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延(西安體育學院陜西西安710068)
?
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握力及力量感知能力的研究
——以西安體育學院體育系為例
□易延(西安體育學院陜西西安710068)
摘要:為了研究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的握力和感知能力,本文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對西安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144名學生進行測試,研究結果表明:男女生握力比較差異具有非常高度顯著性(P<0.001);不同年級男生握力之間各組總體差異具有非常高度顯著性(P<0.001),不同年級女生握力之間各組總體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不同年級男女生感知能力差異均不具有顯著性。由此得出如下結論:結合各方面的均值來看,男生的握力要大于女生,2015級男生的握力要小于其它兩個年級,2013級女生的握力要大于2015級,男女生握力值有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的趨勢,感知能力未曾見到此現象。
關鍵詞:體育教育大學生握力感知能力
體質,指人體的質量,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質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體質作為衡量國民健康的重要內容,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全國體質調研結果表明,我國學生的耐力、速度、力量素質等呈進一步下降趨勢。握力與感知能力作為體育項目的重要衡量指標,也因此,成為研究的重點和焦點。
手握力是手功能檢查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它與性別、年齡、職業、側別等諸多因素有關。周銀對長治市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的調查與分析中,Swanson100例成人的手握力測定結果,主使側握力男性為47.6kg,女性為24.6kg。此外,曲宗湖對體育教學模式問答中,Mathiowetz眾多學者也對其進行了廣泛研究。而我國對于這兩項指標的相關研究少之又少。
感知能力是指人體對外界事物各屬性感知的程度,特別是運動中的動作感知覺、方位知覺、時間和速度感知覺、用力感知覺,不僅是形成運動技術和技能的心理因素,而且也是提高體質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重要的心理素質。對于肌肉用力感知覺的測驗,可以通過復制每個人最大握力的一半來進行測驗。測驗公式如下:
用力感知覺=1/2最大力/(1/2最大力—復制結果)
而握力則主要是測試上肢肌肉群的發達程度。研究結果發現,一個對自己握力大小感受能力強的人不但能在事后感覺到兩次用力大小的細微差別,而且能夠主動的按一定標準來控制自己的用力程度。用力感知覺的個體差異較大,一般人的用力感知覺比運動員低,球類運動員的又比非球類運動員的用力感知覺高。目前學生體質測試儀器中,就有對握力的測試,再測試下最大握力的一半,就可以計算出用力感知覺能力。
本課題通過對體育專業學生的握力和基本感知能力進行測量,并作實驗對比分析,探討了握力、感知能力與運動技能間的一些相關因素。為我院公共體育課教育提供借鑒。

表1 不同性別學生握力和感知能力統計結果(N=144人)
通過對不同性別學生握力和感知能力統計發現(表1),男女生握力差異具有非常高度顯著性(P<0.001)。結合握力的均值來看,說明男生的握力要大于女生。男女生感知能力比較差異不具有顯著性。
在握力指標上之所以具有很大顯著差異,握力除了反映了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同時也與其他肌群的力量有關。就主觀因素而言,男生有強悍的體魄,勇敢、自信等特征,所以大部分男生喜歡運動量大、對抗性強的運動項目,身體素質較好。而女生一般喜歡運動量小、對抗弱且具有一定娛樂性的運動項目,如小球和健美操等運動。此外,男女生的體重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他們的肌肉群力量不同,所以男女生握力差異具有非常高度顯著性。感知能力則是對感覺刺激、知覺對感官刺激賦予意義進行認知的水平,取決于感官對刺激的敏感程度,經驗和知覺決定對刺激的判斷。如:駕駛員對汽車的“車感”、“路感”,就是通過對身體周圍環境的刺激作出的,敏感程度不同的人,反應行為不同。它與體重、肌肉群力量、運動強度大小幾乎沒有關系。

表2 不同年級學生握力和感知能力統計結果(N=144人)
不同年級男生握力比較,F=12.080,P=0.000,說明各組總體差異具有非常高度顯著性(P<0.001)。進一步多重檢驗(SNK)表明,2015級與其它兩個年級差異均具有非常高度顯著性(P<0.001)。另外結合各組的均值來看,2015級男生的握力要小于其它兩個年級。
不同年級女生握力比較,F=9.538,P=0.001,說明各組總體差異具有高度顯著性(P<0.01)。進一步多重檢驗(SNK)表明,2013級和2015級差異具有非常高度顯著性(P<0.001)。另外結合各組的均值來看,2013級女生的握力要大于2015級。
不同年級男生感知能力比較,F=0.166,P=0.847。表明不同年級男生感知能力差異不具有顯著性。不同年級女生感知能力比較,F=0.987,P=0.384。表明不同年級女生感知能力差異不具有顯著性。
不同年級男女生握力之所以會有很大差異性,我認為主要在于身體素質的差異性。年紀越高,所接受的訓練越多,熟練程度和技巧越高。就所抽取的樣本中,大一學生所接受的理論課程多,實踐課程少。而大二學生的實踐課程普遍多與大一,大三多于大二。
因此,高年級男女生的運動強度比低年級的大,熟練程度高,因而具有很大差異性。感知能力的不同主要與心理有直接和決定性關系,與運動強度和熟練程度并無太大關系。
3.1、結論
結合各方面的均值來看,2015級男生的握力要小于其它兩個年級,2013級女生的握力要大于2015級,男女生握力值有隨年齡增加而增加的趨勢,感知能力未曾見到此現象。
3.2、建議
增強握力可以提高國民身體素質和為我國國民握力的研究的提供更好的幫助,而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感知能力與技巧性的運動項目有很大的關系,增強感知能力可以提高技巧性運動項目的競技水平。
增強握力的方法:增強握力可自肩關節開始,從上到下集中在三個方面;(1)通過彎舉雙臂鍛煉上臂肱二頭肌;(2)通過各種肘屈伸動作鍛煉前臂的屈腕,屈指肌群;(3)通過腕部屈伸動作加強手部肌群的協同,對抗能力。練習工具可用杠鈴,啞鈴或其他重物。
增強感知能力的方法:通過對聽覺能力、視覺能力、嗅覺能力、味覺能力、觸覺能力、運動覺能力、平衡覺能力、空間覺能力、時間覺能力、糾錯覺能力等各個方面具體進行練習和綜合性練習,可以增強感知能力。
參考文獻:
[1]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2(31).
[2]周銀.對長治市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的調查與分析[J].長治學院學報,2009,26(2).
[3]曲宗湖.體育教學模式問答[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45 (6).
[4]李俊學.不同任務強度下人體握力及其控制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2012,35(1).
[5]段景,王寧花.握力的測量的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