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也逐漸被重視起來,現代教育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語文教師則必然面臨著個性化教學的多方面問題。此文在給與了獨特化教書含義的根本上,聯合《普及中學語文課時標配驗證的需求》,對現階段課時環境下的中學語文獨特化教育實施了基礎性的探究,并且做出了若干中學教育方式。
【關鍵詞】新課程 個性化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061-02
一、引言
語文課程是當前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方法和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能力的提高。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發展,語文教學已經取得了優越的成績,但是因為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觀念中還存在著諸多的誤區,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產生了差距。現階段課時變革中針對教學樣式與辦法提出了全新的需要,《語文課時基準》對現行課時觀念實施了論述,明確表明要讓同學們的語文涵養更上一層樓,發覺中語文課時學習中的教育性能,百分百重視語文的評審、研究等實力的提高,全面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總之,提升中學語文獨特化教育顯然變成了目前中學語文教育里的重要部分。
二、中學語文獨特化教學的含義
(一)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素養教學成為目前我國教學變革的主流。素養教學的基本意義之一,必然是得樹立一項全新的進展體制,讓每位同學能學到知識,所有同學均可發覺自己的特長,均變為在校教學的佼佼者。素養教學是培育自然個性的獨特化教學。鐘啟泉教授明確指出:“素養教學,最基本的為‘尊敬獨特,展現自我的教學,‘獨特是素養教學的重頭戲。”素養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育展現同學們的獨特方面。顯而易見獨特化教育是展現素養教學的路徑之一。
(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提升語文整體素養,增進同學獨特化性格展現為二十一世紀語文教育改革新思想。語文全體素養教學面向所有同學提出“傳播語文認知”、“培育語文能力”、“發覺語文力量”、“打造語文品格”等方面的共同需求,表象上認知它是普及教學,實際為獨特教學。原因是普遍性需要坐實于不相同的同學上就被獨特化了,顯然出現了不同同學的展現狀況與水準的差別,顯現出了千奇百怪的變動。語文全體素養教學追尋的絕非共同的展現、平衡展現,更不是將同學培育為同一標準的“合格件”,而是將獨特化展現視為培育學生的最終目的,使學生發展成不但吻合現階段共同需求且具備明顯性格的適合21世紀集體生存的一代人才。語文課上獨特化教育方針,遵守《基本教學課時變革提綱試行)》作出的學習方法的改變,提倡主動學習,發覺學習,探索學習,研究性學習,自主地、具備個性地學習。遵旨是要改變老式學習方法將學習確立在同學的現實性、被動性、依靠性的表象上,而是將學習轉變為同學的主動性、認知性、獨特性逐漸建立、彰顯個性、展示、提高的歷程。
(三)促進教師個性發展
《普及中學語文課時基準(實驗)》從頭至尾穿插著增進學生性格展現的思想。認知全球,展現思路,獲取美學體會的重點路徑。教育程序是同學、老師、書本中間的多方會話,是思路撞擊與靈魂交互的非靜態程序。老師不但是和同學平級說話者中的一員,還是課上朗讀活動的組建者、同學朗讀的監督者。老師必須給同學們的朗讀活動創造優良的條件,給與優越的環境,全身心的關心同學朗讀心態的非被動性,朗讀要求的多元性、朗讀心情的獨立性,重視同學自己的理解,要激勵同學判斷疑問,發現不一樣的想法。
老師的提點和指導是必不可少的,但一定不要用老師的解析思想替代同學的獨自朗讀理解。解讀學術文章的過程,就是發覺與構造作品含義的過程。學術作品的朗讀欣賞,常常會出現很多的自主性與獨特性見解。要指導同學身臨其境的去感知與體會,注重在作品里外形與感情的一體感覺與把控,重視作品含義的多樣性與不定性,激勵同學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文學意思。而正確和優秀的點撥和引導是需要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個人特色,如果語文課僅是對教材的復制和翻版,則整個課堂中必然會毫無生趣,因此,語文講堂的獨特性必須要有老師的參加,獨特性的講堂是老師人格魅力和風趣的顯現與提高,若切實實現了講堂教學的獨特化,則老師的自身素養必然也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三、個性化教學質量的提升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倡個性化閱讀
所謂的個性化閱讀就是以普通意義上的看書為前提,再加上讀者自己獨特的閱讀方式從中學習知識的一種閱讀學習方法。這是語文教學過程個性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想要實現這種方式作為教師就必須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讓學生制定自己的讀書計劃,按照自己的喜好、興趣,用自己最為習慣的閱讀方式,而且作為老師還要盡可能是要求學生發揮自己的理解能力,進行多元化理解,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意向去品評作者的創作思維。
(二)培養語文教師個性
語文課個性不強就容易千篇一律,那絕對算不上出色的課堂,教學的藝術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師本身的個性。高中時人生極為重要的一個學習的階段,這個時期的語文教學也顯得十分的重要,老師在這里扮演的角色不應該就是一味的告訴同學們書本上的內容,那么這樣的話每個老師也就沒有任何的區別了。一個優秀的高中語文老師必須要有獨特的個性化教學,要想法設法的去引導學生,努力的訓練學生們的想象力,讓不斷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多想多做,所以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有自己獨到的教學方式,自成一派,用引領時代的新思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大家帶領進一個有吸引力的課堂上來,讓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染自己的學生,讓大家以教師為鏡子,向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身為一名優秀的高中語文老師,自身的性格培養也要注重,要讓自己更加的富有親切感,要有韌性,要有對這份工作充分的熱愛的心,言傳身教,指引學生健康的成長。
(三)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
所謂的開展語文綜合性的學習,主要就是強調,語文的教學,要建立在開放思維的基礎之上,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要結合自己學生的年齡以及個性特點,有意識的來設定一定的語境,讓學生下意識的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以及日常的生活經驗,充分的應用好自我閱讀、聽力、語言組織的能力,采取個人或者是一個小團隊合作的形式來處理遇到的一些麻煩,從而在整個過程中,讓學生可以很好的檢驗自己的所學,發掘自我的能力,得到更多生活的啟迪,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和別人精誠合作,培養相互交流、善于突破、勇于走新路的能力,這樣就創造出了一個具有個性化的,全新的語文教學思路,區別于傳統封閉的語文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更加放得開,更加的有意境,學生掌握知識脫離了死記硬背的路數,而另辟蹊徑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受益終身,同時對于個人獨立、團隊意識、探索精神的培養也有很大的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采用具有個性化的課堂形式是非常值得借鑒的,這種開放的教學形式,因其沒有固定的條條框框而往往可以別出心裁,一方面使得語文老師的課堂更加的生動,另一方面學生們也可以在快樂學習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授課效率,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薛猛.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個性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姜雪.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3]王俠.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個性化語文教學效度透析及模式建構[D].陜西師范大學,2008.
[4]符果.達州市高中語文新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2.
[5]王潤香.農村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
[6]高洪艷.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8:88-89.
作者簡介:
申瑩(1982,7-),女,漢族,河南開封人,本科,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語文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