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紅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各行各業越來越注重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問題,醫院也不例外。近年來,多家醫院按照國家最新出臺的管理條例對各科室重新進行了調整,不僅定時核查每個科室的資金使用情況,還在此基礎上對各科室的成本和績效進行了重新核算,以加強醫院科室財務風險管控。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及相關附件對醫院財務管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只有充分完善財務管理,在各個環節規避、化解和控制財務風險,才能構筑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財務風險;醫院管理;因素;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7;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一、醫院財務現狀分析
(一)現實問題
即便相關優化措施和革新政策不斷被推出和應用,但現實中部分醫院仍存在相當多的財務問題,如財務分析無法反映預算執行的真實情況。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數醫院隸屬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計劃的執行時間與會計年度的有關規定存在差異;又如醫院對財務指標分析的重視度不足。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醫院日常財務管理中的財會人員能力素質參差不齊,過于機械化地對醫院收支匯總情況與資產負債情況進行記錄和編制表格,從而忽視了對財務指標的動態分析,尤其是對現金流量指標的分析,造成管理者無法準確掌握醫院的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金流轉能力等,進而給醫院調整戰略發展目標和提高經營管理能力等方面造成嚴重阻礙。
(二)風險特征
醫院財務風險即醫院各項財務活動所面臨的風險,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盈利和損失上的不確定性。一般來說,財務風險還包括了普遍性、客觀性、可變性、相關性、依存性、損失性、不確定性等特征。針對醫院財務風險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采取分析醫院經營資料數據和財務報表,實時監控醫院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及時發現醫院財務運營體系中所潛藏的各種問題,深入挖掘醫院發生財務危機的深層原因,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并向醫院管理者反饋風險具體組成,并提出解決方案等一系列手段。
二、醫院財務風險的形成因素
首先,從外部環境來看,新《會計制度》和新醫改政策出臺并實施以來,醫院外部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如國家調整了衛生補償機制,取消了藥品加價模式,造成醫院收入結構發生重大改變;又如民營醫院逐漸成長起來,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醫療行業利潤率將越來越低;還有如醫保支付延遲導致資金鏈緊張,傳統“大收大支”財務管理模式無法持續,醫院規模盲目擴張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而從內部環境來看,醫院財務管理的理念不夠科學,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有限的制度又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再加上財務人員費用核算不夠規范,缺乏強烈的風險控制意識和很高的風險控制能力,從而滋生出大量腐敗現象,長此以往,一旦醫院內外部經營環境發生變化,醫院財務經濟數據的可靠性將大幅下降,醫院管理和決策也將隨之失去數據支持,醫院經營風險將明顯增大。
三、醫院提高財務風險管控水平的措施
(一)優化財務分析方法。由于新《醫院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醫院在財務分析中,可以結合實際考量,嘗試采用平衡計分卡等企業常用的財務分析方法。但在創新財務分析方法時,必須先行考慮醫院的決策、規劃、財務管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完善財務分析制度。鑒于目前國內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水平相對較低,對提高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和財務管理質量有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實施上述行為前,醫院必須以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全面實行會計電算化為行動基礎,進一步推動財務和經營一體化管理,將信息流、資金流等進行高效整合,從而全面加強醫院財務信息的集中管理。
(二)完善風險防范機制。面對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醫院財務風險控制點擴大至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流動風險、利潤分配風險、資產管理風險等多范疇,且牽涉到醫院各部門、貫穿醫院經營各環節,對此,醫院財務部門必須設定風險控制目標,對風險進行識別、分析、評估和應對。同時結合實際經營狀況,成立財務風險防范小組,科學設定財務風險指標,及時找出各風險點,并以此完善風險防范機制,建立全方位的風險控制體系。如往來賬款、藥品材料、貨幣資金等流動資產占醫院總資產的比例大約為30%,醫院的財務風險防范則應以此為重點;而在財務內部控制過程中,醫院則要加強財務內控制度建設,落實全面預算管理,并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實現“錢”、“賬”、“物”各自獨立,實現自我約束、相互牽制、互相監督和動態調整。
(三)保障現金流量充裕。資本結構反映了企業債務資產和自有資產的占比情況,債務資產具有節稅和集中企業控制權的作用,但占比過高,則會令企業陷入償付危機,信譽受損,籌資成本上升。因此,醫院必須改變以往資金管理模式和資金使用狀況,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和現金流量管理,以保障資金運轉效率和使用效益,從根本上有效控制資金使用,避免資金時間價值損失。如,對于往來款項要準確記錄和核對,及時進行財務對接,但凡對接資金項目的財務人員離職,必須先行妥善完成賬款移交工作,尤其是應收賬款的細節問題,以預防后期接手人員因對賬款內容不熟悉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總之,醫院應高度重視現金流控制,從自身運營實際需求出發,合理調整資本結構,保持適度的負債經營。
四、結語
新醫改政策改變了醫院的內外部經營環境,使醫院轉型發展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重大的挑戰,但同時也給了醫院超越式發展的機會。我國醫療衛生改革仍將破冰前行,并漸漸進入深水期,醫院必須正確認識和面對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應時而變,因勢而謀,構建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加強內部財務風險控制,以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使財務管理規范化、科學化,適應和推動新的形勢。
參考文獻:
[1]李喜敬.淺析新醫院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模式[J].財經界(學術版),2015,05:190.
[2]范萍,仝茜煜.新會計制度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簡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3,12:63-64.
[3]薛琴,唐曉東.新制度下公立醫院病種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J].江蘇醫藥,2015(18).
[4]陳娟.芻議新醫院會計制度對醫院財務分析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6(0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