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穎必,王曉珍,張小鷗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溫州 325000)
?
1~7歲幼兒誤服中毒的現況調查及對策
賈穎必,王曉珍,張小鷗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浙江溫州325000)
摘要:目的調查兒童誤服中毒的現況及危險因素,并提出干預策略。方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某社區所屬幼兒園1~7歲幼兒意外誤服中毒史情況及家庭存在易引起誤服中毒的高危因素。結果被調查的840名幼兒中108名(12.9%)幼兒有誤服中毒史,其中1~3歲52人(占48.1%);中毒原因中家長錯誤給藥16人(14.8%)、幼兒自行誤服 92人(85.2%),毒物種類以藥物居多,占71.3%;中毒后經緊急處理后就醫28人、立即就醫58人、無處理延遲就醫22人。缺乏家庭安全教育、藥物未正規安全保存、化工用品未妥善放置、家長知識缺乏等是家庭中存在幼兒誤服中毒高危因素。結論1~7歲幼兒誤服中毒發生率較高,應給予普及誤服中毒相關預防知識及中毒后急救處理技能。
關鍵詞:誤服;中毒;小兒;現況調查;對策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5.008
小兒急性中毒是兒科急癥中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1]。急性中毒中以誤服最常見,誤服藥物及其他有毒物質或藥物過量中毒占65.3%[2]。1~7歲是誤服發生的高發年齡段[3]。為從根源上杜絕或減少幼兒誤服中毒的發生,本研究對1~7歲幼兒誤服中毒家庭的現況進行調查,并提出干預策略,以有效減少幼兒誤服中毒的發生。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某社區所屬兩所幼兒園在園幼兒共計840人,其中小小班及小班(1~3歲)360人、中班(4~5歲)240人、大班6~7歲240人。
1.2方法
1.2.1組建團隊組建研究團隊,包括主管護師1名、護師5名,臨床急診工作時間5~12年。
1.2.2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向該社區所屬幼兒園幼兒家長發放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幼兒性別、年齡、監管人、有無誤服中毒史,如有中毒史,需填寫中毒發生的年齡、中毒原因、毒物、中毒后處理,并列出易致幼兒誤服中毒高危因素讓家長選擇家中存在的選項。發放問卷840份,回收有效問卷840份。
2結果
2.1被調查幼兒的一般情況本次調查1~7歲幼兒中男548人(65.2%)、女292人(34.8%),幼兒日常監管人為父母192人、爺爺奶奶336人、保姆312人。
2.2誤服中毒史情況108名幼兒有誤服中毒史,占總調查人數的12.9%。其中1~3歲52人(48.1%),男女比例32∶20;4~5歲36人(33.3%),男女比例20∶16;6~7歲20人(18.5%),男女比例13∶7。中毒后經緊急處理后就醫28人、立即就醫58人、無處理延遲就醫22人。中毒原因:家長錯誤給藥16人(14.8%),幼兒自行誤服92人(85.2%)。不同中毒原因的毒物種類分布情況見表1,毒物種類中藥物包括降壓藥、降糖藥、鈣片、魚肝油、感冒藥、解熱鎮痛藥、抗精神病類及甲狀腺素類藥物等,化工用品包括甲苯、丙炔醇、“包頭水”、機油等,滅害藥包括滅鼠藥(溴敵隆、三步倒)、除蟑藥、驅蚊液等,其他包括清洗劑、樟腦丸、乙醇、高錳酸鉀等。
表1不同中毒原因的毒物種類分布情況(n=108)

人(%)
2.3家庭中存在幼兒誤服中毒的高危因素情況見表2。

表2 家庭中存在幼兒誤服中毒高危因素情況(n=840)
3討論
3.1本文資料特點分析由本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誤服中毒以1~3歲幼兒為主,多為自行誤服,且男孩多于女孩。這與該期幼兒活潑好動,對外界充滿好奇,缺乏對危險的分辨能力有關,與其他報道一致[4-5]。家長對誤服中毒缺乏防范意識,日常幼兒主要監管人為爺爺奶奶,文化層次普遍較低,且多有長期服藥史,由于缺乏日常安全宣教,幼兒亦不能分辨,常采取模仿服藥行為。家庭中易致幼兒誤服中毒的高危因素主要為缺乏家庭安全教育、藥物未正規安全保存、化工用品未妥善放置及家長自身知識缺乏。
3.2對策
3.2.1加強安全教育
3.2.1.1加強日常安全宣教幼兒自控能力較差、多動、好奇心強,也無法對事物的危險性做出正確判斷,使之成為誤服等意外傷害事件的高發人群。家長應加強監管力度,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日常生活中隨時告知幼兒“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防止其誤以為是可以食用而誤服;對于色彩鮮艷、味道香甜的藥物等更應妥善放置;喂藥時避免以糖果、果汁、很好喝等誘導幼兒,給其錯誤印象;注意告知藥物不能隨意多服,多服會出現什么情況,增強幼兒危機意識;家長口服藥物時盡量避開幼兒,特別是幼兒很有興趣在旁觀看時,應立即進行安全教育,防止幼兒以為這是很好玩的動作而進行模仿。
3.2.1.2及時排除家庭安全隱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習慣:不將洗潔精、洗衣液等隨手放置;日常藥物妥善放置,并定期檢查,過期、破損藥物及早整理;高危藥品如降壓藥、精神類用藥、降糖藥等需加鎖放置,口服藥、外用藥分類放置;使用藥物時需謹慎小心,認真查看藥品說明書,嚴格按照醫囑執行,如有疑問,查清后方可用藥;家庭滅害藥放于隱秘位置,且不與花生、瓜子、魚片等幼兒喜歡的食物合放。
3.2.1.3妥善放置化工用品本地制革等家庭作坊發達,本次調查家庭有一些從事該項產業。將甲苯、 丙炔醇和 “包頭水” 等有毒化工制劑隨意放入飲料瓶里造成誤服,是幼兒化工用品誤服中毒的直接原因[6]。家長應將這些化工制劑、農藥、機油等放置于兒童不易開啟的容器內并做好指示標識,妥善放置于幼兒不易取的位置,并向幼兒做好宣教。
3.2.2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知識普及
3.2.2.1制作多媒體資料開展幼兒安全教育收集易引起誤服的毒物圖片、幼兒醫院救治圖片等,制作多媒體課件。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接受能力的不同,在幼兒園進行講課,告訴幼兒這是什么、能不能吃、吃了會有什么后果,并列舉相關案例,讓幼兒分析對錯,以增強課堂互動,提高幼兒興趣,加深印象。
3.2.2.2開展社區急救操作培訓每年組織家長開展一次由本研究團隊成員主講的關于普通家庭存在哪些發生誤服中毒的高危因素的社區講座。引導家長自檢存在哪些不足,并進行現場誤服中毒后急救操作演練,現場模擬,指導家長正確實施。
3.2.2.3以卡通畫或傳單等方式普及誤服中毒的知識在每學期結束時,向家長發放關于誤服危險因素的溫馨提醒的文字傳單,并督促家長進行家庭排查。在社區宣傳欄、幼兒園宣傳欄中粘貼卡通畫、漫畫等活潑生動的資料普及相關知識。
3.2.3創建微信平臺微信使人們隨時隨地可以互動,通過微信,傳播與交流變得更加簡易化、現實化、緊密化,本研究團隊創建了微信平臺,在家長自愿的前提下加入,并鼓勵成員邀請周邊朋友加入,增加社會影響范圍。每天有1位團隊成員管理微信群,每日更新預防誤服中毒及中毒后急救的相關知識,提供誤服中毒后的在線指導,并解答家長的各種疑問。
參考文獻:
[1] 榮莉,周立成.236例兒童急性中毒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0,26(3):166-167.
[2] 林紅,許寶珠,林大東,等.兒童意外損傷的危險因素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4):409.
[3] 趙敏,孫素欣.210 例小兒急性中毒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4):549,570.
[4] 梁茜,韋丹,譚麗琴,等.328 例兒童急性中毒的臨床特點[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1,18(4):360-361.
[5] 陳銳,丘偉.兒童急性中毒病因分析及預防[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14-15.
[6] 錢彩,單小鷗.兒童中毒影響因素分析及防保措施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11):37-38.
Survey on present status of accidental poisoning for children from 1 to 7 years old and strategies//
Jia Yingbi, Wang Xiaozhen, Zhang Xiao'ou//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accidental poisoning for children and find out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Investigate accidental poisoning history and risk factors in their families of children from 1 to 7 years old in a kindergarden of a community by questionnaire. Result108 (12.9%) among 840 children once have accidental poisoning history. 52 children are from 1 to 3 years old (48.1%). Causes of accidental poisoning are parents' wrong administration for 16 children (14.8%) and accidental poisoning by themselves for 92 children (85.2%). Accidental poisoning are mostly caused by drugs (71.3%). 28 children are sent to hospital after emergency treatment. 58 children are sent to hospital immediately. 22 children are sent to hospital later without any treatment. Lack of safety education, irregular drug stock, improper placement of chemical products and lack of knowledge for parents are risk factors of accidental poisoning for children. ConclusionThere is high accidental poisoning incidence for children from 1 to 7 years old. Prevention knowledge on accidental poisoning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after poisoning should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take medicines by mistake; poisoning; children; survey on present status; strategy
作者簡介:賈穎必(1984-),女,本科,護師.
收稿日期:2015-10-22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875(2016)05-04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