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雯娣 劉清華
心理護理在剖宮產手術護理中的臨床價值
彭雯娣 劉清華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在剖宮產手術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84例剖宮產產婦,數字抽取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2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剖宮產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分析對比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憂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及患者術后排氣、排尿時間、護理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護理后產婦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術后排氣時間<24h者為30.95%明顯多于對照組的11.90%,自主排尿患者(80.95%)高于對照組(50.00%),護理滿意度(97.62%)高于對照組(76.19%),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合理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緩解產婦因剖宮產而產生的焦慮、抑郁情緒,而且可使得產婦能夠快速恢復、增加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剖宮產;護理;心理護理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而且觀念也在發生變化,使得越來越多孕婦采用剖宮產術完成分娩,而且近幾年采用剖宮產手術分娩產婦比例越來越高,增加產科護理質量能夠提高術后康復、發展術后并發癥發生,確保母嬰處于安全環境[1]。因為剖宮產手術操作過程中產婦會承受較高風險,且患者往往產生極為不利心理情緒,所以采取心理護理可以緩解產婦不良心理情緒,降低生理應激反應效果顯著[2]。本文選取42例剖宮產產婦,分析心理護理在手術護理中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遂川縣人民醫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84例剖宮產產婦,數字抽取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2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2~33歲,平均年齡(26.8±1.7)歲;其中初產婦32例,經產婦10例;孕周37~41周。研究組產婦年齡22~32歲,平均年齡(26.2±2.3)歲;其中初產婦33例,經產婦9例;孕周37~41周。2組均足月妊娠,經產前檢查均表現正常,對骨盆進行外測量均保持正常。2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基礎資料方面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在剖宮產過程中采取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產婦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合理心理護理。(1)術前心理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訪視以便緩解其心理壓力。實施手術前,護理人員需依據患者實際情況,采取適宜心理護理,使得患者了解手術操作基礎資料,由此能夠促進手術安全性,且可以降低患者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需對患者講解手術及麻醉相關知識,可能并發癥等,手術前需按照規定禁食禁水,緩解患者恐懼情緒。產婦應了解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會進行全程監護,并對新生兒進行有效監護,避免產婦產生疑慮情緒。(2)術中心理護理:手術進行過程中,相關護理人員需詳細了解手術操作,合理進行手術配合,對產婦及胎兒實施密切監護,若有問題則需立即告知醫生并予以合理處理。手術操作過程中若患者具有較為清晰意識,護理人員需與其進行良好溝通,對其予以有效安慰,避免手術室內談話與手術無相關性。巡回護士需自始至終陪伴在產婦身邊,手術時使得產婦了解麻醉手術相關配合。當分娩成功后應及時告知產婦使之了解嬰兒具體情況、性別。(3)術后心理護理:手術完成后需對產婦實施有效護理,及時關注產婦心理情緒變化,而且需及時為產婦擦去身上血跡,保持親切表情通知產婦剖宮產手術成功完成。應將產婦當作親人,幫其穿上干凈衣褲,蓋被子,確保產婦保持干凈、舒服性。
1.3 觀察指標[3-4]觀察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與抑郁變化情況,分別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予以評定。觀察2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包括術后排氣時間、自主排尿。調查2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護士長與產婦溝通交流,出院時由患者單獨完成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成非常滿意與不滿意兩項。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SPSS17.0軟件予以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焦慮與抑郁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前后SAS評分、SDS評分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與抑郁評分對比(x±s,分)
當胎兒出現宮內窒息、胎位異常等情況時,采用剖宮產手術操作能夠將異常胎兒情況進行有效處理,明顯增加產婦預后,目前剖宮產手術率明顯提高,對產婦實施合理心理護理,能夠緩解產婦不良心理情緒,明顯增強手術質量。有研究資料顯示,對剖宮產婦女進行有效圍手術期護理,能夠確保手術操作具有較高安全性,產婦康復速度加快,減少并發癥幾率[5-6]。
因巨大兒、骨盆狹小、高齡等不良因素存在,有很多產婦選取剖宮產手術進行分娩,但因很多產婦并未詳細了解剖宮產相關知識[7-8],極易出現緊張、焦慮等心理狀況,采取合理心理支持,能夠確保產婦保持良好心理情緒,對于手術操作及術后恢復具有明顯促進作用。圍手術期采取心理護理存在較為良好臨床價值[9]。
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而且研究組護理前后SAS評分、SDS評分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排氣時間明顯縮短,且研究組患者自主排尿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之,心理護理應用到剖宮產術中能夠緩解產婦焦慮、抑郁情緒,促進產婦恢復,提高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 牛春林.心理護理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1,22(1):120.
[2] 具英玉.心理護理在剖宮產手術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9):3319.
[3] 杜天慧.心理護理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9):88-89.
[4] 林芙蓉,劉紅,王妹,等.心理護理在擇期剖宮產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1):70-71.
[5] 瞿曉靜.淺議剖宮產心理護理以及相關操作[J].中國醫藥指南,2010,8(9):151-152.
[6] 高月林.舒適護理在剖宮產產婦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9(4):321-322.
[7] 眭春芳.心理護理在初產婦分娩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3):86-87.
[8] 歐陽春風.心理護理對剖宮產產婦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0,23(1):214-215.
[9] 薛祖芳.心理干預在剖宮產圍術期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7):158.
江西 343900 遂川縣人民醫院(彭雯娣 劉清華)
2.2 2組產后恢復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排氣時間<24h者明顯多于對照組,能夠自主排尿患者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產婦產后恢復情況對比[n(%)]
組別例數術后排氣時間自主排尿<24h24~48h>48h對照組425(11.90)33(78.57)4(9.52)21(50.00)研究組4213(30.95)28(66.67)1(2.38)34(80.95)χ2值4.5251.4971.9148.900 P值<0.05>0.05>0.05<0.05
2.3 2組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非常滿意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組別例數非常滿意不滿意對照組4232(76.19)10(23.81)研究組4241(97.62)1(2.38)χ2值8.473 P值<0.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