綜合征的均為高危患者。手術前應對其身體機能與凝血機制進行檢測。指導患者使用彈力襪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4)術中護理干預:手術中患者選擇平臥位,使下肢不至外展過度而受壓,誘發深靜脈血栓[4]。(5)術后護理干預:術后初期患者去枕平臥,按摩下肢,6h后為患者頸部墊枕,患者可采用自由臥位,進行膝關節與踝關節運動,加快下肢血液循環。嚴密觀察患者的下肢情況,是否有腫脹疼痛的不適感,是否有紅腫、體溫過低、濕度超標等不良癥狀。告知患者注重自己的保暖工作,尤其避免痙攣。另外,患者術后還要謹防便秘,便秘時人體腹壓上升,影響靜脈回流。最后,彈力襪要每天穿戴,夜間休息時脫下[5]。
1.3 觀察指標 術后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的下肢皮膚色澤、濕度與溫度,檢查血管,通過多項檢測確認患者是否患有深靜脈血栓,比較2組患者下肢腫脹疼痛率與深靜脈血栓的發病率。并統計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率、下肢腫脹或疼痛發生率以及二者合計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2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率與下肢腫脹疼痛發生率[n(%)]
2.2 2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93.02%高于對照組72.0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下肢深靜脈血栓多發于肢體主干,深靜脈栓塞會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靜脈血栓形成因素有: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6]。近年來,宮頸癌手術施行全身麻醉的較多由于宮頸癌術后形成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增多,深靜脈血栓的手術范圍大,包括了盆腔腹腔淋巴結清除,手術后通常需要胃腸外營養,深靜脈置管,靜脈注射等都對血管壁損傷嚴重,易促成血小板凝結,纖維蛋白溶解力降低,造成血液凝固[7]。術后輸血可能導致紅細胞壓積一過性增高,增加血栓形成。在術后或早期穿刺后,采取彈力襪穿戴、飲食健康等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率。
宮頸癌的病發呈年輕化趨勢,現代醫療技術更多是在早期就對高危人群進行護理干預。使患者增加對該疾病的自主防范意識,對醫囑有依從性。護理人員的工作是心理護理、預防護理、患肢護理、抗凝護理、溶栓護理,并加強預防術后并發癥發生的措施,降低宮頸癌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率。如何提高宮頸癌患者生存質量是護理工作研究重點方向[8]。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率降到2.32%,顯著低于對照組11.63%,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達到93.02%,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為72.09%,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宮頸癌手術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率,并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有臨床實踐價值。
[1] 李冬梅.宮頸癌手術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5):164.
[2] 劉婉婉.行為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手術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1):85-87.
[3] 彭錫蘭.護理干預對宮頸癌手術患者在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5,36(11):2396-2397.
[4] 聶微,哈穎.宮頸癌手術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J].華西醫學,2014,29(3):539-541.
[5] 黃小紅,諶豐,李麗娟,等.壓力泵用于預防婦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J].護理學雜志,2011,26(10):50-51.
[6] 程瑾璇.積極性臨床護理對宮頸癌術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32):130-131,134.
[7] 李進.淺談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對預防婦產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4,31(19):97-99.
[8] 孫春兒.老年宮頸癌患者根治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防治與護理[J].浙江醫學,2014,35(7):631-6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73
江西 341100 贛縣人民醫院 (劉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