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蘭蘭+梁修銀
摘要: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結合我院與安徽順天稅務師事務所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具體做法,建議從從實訓基地的選擇、師資鍛煉、定崗實習的安排再到激勵方法四個方面工作共建。
關鍵詞:稅務;校外實訓基地;事務所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開放發展,在信息化,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尤其當前財稅政策大幅度調整的時期,財務工作人員除了正確處理好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更注重精通稅法知識、稅務管理的人才培養,但是由于與征稅機關,稅務部門的工作對象不一樣,能熟練運用稅法、稅收知識的稅務高技能人才尤其短缺。我院(安徽財貿職業學院)開設的稅務專業培養牢固掌握稅務專業理論知識的,具備建賬建制、賬務處理、辦理各種涉稅手續、財務審計能力的,從事稅務代理、財務會計、稅收政策咨詢等業務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迫切需要新設立的專業。在專業開設的初期,就與安徽順天稅務師事務所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校企結合、工學交替、定崗實習等專業培養模式,初步取得一定成效。
一、目前會計類、稅務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實踐基地合作流于形式
目前會計、稅務類專業,高職院校與校外企業建立實踐基地的主要是企業類,稅務管理部門和會計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則較少,由于企業財務部門工作性質,工作重點主要是會計記賬、出納工作、工資核算、財務報表等會計核算和財務分析工作,對專門從事于稅務管理工作的人才需求較小,導致稅務專業與企業的實訓基地人才流動不良好,基地接受的實訓學生數量較少,實習感受和收獲也有限,也難發揮校外實習基地對學院專業建設和改革的推動力[1]154。
2.實習基地教學內容深淺不一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類專業的校外實習基地發揮專業建設大多數集中在學生畢業前半年時間,實習期不定,多則半年,少則個把月,另外,學生在此期間還有專業本、自考、找工作的壓力,很難鑒定學生在實習基地的具體教學內容。同時,學生進入實習基地更多的從事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崗位工作,比如外勤、辦公室工作,也很難結合自己的所學專業知識有針對性實務操作能力提高。
3.校外實訓基地未能真正融入專業培養中
校外實訓基地作為提高高職院校培養專業性、技能性人才的有效渠道,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應發揮最大作用。但是很多院校的做法是作為學生畢業前找工作的“職業預演”,在校培養期間卻沒能融合實訓基地教學,整個人才培養模式存在校企斷裂的階段,這與德國的二元制教學體系有著根本的區別[2]177。
二、結合我院稅務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合作建設方案的建議
1.精挑細選選擇校外實訓基地
如前所述,會計類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大多選擇了行業企業,而針對稅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選擇企業做為實訓基地并不是最優的做法,選擇征稅機關及國稅、地稅系統,又受到行政部門管理辦法的限制,所以涉稅中介機構對于稅務專業來講,是較理想的實習實踐企業,加之本身事務所人才需求較大,在報稅、代帳、咨詢等業務井噴的月份,尤其需要大量的實習生進入所里實習工作。我院我系選擇合作的安徽順天事務所正是雙方互相選擇而確立下長期校企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
2.以課堂為紐帶、基地為抓手,帶動校企雙方的人才良性互動
稅務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前期從課程的設置、教材的編寫到實習實訓的教學,都聯合企業事務所負責人以及業務經理們召開了專業教學指導會議,聽取專業人士對專業的解讀和判斷,進一步完善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這在課堂教學前期就引入校企合作的機制。中期校內教學過程中,注重課程與事務所工作的銜接,比如在每年四五月月份上市公司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間,請到事務所高管業務經理進入課堂授課,給學生現身講解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流程和所得稅納稅申報的具體操作。“企業高管進課堂”課堂授課方式的堅持運用,給在校學生較清楚的職業發展定位以及對今后工作具體內容的認知。
在校老師的職業技能也可以借助基地的建設提升,每個學期,教研室老師都要不定期去實訓基地培訓學習,特別是征稅部門展開納稅人培訓的會議,老師都要親身參加,國家財政稅收政策大幅度調整的情況下,老師學習最新的稅收政策,不僅能增加專業知識水平,無疑是最好的充電和提升。這樣的雙方人才的交流互動,授課教師的師資團隊、授課水平也會大幅度提升。
3.靈活安排定崗實習
開展有實質實習內容的定崗實習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發揮重要的方面,學生進入實習基地定崗實習不限定在畢業前期,可以分散安排。比如學生進入安徽順天稅務師事務所定崗實習的時間安排采用寒暑假和畢業前半年的時間,根據學生的情況和事務所業務量變化情況,代帳記賬、稅務代理、納稅申報等集中期都可以安排學生進入基地實習,通常是在大二暑假階段逐步安排定崗實習,重在“崗”,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能夠進一步加強提升。
4.科學合理制定激勵機制,提高學生實習實踐積極性
學生參與定崗實習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有效途徑,但是對于企業來說,也是增加了成本和效益。成本體現在對學生的管理方面,效益體現事務所完成業務的經濟效益方面。學院充分考慮到這兩點的問題,一方面,對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共同建設基地的基本條件,以方便企業正常開展經營管理業務,另一方面,對學生增加補貼費用,提高學生實習實踐的積極性。比如我院與安徽順天稅務師事務所的校企合作方案,以“學院12315質量工程”項目確定,加大對基地的資金投入建設,也明確了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實習工資、往返交通費、薪金獎勵、職位晉升等方面的協定,充分保證學生的權益,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實習積極性,目前該方案的開展已有近三年時間。
三、結束語
稅務專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有效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法,實訓基地重“實”,在有實質內容,有互動促進,貴精不貴多,將實訓基地人才資源、項目流程、管理方法融入整個稅務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才能最大范圍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普惠到每一名學生。
參考文獻:
[1]吳應運.推動校外基地建設提高稅收實踐教學水平[J].現代商貿工業,2015(9):154-155.
[2]張玥.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校外實訓基地開發問題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5(1):177-178.
作者簡介:尤蘭蘭(1979—),女,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稅務、高職教育。
梁修銀(1982—),女,安徽順天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稅務。