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小凡+周紫君
摘要:女性參政是體現人類文明的重大舉措,是政治文明的標志。當今女性參政已然成為社會的潮流。但是女性參政的現狀并不樂觀并受到諸多問題的影響。本文首先指出女性參政比例較低和結構欠佳的問題并說明來自傳統思想觀念和性別歧視、工作和家庭的雙壓力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從女性參政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相互關系的角度,闡述女性參政與社會主義相互依賴關系。科學分析兩者關系有利于進一步的了解女性參政,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關鍵詞:女性參政;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相互關系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01
一、女性參政
(一)女性參政困境
1.女性參政比例較低
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15女性參政地圖》,中國有26名部長,其中只有三名部長是女性,僅占總人數的11.5%,在全球排列第65名。其中全國人大代表中女性占總比重的23.6%,在各國女議員參政中屈居54名。中國的政治權力領域一直以男性為主,只有極少數的女性可以融入到關系網中,使得女性無法全面發揮其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才華。
2.女性參政結構欠佳
這些少數的處于權力和決策領域的女性具有職位特別化的特征。女性參政,多為虛職副職。女性參政結構主要體現在“五多五少”原則中: 女性參政年齡大資歷老的多,年紀小資歷淺的少;副職多,正職少;虛職多,實職少;群團部門比較多,黨政或經濟主干部門場少;機關黨委書記和紀檢組長多,正副職能到干部少。因此,女性參政不僅人數較少,而且參與政治管理和決策也經常被看作政治花瓶,往往成為一種性別的點綴和政治上的擺設。
(二)女性參政困境原因
1.受傳統思想觀念影響社會對女性的角色定位。中國傳統文化宣揚 “男尊女卑”。另外還有一些人認為女性的性格相對脆弱。相比于男性,女性性格更易情緒化,容易優柔寡斷且目光短淺,都是婦人之見。這些對女性的偏激和極端思想成為女性參與政治生活的輿論障礙,使得女性很難進入參政議政領域。
2.女性承受來自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一個成功女性必須是兼顧事業與家庭一同發展。文化的嚴苛使得女性不斷游走于兩個角色中不得不做出偏向。即使女性在政治上做出成績,也很容易受到流言蜚語的挑釁。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被稱作政治上的鐵娘子。對其的評論則是:傳奇的首相,糟糕的母親。社會大眾對女性的期待來自家庭和工作,如果有一個方面不完整,便會對女性做出負面的認識。
3.國家缺乏推薦女性參政的任用制度和人事制度。首先,我國實行最低比例制度,對女性參政的比例較小,從而使得很多機關單位只是象征性的安插少數女性作為其政治的裝飾。其次,很多職務都被打上性別的標簽,尤其在公務員報名階段,一些職位或直接說明需要男性的要求或女性根本無法成功報名。最后,我國缺乏女性參政的監督制度。聯合國和各國家均設有女性參政法律法規的監督機構,而中國在監察執法方面跟先進國家還有一些差距。
二、女性參政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相互關系
(一)女性參政對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影響
1.女性參政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強大力量
女性對我國民主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最新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女性人口總數占中國總人口數的48.47%。作為占將近一半人口的女性已經成為我國社會力量的“半邊天”。在2015年兩會中,女性代表、女委員分布的行業越來越廣泛,提案內容也越發豐富,參政意識和能力更加強大,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
2.女性參政實現程度是衡量社會主義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尺
根據馬克思主義婦女論中指出: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僅有一個性別為主的政治參與是不完整的政治文明。實現男女兩性共同參政議政,才能使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3.女性參政是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必然條件和保障
女性和男性思維方式不同,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加細心。正如謝娟,馮波在政壇女領導成功的主要因素分析中提到的女性擁有更加細膩、靈敏的直覺,善于合作,更富有韌性和愛心。女性的個性在工作中彌補了男性的性格缺陷,從而使得政治決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學化。
(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對女性參政的影響
1.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女性參政提供思想基礎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將自由,平等和參與作為其政治理念,是中國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而當自由,平等和參與的政治理念真正深入到政治文明建設中去,落實到政治民主的社會實踐中,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民的社會政治心理和思想輿論走向。
2.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女性參政提供制度保證
為實現社會主義政治民主,我國為女性參政提供配額和指標,堅持最低比例制,并提出了“不批原則”、“定比例”、“留位子原則”、“留正職”和“壓擔子”等任用原則,以增加更多女性參與政治管理和決策的機會。我國政府制定實施了《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及培養選拔女干部規劃,更大范圍和更大程度上推進女性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及決策。
3.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女性參政提供法律支持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體現一種法治精神,而這一法治精神也充分體現在制定和實施女性參政的相關法律中。為保證女性參政,國家出臺種種法律法規。我國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第一部憲法就規定“婦女同男子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自此,女性的政治地位開始有了法律保證。
女性參政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應積極鼓勵支持女性參政,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乃至中國社會的政治發展。
參考文獻:
[1]姜萌.女性參政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J].傳承,2009.
[2]金勇.北京兩會:女性成為參政議政重要力量[J].中國婦聯新聞網,2013-01-22.
[3]國務院新聞辦.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J].白皮書,2015-9-22.
[4]謝陶,黃含其.我國女性參政的問題和對策[J].文史博覽,2009.
[5]韋建樺.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姬小凡(1990-),女,漢族,河北滄州人,碩士研究生,現在就讀于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
周紫君(1991-),女,漢族,河北滄州人,碩士研究生,現在就讀于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