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玥
摘要:本文就企業食堂建立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的原因進行分析,思考了現階段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的內容與相關配套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內容與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01
長效機制從字面理解需要有規范、穩定的制度與配套措施,還要推動制度運轉的原動力,但要注意機制與制度有聯系也有區別。長效機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要隨著時間、條件的變化,不斷豐富、完善。近年來,具有公益性的食堂安全事故頻發,食品安全是食堂需要重視的要點,因此需要一套食堂餐飲管理的長效機制保障食品安全,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
一、建立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原因分析
1.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公益性不強
一方面,從業人員面對較為低下的薪酬、工作強度大、時間長,導致留不住人,人員流動性大增,缺乏技術骨干人才,人員組織體系混亂,難以建設一支專業隊伍。另一方面,熟悉企業員工食堂餐飲業務的管理層人員逐漸退休,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2.從業人員普遍存在素質不高現象
一是,食堂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年齡較大,食品衛生安全與服務意識薄弱,相關行業從業經驗缺乏,甚至存在有從業人員連最基本的健康證都不具備。二是,技術骨干嚴重流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技術骨干往往對薪資要求較高,食堂的公益性必然會導致從業人員的薪資不高,也就留不住技術骨干,也并不容易招到有技術的人,一般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往往是食堂經營者會考慮的重點。
3.安全意識薄弱,食品安全事故頻發
近些年來,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究其原因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問題與生產安全問題。一方面,部分食堂經營者,為了節約成本往往會采購一些無生產廠家、無保質期、無生產日期的“三無”食品。甚至有變質食材流入食堂的情景,導致食品中毒事件頻發,嚴重影響員工身心健康,造成惡劣的影響。另一方面,食堂的操作間、廚房往往比較狹小,設施陳舊等有重大的安全隱患。
二、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的內容分析
1.公益性定位
食堂的公益性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公益程度缺乏統一標準的指導。因此,需要對企業食堂的公益性做出定位,要根據企業實際,擬定為比同類社會化餐飲企業下調15%左右。例如華必和等形式的快餐企業。
2.分擔機制
食堂的公益性是需要企業承擔的,主要體現在成本、補貼等方面。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按最低的基本工資來算,食堂從業人員每人每年預計可以達到3萬元以上,加上水電費等成本的支出將占據食堂營業額的大頭,凈收入聊勝于無。因此,要制定相關的成本分擔機制,控制成本,企業與食堂經營者共同承擔有關成本方面的支出,確保食堂公益性的同時,又能使經營者有獲利。
3.價格機制
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在價格方面主要是要建立應急機制、形成機制、聯動機制以及價格成本的轉移機制。應急機制可以建立食堂價格應急基金,可以在員工的薪資中抽取2%左右作為基金儲備,專款專用,用以平衡物價。形成機制要根據食品成本、勞動力成本、水電費等方面的成本形成食堂價格變動指數,并每年進行指導價格的發布,一般2次為宜。聯動機制就是要將政府、企業、后勤、員工都結合起來,明確各自在食堂公益性上所扮演的角色,并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相對穩定物價。適度的成本轉移機制,也是保證食堂餐飲價格穩定的一大要素,可對外來用餐者收取一定的搭伙費用來沖抵成本。
4.安全管理機制
安全管理機制將是食堂餐飲管理的重點。應配備專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制度,建立崗位責任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嚴格控制人員出入。從業人員需持證上崗(健康證),工作時著工作裝,保持清潔,衛生習慣優秀。食堂必須要具備衛生許可證,嚴格控制食品采購,將食堂衛生、餐具衛生等做好,并以制度來約束。
三、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的相關措施分析
1.宣傳工作
加大食堂餐飲穩定性的重要作用,強化對食堂餐飲工作、價格等方面的認識。
2.加強補助
受食堂餐飲價格波動影響最大的是企業的員工,要針對性地完善員工的餐補工作,同步食堂價格的調整,加強抵抗食堂價格波動的能力。
3.人事改革
食堂從業人員奇缺,管理層也是青黃不接,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用政策留住人才。企業員工食堂的公益性同學校食堂類似,因此學習一些食堂的做法是可行的,比如在華東師大、上海交大等高校進行的外來人員學校人事部門代理制試點中,效果顯著。因此,政府和企業可以制定事業單位編制,為食堂后勤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
4.政府扶持
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離不開政府的扶持,要繼續對食堂價格的相關稅收進行優惠,企業后勤管理中心供給食堂的食材,應免征流轉稅、所得稅,或者少征。
5.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是“農企對接”從食材的供應環節入手,減少供應環節,可以有效將食材采購成本降低,可以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食材物流基地。
四、結束語
目前建立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需要從物價、制度、安全等方面入手,從而穩妥地推進食堂餐飲管理。尤其是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開發新的科學管理方法,將制度落實到位,保證食堂的正常運轉。但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努力,為食堂餐飲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傅祖浩.高校餐飲面臨的主要困難與對策[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4,03:41-45.
[2]陳新.創新福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監管機制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4,12:98-104.
[3]張德高.“三輪驅動”構建高校學生餐飲可持續發展長效運行機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9: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