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楊 鐘 廈 張 冰 (中國礦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221000)
?
面向辦公人士的彎道體驗跑步機設計
彭楊鐘廈張冰(中國礦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221000)
摘要:企業為滿足日益火熱和多元化的健身市場需求,對跑步機的創新設計也越來越多,包括了平地跑、上坡跑、丘陵跑、變速跑等。本文旨在開發一種面向辦公人群的彎道體驗跑步機,從用戶研究、功能設計、造型設計等不同方面論述了新型跑步機的開發,并對功能設計進行了著重分析,總結了新型跑步機設計的方向和趨勢,得出了具體的設計方案。
關鍵詞:辦公人群;彎道體驗;跑步機
跑步機屬于健身器材中的一種,近年來跑步機的設計都在不斷創新,但用戶在使用跑步機健身的過程中,再難有好的新鮮體驗。與傳統跑步機一般只能提供直線跑步健身不同,本文旨在提出一種新型跑步機設計,它能夠帶給用戶跑彎道的健身體驗。
1.用戶人群分析
都市化的生活節奏和時間很緊張,頻繁出入寫字樓的上班族的健康問題有很明顯的增加,諸如頸椎病、骨骼損傷、鼠標手、鍵盤腕等職業病層出不窮。市場調查顯示,針對這一群體設計的跑步機市面還未有。辦公時間內適當的活動身體,既能舒緩疲憊身心,減少患上職業病的可能,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消費習慣上,高層寫字樓上班一族普遍收入屬于中上等,往往對時尚抱有很狂熱的態度,消費水平中等偏上。他們往往有很獨到和趨同的審美,諸如對蘋果電子產品的喜愛,對藝術的崇拜等等。
2.使用環境分析
高層寫字樓一般坐落于市中心等繁華地帶,寫字樓空間利用率很高,人口密集。環境的考核和辦公場所實體數據測量顯示,樓層之間挑高在3-4米左右。在如此高密度半封閉的空間里,人很容易產生疲憊感,適時的運動調整很有必要。
便攜性方面,高層多使用垂直電梯,因此對跑步機要求要有較好的折疊性和運輸性,以方便運輸、安裝和減少對公共空間的占用。在設計造型和配色方案上也應與公共活動空間相協調,既展現時尚感和運動感,又帶給人們視覺上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愉悅體驗。
市場上現有跑步機功能調查顯示,一般跑步機主要功能均保持了一致——跑帶直線設計,用戶只能做機械的直線跑步運動,而不能獲得實體操場或者街道上真實的彎道體驗。通過長時間對人跑步動作的逐幀分析,詳細的力學和運動學分析,發現人過彎道是由于左右腳不斷提供切向速度(如過左彎,右腳平均速度大于左腳平均速度),并通過身體不自覺的扭曲調整以保持平衡。將這種效果模擬到跑步機上,我們采取如下的功能設計以達到類似效果。
對跑步機跑帶進行分離設計。將跑步機跑帶部分進行左右分離,形成左腳區和右腳區。當左右腳區跑帶速度一致時,根據運動分析和實驗觀察,用戶在跑帶上進行跑步運動時與普通跑步機一致,作直線跑。當左右腳區跑帶速度不一致時,跑步運動發生變化,現舉右腳區速度大于左腳區速度為例。
當右腳區速度V1大于左腳區V2時,此時人在跑帶上做運動,左腳單腳接觸跑帶,此時右腳速度為左腳區跑帶速度V2,當左腳抬起,右腳踏上右腳區跑道時,此時人是單足(右腳)接觸跑帶,與右腳區速度V1不一致,人受到跑帶加速度影響在V2速度基礎上將人右側軀體向后拉扯,形成扭曲,當右腳速度V2受加速度影響變化至V1時,與右腳區跑帶速度一致,扭曲感消失,此時人右腳抬起,左腳邁出,左腳速度變化為右腳區速度V1,,但左腳單腳接觸左腳區跑帶時效果則為人左側軀體感覺向前扭曲。結合兩種扭曲效果,當右腳區速度大于左腳區速度,人的軀體是受到向右拉扯扭曲旋轉效果,具體到運動模擬中,與人過右彎道時軀體效果類似。此時用戶在跑步機上運動時,為了維持身體平衡穩定,左腳步幅應要保持略大于有腳步幅。不同的速度差(V1-V2)會帶來不同的扭曲強度對應不同的彎道弧度,在技術實現上可以參考多級變速自行車掛檔變速,或者從汽車變速箱借鑒。
但僅是如此,還不足以真實模擬出過彎道效果,還應配以視覺等其他模擬想配合,才能模擬出真實的彎道體驗效果。具體到跑步機設計上面,諸如設置有大屏幕顯示窗口,或者有ipad虛擬接口等外接設備輔助模擬。
基于情感化設計展開的造型設計應著重考慮材質、色彩和形態設計。跑步機面板的材料設計上,應避免高反光金屬,這會給人以冰冷和距離感,也應避免普通塑料,這給人以廉價感覺。應有機的搭配,如使用工程有機塑料搭配鍍膜金屬面板,按鍵選用亞克力或者橡膠等材。在跑步機支架一般采用不銹鋼沖壓成型的鋼管,再進行表面涂裝。
色彩設計方面,因為我們設計的面向對象是都市辦公一族,所以在色彩上要力求時尚運動,并兼具內在品味。如適當的選用黑色系,淺灰色系,點綴以亮麗的顏色諸如紅色,黃色,藍色,橘色等,力求質感十足,卻又不失運動時尚。在面板按鍵的配色方案上,應以功能分類,加以顏色區分,體現主次。
在跑步機整體形態設計上,力求體現產品本身的功能特點,體現運動性和良好的彎道體驗性。具體到設計中可以在扶手和面板支撐件上選用優美飽滿的有機曲線造型元素,體現彎道流暢特性,在跑帶和底座的形態設計上參考超級跑車的設計,體現速度感。形態元素的運動方向和趨勢應統一,不要出現有相違背的運動趨勢。在地盤設計上可以參考重型機械設備底盤設計和配色方案,體現其穩定感和專業性,以取得用戶的信任。
對新型彎道體驗跑步機著重思考了功能設計的創新,即新的彎道體驗。在造型層面筆者也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提供了較多的跑步機設計方向和趨勢。但本文難免有不足之處,缺少嚴格的數據支撐和詳細的機構設計,希望在以后的設計中加以補充和論證,為讀者提供更詳細的參考。

圖1 跑步機具體方案展示
參考文獻:
[1]Norman,D.A.付秋芳,程進山譯.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2-3,44-70.
[2]王晟.如何使設計師的靈感源源不絕——基于用戶體驗的產品設計方法[J].學術探討,2010(3).
[3]Lucas Daniel.Understanding user experience[J].Web Techniques,2000(8).
[4]張同編著.工業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5]陳文龍編著.《搞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05.
彭楊,碩士,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在讀,工業設計。
鐘廈,研究生導師,副教授。
張冰,碩士,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在讀,工業設計。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